《音乐之声》精品资料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音乐之声》精品资料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7 20:53:0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 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98/V16469.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469.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音乐之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训练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涟漪( ) 峥嵘( ) 鳞次栉( )比
伫( )立 顶礼mó( )拜 通xiāo( )达旦
2.文学常识填空。
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 国剧作家 ____ (姓名)。影片成功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坚强的女主人公___________的形象,表现了奥地利人民___________的民族感情。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概括玛丽亚的精神实质,它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漫山遍野 流连忘返 陷入暇思 惟妙惟肖
B.斑斑点点 峰环水抱 正容款步 就地取材
C.钟声嘹亮 鳞次栉比 通宵达旦 巧妙绝伦
D.庄严肃穆 远眺群山 晕头转向 微不足道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峥嵘:高峻,突出
B.涟漪:细小的波纹
C.伫立:短时间站着
D.顶礼膜拜: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5.下面几句唱词是对玛丽亚的评价,请选出与众不同的一项( )
A.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
B.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
C.像变化莫测的天气。
D.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6.下列各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
B、《变脸》——魏明伦——中国
C、《枣儿》——孙鸿——中国
D、《音乐之声》——舒曼——美国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B、戏剧按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划分,可分为喜剧、悲剧、正剧(悲喜剧)。
C、莎士比亚的四大著名悲剧是《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威尼斯商人》。
D、《音乐之声》被誉为"新风格"的音乐故事片的杰作。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麽麽,你觉得玛利亚怎么样?”
卡塔林:“这姑娘才好呢……可有时候……”
院长又问另一位修女:“阿格塔麽麽?”
阿格塔:“玛利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
院长转而又问:“索菲亚麽麽,你说呢?”
索菲亚:“哦,我非常喜欢她,可她总是爱闯祸,你们说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问道。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利亚》:
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亚(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
索菲亚(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
贝尔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实就是如此。
众修女(合唱):玛利亚不适合做修女。
在边上好久没开口的玛格丽塔忍不住了。
玛格丽塔(唱):我倒想替她说几句。
院长:“你说吧,玛格丽塔麽麽。”
玛格丽塔(唱):玛利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起放声地笑了。
1、“阿格塔:‘玛利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结合本段内的内容说一说,玛利亚“怪”在哪里?
2、概括说说,在众人眼里,玛利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从众修女的议论中,可以看出她们认为玛利亚是否适合做修女,为什么?
4、从描写的角度看,节选文字是对玛利亚的什么描写?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秦二世 果然疯癫,倒叫寡人好笑哇,哈哈!
赵 女 我也好笑哇,哈哈!
秦二世 嗯!寡人笑你疯癫,你笑寡人何来?
赵 女 你笑我疯癫,我就笑你荒淫无道!
秦二世 怎见得寡人无道?
众朝臣 吾主乃有道明君。
赵 女 列位大人,老哥,你等听了!想先皇当年,东封泰岱,西建咸阳,南收五岭,北造万里长城;指望江山万代,永保平安,不想你这昏王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我想这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你一人之天下,似你这样任用奸佞,沉迷酒色;这江山,你家未必坐得长久哟!
(唱“散板”)这昏王失仁义民心大变,听谗言贬忠良败坏了江山。
秦二世 真乃疯话,哪里容得。——武士们,刀门驾起!
赵 女 唗!你们这些狐假虎威的强盗,狗仗人势的奴才!我乃丞相之女,指挥老爷之妻,岂容你们这等放肆,大胆A记打,哎呀,要记……记责啦!(唱“散板”)怒冲冲我把这云鬟扯乱,气得我咬牙关上火上眉尖,我手中有丘刃定决一死战,将这些众狂徒就斩首在马前。
秦二世 再若疯癫,斩头来见。
赵 女 哦哟哟,我也不知道这皇帝老官有多大的脸面,动不动就要斩头来见。你要晓得,一个人的头斩了下来,是还能长得上哟。
赵 高 唉!一个人的头斩了下来,是长不上了。
……
赵 女 (唱“散板”)此一番在金殿装疯弄险。
秦二世 赶下殿去。
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寡人笑你疯癫,你笑寡人何来?
(2)吾主乃有道明君
2.赵女指责秦二世,其观点和理由分别是什么?
观点:
理由:
3.“你们这些狐假虎威的强盗,狗仗人势的奴才!”赵女骂人大快人心,请问这里的“狗”指哪些人?“人”又指谁?
4.试分析赵女的性格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罗斯:我爱你,杰克。
(他拿起她的手)
杰克:不……不要告别,罗斯。你别放弃,不能放弃。
罗斯;我太冷了。
杰克:你会摆脱困境的……你会活下去,你会生儿育女,看着他们长大成人,你会成为老太太后死在暖和的床上。不是这儿。不是今天晚上。明白我说的话吗
罗斯:我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
杰克:罗斯,听我说,听着。赢得那张船票是我有生以来遇到过的最好的事。
(杰克说话已经没有力气了)
杰克:船票把我带到你面前。我感激不尽,罗斯。我感激不尽。
(他的声音由冷而发颤,寒气进入心肺了)
杰克:你必须赏给我这个面子……答应我,你要活下去……你永远不会放弃……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怎样没希望……现在答应我,永远遵守诺言。
罗斯:我答应。杰克:永远不放弃。
罗斯:我保证,我永远不放弃,杰克。我永远不放弃。
(她抓住他的手,他们头靠头地躺着。现在安静下来了,只有海水的拍击声)
所有希望、愿望和志气都化为乌有。她看看救身艇。现在它已远去,声音更轻。罗斯看着它们走了。
她闭上眼睛。她太虚弱了,似乎连尝试的理由都不存在了。
后来……她猛然睁开眼睛。
她突然抬头,从木板上把头发扯下来的时候,冰碴裂开了,她呼喊,可是声音太小,他们听不见。船已看不见了,用手电筒照一颗远处的星星,根本不可能。她使劲吸一口气,再喊。
在救生艇里,洛听不到后面的声音。他指指前面的某样东西,转舵。
罗斯挣扎着要动。她发现她的手,实际上已经和杰克的手冻在一起了。她往上面呵气,只融化了一小点,轻轻地掰开他俩的手,揭掉了一层丁丁有声的薄膜。 罗斯:我不放弃。我保证。
她放开他,他便沉入黑水里。他就像一个幽灵隐退到非物质的飞机里去了。 罗斯推开那个飘浮的木头,跳进冰水里。她游到船长助理怀尔德的尸体上,抓过他的哨子。她开始用尽全身的力气吹哨。哨声掠过平静的水面。
1.杰克的“你会活下去,你会生儿育女……”那一段话,表达了他内心怎样的感情
2.杰克为什么要说关于船票的那两段话
3.如何理解“连尝试的理由都不存在了”
4.罗斯睁开眼睛后做了哪些事
5.你如何评价罗斯与杰克的爱情
参看答案:
1.yī zhēng róng zhì zhù 膜 宵
2.美 勒曼 玛丽亚 热爱祖国 爱
3.A 4.C 5.B 6.D 7.C
二、
(一)1、用节选中修女们的话说,玛利亚“怪” 在: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她上教堂不准时,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就是吃饭挺准时。
2、在众人眼里,玛利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
3、不适合。因为玛利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是极不协调的。
4、侧面描写。这样写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表现出来。活泼风趣的议论,又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二)1.(1)我笑你是因为你疯癫,你笑我是因为什么?
(2)我们皇上是有道的贤明君主。
2.观点:秦二世荒淫无道。
理由:失仁义民心大变,听谗言贬忠良败坏了江山。
3.“狗”指武士们,“人”指秦二世。
4.一身正气,机智勇敢,不畏强权。
(三)1.生命是美好的,杰克希望他所爱的人快快乐乐地活在世上,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些祝福表达了他对罗斯真挚的爱。
2;说关于船票的事,是在临终前对罗斯最真挚的爱的表达。正是因为赢得了船票,他才得以和罗斯相识相爱,而他把这看作是最幸福的事。
3.她已接近死亡,根本不存在挣扎的力气了。
4.把冻木板上的头发扯下来,再把与杰克冻在一起的手抽出来,游到船长助理的尸体上,抓起哨子吹响求救。
5.示例:杰克和罗斯一个为爱而死,一个为爱而生,他们的爱情是高尚的,纯洁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 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98/V16469.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469.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3、感受音乐故事片的艺术魅力,感受主人公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揣摩文中的两个场景,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底色。
一、导入
(课前播放《铃儿响叮当》,创设教学意境)
音乐,是人类发自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的艺术结晶,是人类情感最美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喜爱音乐的人是快乐的,有音乐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今天课文中将与我们见面的就是一个与音乐缔结了生命联盟的姑娘——玛利亚。
二、资料助读
《音乐之声》是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萨尔茨堡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这部影片自1963年开始拍摄,先由威廉·惠勒执导,后改由制片人罗伯特·怀斯执导。影片上映后,获奥斯卡金像奖的五项大奖,是美国电影史上票房最多的影片之一。其中的歌曲《铃儿响丁当》尤其为人们所喜爱,在世界广泛流传。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主要借众嬷嬷之口表现女主人公活泼可爱、热爱歌唱的天性,其中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和众嬷嬷对白式的、带有夸张的歌唱,表现了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三、字词学习
给生词注音
鳞次栉比(zhì ) 伫立(zhù) 山麓(lù ) 众说纷纭(yún )嬷嬷(mó mo )
按捺(nà) 峥嵘(zhēngróng)涟漪(liányī)忏悔(chàn) 虔诚(qián) 远眺(tiào)
解释词语
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遐思:悠远的思索或想象。
肃穆:严肃安静。
款步:缓慢地步行。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按捺:抑制。
窥视:暗中察看。
老成持重:阅历多,办理稳中。
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众说纷纭:各种说法又多又杂,很不一致。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节选部分的内容。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写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她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庄重的宗教礼仪时。跑到野外放声歌唱、忘情游玩,后来猛然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于是匆忙赶回修道院。而在同时,修道院里正乱作一团,嬷嬷们在到处寻找玛丽亚,院长就玛丽亚当修女的资格问题征询意见,众嬷嬷议论纷纷,她们都十分喜爱玛丽亚,但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回到了修道院时。众嬷嬷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
2、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的开头部分,将电影中的玛利亚和剧本中的玛利亚形象做一个比照,说说女主角的扮演者是否正是你心目中的玛丽亚的形象,她是否很好地表现了这个人物。
课文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天性活泼率直的姑娘,她在音乐里浸着,在快乐里浸着,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最舒适的心灵栖息所;她拒绝接受条框规章对自己本性的修改,她在不经意间嘲讽了所有的压抑与限制;她是那么善良,毫无心机,她是那么个性鲜明,让人头疼更惹人喜爱……
五、精读课文,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课文对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玛丽亚的人物形象。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的情形,是对玛丽亚形象的正面描写;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则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部分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2.课文中的修女们用什么来比喻玛丽亚?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你也试着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一下玛丽亚。
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和“天上的云彩”,真是抓住了她的神韵之所在!学生一定有更多新颖别致充满妙趣的比喻,尽情去欣赏和称赞他们吧,因为孩子是与诗最接近的人。如果有的学生感到困难,可以点拨他从扣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或强调她的灵动不羁,或强调她的能歌善舞,或强调她的不拘小节,或强调她的善良可爱──重在体会和表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神似意会。
3.玛丽亚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也许那该是一个“爱”字吧。爱音乐、爱自然、爱孩子、爱生活,无处不得欢乐,无处不可放歌,这是一个与音乐联谊的心中充满爱的姑娘。她身上散发着圣洁的爱的光辉,是那么光彩照人!
4.文中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文中有两处场景,都很美丽。但山坡草地上的风光充满野趣,而修道院里的景致优雅、肃穆。这样的场景描写一方面衬托了人物的行动与性格体现,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一种对比。在两相比照中,越发突出了身处自然风光中的玛丽亚是多么欢快活泼,也显出身处修道院中的玛丽亚收敛得何等艰难。
六、课堂小结
《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这一节课我们集中欣赏了其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眼前似似乎是萨尔茨堡那壮田优美的景色、玛丽亚活泼轻快的身影,耳边似乎传来玛丽亚欢快的歌唱,那优美动人的旋律从心里流过,得到了至美的艺术享受。让我们诚挚地道一声:感谢玛丽亚,感谢勒曼。
附:【板书设计】
正面描写:歌唱、行动、表情
侧面描写:对话、对唱
玛丽亚 :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六课
云南省泸水县民族中学段国春制作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3、感受音乐故事片的艺术魅力,感受主人公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揣摩文中的两个场景,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
《音乐之声》简介
《音乐之声》是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萨尔茨堡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这部影片自1963年开始拍摄,先由威廉·惠勒执导,后改由制片人罗伯特·怀斯执导。影片上映后,获奥斯卡金像奖的五项大奖,是美国电影史上票房最多的影片之一。其中的歌曲《铃儿响丁当》尤其为人们所喜爱,在世界广泛流传。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节选部分的内容。
2、观看电影《音乐之声》的开头部分,将电影中的玛利亚和剧本中的玛利亚形象做一个比照,说说女主角的在你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给生词注音
鳞次栉比( ) 伫立( ) 山麓( )
众说纷纭( )嬷嬷( ) 按捺( )
峥嵘( )涟漪( )忏悔( )
虔诚( ) 远眺( )
解释词语
流连忘返:
通宵达旦:
遐思:
肃穆:
zhì
zhù

yún
mó mo

zhēngróng
liányī
chàn
qián
tiào
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从天黑到天亮。
悠远的思索或想象。
严肃安静。
款步:
虔诚:
按捺:
窥视:
老成持重:
不动声色:
固执己见:
忍俊不禁:
众说纷纭:
抑制。
暗中察看。
阅历多,办理稳中。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忍不住笑。
各种说法又多又杂,很不一致。
缓慢地步行。
恭敬而有诚意。
明确:
1、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写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她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庄重的宗教礼仪时。跑到野外放声歌唱、忘情游玩,后来猛然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于是匆忙赶回修道院。而在同时,修道院里正乱作一团,嬷嬷们在到处寻找玛丽亚,院长就玛丽亚当修女的资格问题征询意见,众嬷嬷议论纷纷,她们都十分喜爱玛丽亚,但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回到了修道院时。众嬷嬷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
2、女主角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课文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天性活泼率直的姑娘,她在音乐里浸着,在快乐里浸着,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最舒适的心灵栖息所;她拒绝接受条框规章对自己本性的修改,她在不经意间嘲讽了所有的压抑与限制;她是那么善良,毫无心机,她是那么个性鲜明,让人头疼更惹人喜爱……
精读读课文,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课文对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玛丽亚的人物形象。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的情形,是对玛丽亚形象的正面描写;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则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部分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2.课文中的修女们用什么来比喻玛丽亚?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你也试着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一下玛丽亚。
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和“天上的云彩”,真是抓住了她的神韵之所在!学生一定有更多新颖别致充满妙趣的比喻,尽情去欣赏和称赞他们吧,因为孩子是与诗最接近的人。如果有的学生感到困难,可以点拨他从扣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或强调她的灵动不羁,或强调她的能歌善舞,或强调她的不拘小节,或强调她的善良可爱──重在体会和表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神似意会。
3.玛丽亚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也许就是一个“爱”字。爱音乐、爱自然、爱孩子、爱生活,无处不得欢乐,无处不可放歌,这是一个与音乐联谊的心中充满爱的姑娘。她身上散发着圣洁的爱的光辉,是那么光彩照人!
4.文中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文中有两处场景,都很美丽。但山坡草地上的风光充满野趣,而修道院里的景致优雅、肃穆。这样的场景描写一方面衬托了人物的行动与性格体现,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一种对比。在两相比照中,越发突出了身处自然风光中的玛丽亚是多么欢快活泼,也显出身处修道院中的玛丽亚收敛得何等艰难。
课堂小结
《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这一节课我们集中欣赏了其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眼前似似乎是萨尔茨堡那壮田优美的景色、玛丽亚活泼轻快的身影,耳边似乎传来玛丽亚欢快的歌唱,那优美动人的旋律从心里流过,得到了至美的艺术享受。让我们诚挚地道一声:感谢玛丽亚,感谢勒曼。
【板书设计】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玛丽亚 :
歌唱、行动、表情
对话、对唱
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