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科学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科学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04 17:3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优化重组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 46 分)
1.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
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鲫鱼的骨架 B.鲫鱼标本
C.喝水的鲫鱼 D.鲫鱼“喝”的水
3.下列属于水生生物的是(   )
A.青蛙 B.睡莲、蛇 C.绿藻、虾 D.蜻蜓、鲨鱼
4.做“观察虾的形态结构”实验时,为了更仔细地观察它,借助的工具是(   )
5.“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
A.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B.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
C.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 D.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
6.下列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的是(   )
A.母猫生小猫 B.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C.机器人讲话 D.牛吃草
7.牵牛花的茎属于(   )
A.直立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缠绕茎
8.以下特征与“沙漠之舟”——骆驼不相符的是(   )
A.体温升高到46 ℃才会出汗
B.骆驼具有储存脂肪的结构
C.足有厚弹性垫,适合沙漠行走
D.尿液很多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
A.手触到含羞草,其叶片就立刻合拢
B.金钱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捕
C.钟乳石在缓慢地生长
D.经母鸡的孵化,小鸡破壳而出
10.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离不开环境,但不影响环境
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C.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孤立、互不影响
D.环境不能制约生物的存在
11.下列生物中,属于水生动物的是(   )
①海带 ②海葵 ③珊瑚虫 ④扇贝 
⑤水绵 ⑥水蚤 ⑦鲫鱼  ⑧生石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⑧ D.③④⑤⑥
1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家鸽前肢演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
B.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C.蝗虫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发现
D.鲫鱼身体呈纺锤形,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13.在一盆土中种一些绿豆,发芽后让绿豆幼苗在侧光照射下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绿豆生长的特点是(   )
A.竖直向上生长 B.竖直向下生长
C.向侧光方向生长 D.背离侧光方向生长
14.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5.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新陈代谢的特征
16.变色龙的体色总是与它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什么关系(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
17.小明对蜗牛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与同伴一起去探究。他们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蜗牛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1
种花的湿花盆下
11
干草地上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18.为适应本地冬季低温、干燥的环境条件,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时会以“落叶”方式来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常绿植物的叶片在形态、结构上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如叶片较小、较厚,表面有蜡质或角质层等。以下是我市常见的四种植物,其中属于常绿植物的是(   )
19.下列关于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非生物不能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
20.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21.南美天蛾静止时用后足将身体倒挂起来,就像在树枝上生活的地衣。在受惊扰时,身体直立并弯曲,同时胸部向两侧膨胀,胸足紧贴胸部,还呈现两个黑色的眼斑和像鳞片的花斑,极像幼蛇的头颈。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叫做(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适应的相对性
22.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23.如图1是亚马逊河流的一种瓶子树,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贮存在树干中,这些贮存水分可以使其顺利度过旱季,同时,这些瓶子树也改善了该地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这反映了(   )
 图1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并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24.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_________中,用_________呼吸,用_________游泳。
2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然后交配,孵化成蝌蚪。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的特性;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__________________。
26.小明发现阳台上的含羞草一天天长大了,这是生物在_________;为做实验他给一盆正常生长的含羞草左侧单侧光照,一月后,他发现该植物的生长情况是向_________弯曲生长;而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含羞草的叶会_________,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具有_________性。
27.你见过下列这些动物吗?
①蚊子 ②鱼 ③蚯蚓 ④兔 ⑤龟
(1)在农业生产中有助于改良土壤的动物是[_________](填序号)。
(2)成体生活在水中,需要到陆地上产卵发育的动物是[_________](填序号)。
(3)善于奔跑,体温恒定的动物是[_________](填序号)。
28.鱼能够在水中生活,与它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分不开的:一是靠_________来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_________。
29.植物的花和果实的艳丽色彩能吸引_________来帮助植物传送花粉,或将果实中的_________散布到其他地方去。
30.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哪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31.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32.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两张吸水纸,再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如表: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
23 ℃
23 ℃
23 ℃
吸水纸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数日后种子发芽情况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1)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当然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另外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种子的萌发除了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即胚必须是完整的,而且是活的,还需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表中的_________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
33.(11分)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
各加入1 000 mL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3
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 ℃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 ℃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
(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组更科学,更严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上寻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蚂蚁的左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第35题3分,第36题4分,共7分)
35.“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_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_________的特征。
(3)能够出墙的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____的特征。
36.绿色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扁平的,而且上表皮的颜色比下表皮颜色要深。叶表皮还有许多气孔,气孔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通道,叶片气孔的分布上表皮比下表皮要少。
请分析这段话,说明植物叶片的哪些形态、结构是与叶的功能相适应的。
第1章优化重组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 46 分)
1.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A )
A.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
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C )
A.鲫鱼的骨架 B.鲫鱼标本
C.喝水的鲫鱼 D.鲫鱼“喝”的水
3.下列属于水生生物的是( C )
A.青蛙 B.睡莲、蛇 C.绿藻、虾 D.蜻蜓、鲨鱼
4.做“观察虾的形态结构”实验时,为了更仔细地观察它,借助的工具是( B )
5.“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C )
A.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B.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
C.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 D.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
6.下列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的是( C )
A.母猫生小猫 B.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C.机器人讲话 D.牛吃草
7.牵牛花的茎属于( D )
A.直立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缠绕茎
8.以下特征与“沙漠之舟”——骆驼不相符的是( D )
A.体温升高到46 ℃才会出汗
B.骆驼具有储存脂肪的结构
C.足有厚弹性垫,适合沙漠行走
D.尿液很多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C )
A.手触到含羞草,其叶片就立刻合拢
B.金钱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捕
C.钟乳石在缓慢地生长
D.经母鸡的孵化,小鸡破壳而出
10.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生物离不开环境,但不影响环境
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C.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孤立、互不影响
D.环境不能制约生物的存在
11.下列生物中,属于水生动物的是( B )
①海带 ②海葵 ③珊瑚虫 ④扇贝 
⑤水绵 ⑥水蚤 ⑦鲫鱼  ⑧生石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⑧ D.③④⑤⑥
1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家鸽前肢演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
B.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C.蝗虫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发现
D.鲫鱼身体呈纺锤形,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13.在一盆土中种一些绿豆,发芽后让绿豆幼苗在侧光照射下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绿豆生长的特点是( C )
A.竖直向上生长 B.竖直向下生长
C.向侧光方向生长 D.背离侧光方向生长
14.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C )
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5.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C )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新陈代谢的特征
16.变色龙的体色总是与它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什么关系( A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
17.小明对蜗牛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与同伴一起去探究。他们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B )
地点
蜗牛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1
种花的湿花盆下
11
干草地上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18.为适应本地冬季低温、干燥的环境条件,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时会以“落叶”方式来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常绿植物的叶片在形态、结构上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如叶片较小、较厚,表面有蜡质或角质层等。以下是我市常见的四种植物,其中属于常绿植物的是( C )
19.下列关于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非生物不能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
20.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A )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21.南美天蛾静止时用后足将身体倒挂起来,就像在树枝上生活的地衣。在受惊扰时,身体直立并弯曲,同时胸部向两侧膨胀,胸足紧贴胸部,还呈现两个黑色的眼斑和像鳞片的花斑,极像幼蛇的头颈。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叫做( C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适应的相对性
22.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B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23.如图1是亚马逊河流的一种瓶子树,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贮存在树干中,这些贮存水分可以使其顺利度过旱季,同时,这些瓶子树也改善了该地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这反映了( D )
 图1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并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24.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__水__中,用__鳃__呼吸,用__鳍__游泳。
2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然后交配,孵化成蝌蚪。说明生物具有__繁殖__的特性;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__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__。
26.小明发现阳台上的含羞草一天天长大了,这是生物在__生长__;为做实验他给一盆正常生长的含羞草左侧单侧光照,一月后,他发现该植物的生长情况是向__左__弯曲生长;而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含羞草的叶会__合拢__,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具有__应激__性。
27.你见过下列这些动物吗?
①蚊子 ②鱼 ③蚯蚓 ④兔 ⑤龟
(1)在农业生产中有助于改良土壤的动物是[__③__](填序号)。
(2)成体生活在水中,需要到陆地上产卵发育的动物是[__⑤__](填序号)。
(3)善于奔跑,体温恒定的动物是[__④__](填序号)。
28.鱼能够在水中生活,与它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分不开的:一是靠__游动__来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__呼吸__。
29.植物的花和果实的艳丽色彩能吸引__动物__来帮助植物传送花粉,或将果实中的__种子__散布到其他地方去。
30.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哪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生长现象__。
(2)猫生小猫属于__繁殖现象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遗传现象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变异现象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__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__。
31.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__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__。
(2)曲中的非生物有:__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32.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两张吸水纸,再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如表: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
23 ℃
23 ℃
23 ℃
吸水纸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数日后种子发芽情况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1)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__一定的水分__,当然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另外的环境条件是__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__。
(2)种子的萌发除了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即胚必须是完整的,而且是活的,还需__不在休眠期的种子__。
(3)若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表中的__甲、丙__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
33.(11分)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
各加入1 000 mL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3
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 ℃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 ℃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__水温__。
(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__根据金鱼的鳃盖交替张开与闭合的次数(或根据金鱼张口吞水与吐水的次数)__。
(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__避免实验的偶然性__,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组更科学,更严谨?__烧杯③④组__。请说明理由:__烧杯①②组由于加入热水增加了变量,导致变量不唯一(或①②组变量不唯一等合理答案均可)__。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上寻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蚂蚁的左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蚂蚁是靠触角寻找回家的路的__。
(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_选2只蚂蚁,1只剪掉触角,1只不做处理,放回原地观察并对比两者的运动情况,然后重复几次该实验__。
(3)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合理答案均可)__。
四、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第35题3分,第36题4分,共7分)
35.“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_应激性__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__繁殖__的特征。
(3)能够出墙的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生长__的特征。
36.绿色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扁平的,而且上表皮的颜色比下表皮颜色要深。叶表皮还有许多气孔,气孔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通道,叶片气孔的分布上表皮比下表皮要少。
请分析这段话,说明植物叶片的哪些形态、结构是与叶的功能相适应的。
【答案】 扁平的——增大光照面积,利于光合作用;上表皮比下表皮颜色深——颜色深利于对光的吸收,颜色浅利于对光的反射,两者配合,使更多的光能滞留在叶片中,参与进行光合作用;有气孔——便于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数目比下表皮少——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光照过于强烈的时候水分蒸发过快,灼伤叶片,上表皮气孔此时可以选择关闭,以减少蒸发量,由于还有下表皮的气孔,所以暂时的关闭不会对光合作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