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学具:
课件,桃子图片、小棒和铅笔。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首先,老师要热烈欢迎二(3)班的小朋友们今天跟我一起上课(两次鼓掌,一次一下,另一次两下);接着老师希望本节课你们有所收获(两次鼓掌,都是两下)。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刚才老师两次鼓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考察一下大家,看看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怎样?(生回答)
1、看一看,填一填。
2、用小棒摆一摆。
(1)3个2 (2)5个3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肯定吃过桃吧?花果山的小猴们最喜欢吃桃,你看,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两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探究新知例1
1.展示学生对“分”的认识
?师:不着急,先请小朋友们拿出6根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看谁的分法多?
学生在下面操作,教师行间巡视,找3个有代表性的分法在投影下展示。
师:老师在下面看到了这样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2.初步认识“平均分”的意义?
师:小朋友们分出了三种分桃子的方法,下面老师来做个调查,喜欢第一种
分法的同学举手;喜欢第二种的举手;喜欢第三种的举手;(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在刚才板书的上方,
板书课题:平均分,齐读课题)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你怎么想的?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
面划上着重号。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个)?
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
加一个圈?○○○???○○○?)
?3.教学“试一试”
谈话:大家认识了“平均分”这个新朋友,那你们会平均分东西吗?老师这有一个信封,里面有一些小棒,
谁能帮我把它平均分成3份?(学生展示)
师;她是怎样分的?
生 一个一个的分。
师;老师这还有一个信封,我把里面的小棒倒出来,谁来帮我把这些小棒平均分成3份?(学生展示)
那他是怎样分的呢?
生;4根4根分的。
师;谁知道他是怎样想的呢?
生;他是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来分。
师总结;他们分发不一样,但结果都一样。
师;12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师口述分的方法,学生分,并展示。)
⑴∕∕?????∕∕?????∕∕?????∕∕?????∕∕????∕∕
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2根。
⑵∕∕∕????∕∕∕????∕∕∕?????∕∕∕
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3根。
⑶∕∕∕∕???????∕∕∕∕???????∕∕∕∕
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⑷∕∕∕∕∕∕??????∕∕∕∕∕∕?
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5)∕ ∕ ∕ ∕ ∕ ∕? ∕ ∕ ∕ ∕
12根小棒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
4.看看谁是“火眼金金”。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展示)
看下面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分一分,展现成果,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为学习平均分提供了背景材料。
探究新知例2
呈现一棵桃树上面有8个桃,桃树下面有小猴(用花草遮挡了),只知道每只小猴分2个桃,问题是:可以分给几只猴呢?
让学生动手分,用展台呈现结果。
连起来同桌互相说一说。
集体交流。
小结:8个桃,我们按要求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只小猴,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只小猴。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发。
设计意图:整个探究过程都是围绕了“分”,可这里的分是有层次的分,先是由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分,然后在分的过程中突出一种分法叫“平均分”,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平均分,整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对新知的兴趣而去学习、去探索、再去运用,体现了学生的能动和主体性
三、巩固内化,拓展延伸
1.先圈一圈,再填空。
2.易错提醒。
不能只看图,需要动手分一分,看看究竟分成了几份,就是分给了几个人。
3、画10个 ,每2个一份。
学生动手画,并互相说一说。
4、学以致用
16名同学去玩赛艇,每4人一艘赛艇,需要( )艘赛艇。
5、
有15个,可以组成()个
6、先圈一圈,再填空。
先动手分一分,在填空。分享成果。
设计意图:分层次练习,一方面及时复习,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加深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四、全课小结
(1)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2)你觉得平均分好不好?(留几分钟给学生说一说,辩一辩)
设计意图:这样的结尾,既可以让学生自我小结,又能懂得分享的快乐!最后安排一个小小的“辩一辩”,能更好的渗透“平均分”的内涵,学知识,学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