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05 08: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命题人:
可能用到的数据:原子的相对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32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2SO2(g)+O2(g) 2SO3(g),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反应物浓度
2.下列反应中,需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食物腐败 B.橡胶老化 C.钢铁腐蚀 D.合成氨气
3.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标准状况下的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3~4 min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快 B.影响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盐酸浓度
C.2~3 min时间段内用盐酸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
D.加入蒸馏水或Na2CO3溶液能降低反应速率且最终生成H2的总量不变
4.已知反应N2O4(g)2NO2(g) △H=+57kJ/mol,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5.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 H2O2溶液,并测量收集V?mL气体时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温度 催化剂 所用时间
① 5% 20℃ 2滴1mol/L?FeCl3 t1
② 5% 40℃ 2滴1mol/L?FeCl3 t2
③ 10% 20℃ 2滴1mol/L?FeCl3 t3
④ 5% 20℃ 不使用 t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③与④比较:t3<t4
C.获得相同体积的O2:t1>t3 D.实验②④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4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s-1
③4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④4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⑤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⑤ D.③④
7.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Fe2(SO4)3+6KSCN2Fe(SCN)3+3K2SO4达到平衡状态后加入少量下列何种固体物质,该平衡几乎不发生移动( )
A.NH4SCN B.K2SO4 C.NaOH D.FeCl3·6H2O
8.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的标志正确的有:( )
①单位时间内反应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②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的状态 ③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为正值 D.2CO(g)=2C(s)+O2(g) 已知△H>0,则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 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11.工业废水中含有的 和CrO42-会对水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这种工业废水必须净化处理。一种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酸化后发生反应为
B.②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③中,所得沉淀Cr(OH)3中含有Fe(OH)3 D.③中调pH所用物质可以是NH3或Fe2O3
12.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实验(c)中将玻璃搅拌器改为铁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实验(c)中若用NaOH固体测定,则测定结果偏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s)+H2O(g) CO(g)+H2(g)达平衡后,加入单质碳平衡必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A2(g)+3B2(g) 2AB3(g)达平衡后,若保待容器压强不变,继续通入0.2mol A2和0.6mol B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2的转化率一定变大
C.2RO2(g)+O2(g) 2RO3(g) △H=-197kJ·mol-1,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H2O (g) H2(g)+CO(g),当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
14.如图所示,E1=393.5 kJ·mol-1,E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断裂1 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
15.已知反应:2SO3(g)2SO2(g)+O2(g) ΔH>0。一定温度下,将2mol SO3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3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推断,B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
B.由图甲推断,平衡常数KA<KB
C.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图乙表示
D.相同压强、不同温度下,SO3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6.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如下:
化学键 N—N O==O N≡N N—H
键能/kJ·mol-1 154 500 942 a
火箭燃料肼(H2N—NH2)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2比O2稳定 B.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ol-1
C.表中的a=194 D.图中的ΔH3=+2 218 kJ·mol-1
二、非选择题(共52分,每空2分)
17.(16分)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用于探究“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填装置序号)
(2).某同学选用装置I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 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在甲试管中进行)。
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______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________。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_进行实验;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在 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8.(12分)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用三支试管各取5.0 mL、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分别滴入0.1 mol·L-1 H2C2O4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①实验1、3研究的是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V=_________mL。
(2)小组同学在进行(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一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快。对此该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②乙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因_________,故速率加快。
(3)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又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装置乙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19.(10分)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HI:H2(g)+I2(g)2HI(g)。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2和3mol I2,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至10min时测得HI为1mol。
(1)反应至10min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0-10min时间段内,I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2)10min时气体总压强___________起始气体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反应继续进行,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存在__________种分子。
(3)若起始时气体压强为P0Pa,10min时混合气体中H2的分压_________Pa。(提示:气体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20.(14分)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 SO2和0.2mol O2,发生反应:。经2min后达到平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0.7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填字母);
a.SO2、O2、SO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SO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SO2的生成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的这段时间用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__________,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
(3)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
(4)若反应温度升高,SO2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如图表示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和温度变化的曲线。则温度关系:__________(填“>”“<”或“=”)。
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5 B D C C D 6—10 A B C D A
11--15 B D D B C C
第II卷 (非选择题??? 每空2分,共52分)
17.答案:(1).Ⅲ
(2).左端液面降低,右端液面升高;放热
(3).①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②可能是放热反应③或NH4Cl
(4).Ⅰ或Ⅱ 放热
18.温度 4.0 产物Mn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分液漏斗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收集40mL气体所需时间
19.【答案】(1)50%
等于 3
(3)或
20 .【答案】(1)b、d、e
(2)
(3)90% 35.28KJ
(4)减小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