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初音七上 3.2.1欣赏 牧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初音七上 3.2.1欣赏 牧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04 22: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欣赏《牧歌》教案
???
教学对象:七年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地点:音乐教室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
二、教学重难点
1、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视屏上的图片属于中国的哪个少数民族
生:蒙古族
师:非常好,今天我带领大家去一个民族,蒙古族,好吗??(课件播放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师:介绍当地的风俗习惯。
? (二)、新课教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蒙古的音乐文化???
? ?1、欣赏《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理解乐曲和表达的情感。以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蒙古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粗略的了解,也为后面欣赏活动想象力的发挥作好铺垫,积累物质基础。
?介绍?牧歌: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①通过聆听无伴奏《牧歌》问同学们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②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让学生了解无伴奏合唱形式。
3、播放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A、你们能听出那几个声部呀?(??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组成的。??师引导学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声伴奏合唱。
女高:天空的云
女低:广阔的天空
男高:洁白的羊群
男低:无边无际的草原??
学生认真聆听和我们刚才欣赏的独唱《牧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同学们谈一谈又有什么感受?(相同点:主旋律基本相同,表达的情绪、速度、节奏都差不多。不同点:演唱形式是无伴奏合唱,歌词也不同。优美、抒情、安静、草原、牧人、热爱草原等)??
师总结:这是作曲家瞿希贤根据诗人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而成的无伴奏合唱曲,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加充实,意境得到升华。使这首优美的民歌形像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
(三)介绍蒙古乐器马头琴
(1)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_????????¨_,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mǎ tóu qín),是蒙古民间_???????????¨_。_è????¤è??_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_é??é??_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仿照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2)欣赏马头琴民乐《干杯》,说说听后感
学生:自由发言。
四、拓展
让学生感受蒙古服装,了解蒙古一部分乐器。欣赏蒙古族舞蹈《鸿雁》
五、新课小结
?本课大家一起了解了我国美丽的大草原,了解了蒙古族的人文风情、舞蹈、盛会、音乐风格。着重学习了《牧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魅力 。?请大家下去收集草原民歌,找出一首自己特别喜欢的,学会有感情地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