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 目 标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重 点 难 点 重点: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难点: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法 选择 实验观察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1.把两株蚕豆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
2.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是
授课 教师 山西晋城城区郝永安 教学
时数 第 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37 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引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二、新授:
[讲述]: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自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思考题]:
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光?怎样遮?
3.遮光后为什么又照光?
4.酒精脱色到什么程度?脱色的目的是什么?
5.第一次漂选的目的是什么?
6.根据呈现的不同颜色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
是什么物质吗?
7.第二次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8.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全班交流,共同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
[实验]: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
[小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在光下进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淀粉是一种贮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
三、小结:
[提问]:你知道我们吃的哪些食物富含淀粉吗?
[小结]:我们吃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四、课堂评价:
引言导入
讲述
指导自学
实验的操作步骤
出示思考题
巡回指导自学
学生讨论时巡回指导,进行指点。
指导小组的实验
师生共同总结
提出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打开课本
[自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思考问题
带着思考题进行自学。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思考题进行认真地讨论。
全班交流,共同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
进行实际操作
以四人为一小组把课前处理过的蚕豆按操作步骤实施。
师生共同总结
饶有兴趣地回答
大米、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
作业设置 掌握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步骤和操作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A/B/C/D)
隨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
(①选叶遮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碘酒显影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植物叶片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和淀粉 C.二氧化碳和淀粉 D.氧气
3.下列关于淀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光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淀粉中的能量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
C.马铃薯的地下茎中淀粉的含量很高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只有淀粉
4.一种观赏植物,其绿色叶片上有黄色的斑纹,经过阳光照射后,用碘酒处理,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黄斑部分却不变成蓝色。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
A.光 B.水 C.二氧化碳 D.叶绿体
5.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二、实验题: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 。
(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 。
(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
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 。
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 。
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