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轴对称图形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是否属于
跨学科主题教学 否
学科 数学 学段: 低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 领域 图形与几何
教材 书名: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轴对称图形》是北京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运动。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通过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后继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 学生情况: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我对学生进行了课前调查:能准确判断出物体对称的学生占35%,能判断出图片对称的学生占20%,对以上两种都能准确判断的占15%。
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实验发现法、多媒体呈现法、启发式教学
法。
教学手段:
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教学、课堂讨论法、启发教学
技术准备:几何画板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对称图形,能辨认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观察操作,构建新知。 准备生活中的图片,通过学生的分类,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折痕两侧完全重叠),师生共同揭示对称图形的概念
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呢,老师还把生活中的这些图片请到了黑板上,你能根据图形的特点将他们分成两类吗?
在你们的小组也有这些图片,小组一起商量商量,给他们分分类吧。
(对称的、不对称的)
学生上前分类并汇报。
交流点1:不对称的两只小兔子怎样改变就可以是对称的。
你们看,怎么样改变,就能使这两只小兔子对折后,重合?(翻一个个儿)什么意思?怎么动?
学生上前来翻转。
小结:哦,我们刚刚通过一个“翻转”的动作,就使得这两个小兔子对折后完全重合。我还可以怎样翻?(翻另外一只小兔子)那我们就说他们是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交流点2:窗花这个图形是可以有四种对称后两边儿完全重合的办法。
交流点3:圆不仅可以像窗花那样有四种对折的方法,发现其实有无数种对折的方法,使两边儿完全重合。
交流点4:如果将圆做一些改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小章鱼的简笔画)
你们看,这些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折痕叫做对称轴。——板书。
这些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儿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
小结:我们刚刚通过将生活中的图片分类,找到了一些图形如果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可以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还可以通过翻转,得到一个轴对称的图形。
像圆有很多条这样的对称轴,当给圆稍作变化, 就不出现不同的结果,数学看起来很有意思。
二、联系生活、理解应用。
1.师:课前咱们一起折了一架纸飞机,这纸飞机里还有秘密呢,现在我们打开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核心问题: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除了折痕一样(对称),还能发现哪儿一样(对称)呢?
师:你怎么验证这两个图形完全一样。
生:我们可以这样沿着折痕对折,这两个三角形重合。
师:还有像这样沿着折痕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朋友吗?
生:这两个三角形也是完全重合的。追问:你要怎么验证呢?(学生说出验证方法)
师:还有这样的图形朋友吗?
预设:这两个三角形也是能完全重合的。
追问:那你想怎样去验证呢?
小结:对折后,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对称的。
立体感知:
那这架纸飞机也是......对称的。
为什么我们的纸飞机是对称的呢?——保持平衡。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是对称的?
小结:学生们不仅能理解对称了,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三、激发兴趣,感受对称。
过渡:看到了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对称现象,是不是很神奇,我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一个神奇的魔术。你们看,我用这个画板能给大家变一个魔术,睁大你们的眼睛,仔细看哦。
通过魔术让学生体会对称的想象。
小结:通过我们这个魔术,我们可以感受到,沿着对称轴,这两个图形是对称的。左边怎么动,右边也跟着怎么动,两边儿完全一样。
四、创新素材,应用对称。
1.引导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些素材,自己想办法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创作过程,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教师相机进行相关资源的分享。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去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它串联起来,你们会是什么图形?
要把这个轴对称图形剪下来,可以怎么剪。学习了轴对称图形是不是可以有新的剪法。
五、总结提升,布置任务。
生活中还有像今天咱们接触的对称现象呢,我能给你们布置两个关于今天学习的内容——对称,布置两个任务吗?
任务1: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的?
任务2:咱们今天做了几个对称的小游戏,你能设计一个小游戏,一定要用到对称的知识哦!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任务: 任务一:检查目标1、2和3。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何判断图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交流自己的判断方法并说说这样做的道理。
学生展示自己的判断或验证过程。
任务二:检查目标4。
剪一剪,剪出漂亮的对称图形,还可以将这些对称图形拼成完整的对称作品图。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生活中的对事物的观察与想象上去设计。从学生喜欢的纸飞机中去自己发现图形的对称现象,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将生活中的一些图片,按照一个标准分类,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是通过自己观察、动手操作去体会、验证对称图形的。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课有以下特点:
1.充分利用几何画板,使学生感受对称现象。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2.在对称棋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能找到对称点,还能将对称点连成轴对称图形,最后又巧妙的将这个棋盘应用起来,让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探究一种新的剪纸方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