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高分系列: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章节和综合卷(共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挑战高分系列: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章节和综合卷(共3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0-17 18:32:2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挑战高分系列:八年级上第三章第3至5节章节测试(十)
一、选择题
1、生命之美不仅美在其宏观形态上,更美在其微观结构上。细胞的精妙结构决定了它的特定功能。下图所示细胞能(  )
A.控制动物行为 B.完成反射活动
C.调节生命活动 D.产生并传导兴奋
2、当你用拇指和食指快速夹住垂直落'下的尺予时,尺子刻度值的大小可反应你的反应速度右图为测定反应速度开始和结束手的位置,请你准确读取尺子上能够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单位cm)。(  )
A.1 cm B.3 cm C.4 cm D.5 cm
3、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  )
A.脊神经 B.脑神经 C.脊髓 D.神经纤维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  )
A.谈虎色变 B.缩手反射 C.膝跣反射 D.眨眼反射
5、下图是人体反射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如果A代表的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则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A→B→C→D→E
B.E→D→C→B→A
C.C→B→D→E→A
D.B→C→A→D→E
6、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  )
A. 缩手反射 B. 排尿反射 C. 眨眼反射 D. 望梅止渴
7、平衡木运动员表演时,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A. 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8、通常临床上的“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体征的病人。该类患者脑部一般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9、右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是传出神经
B. ③是神经中枢
C. ①是效应器
D. 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到路线是⑤④③②①
10、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多种,游泳是效果较好的一种。在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游泳时,神经调节起作用,其他调节不起作用
B.游泳动作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C.很多人都会游泳,所以游泳是人的一种本能
D.人一旦学会游泳就会终身不忘,可见游泳是一种条件反射
11、举重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用力举起杠铃。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皮肤→传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C.眼→传人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12、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
A.a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c是神经中枢,不接受其他结构的调控
C.d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
D.e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13、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14、某成年人因车祸胸部处的脊髓受伤,出现小便失禁现象,这是因为(  )
A、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受伤  
B、大脑皮层上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受伤
C、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受损伤
D、脊髓中传导束受损伤,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15、“鸟类的黑手党”― 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锥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索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猴子能够表演节目 B.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
C.警犬可以嗅出毒品 D.小鸟把金鱼当雏鸟喂养
17、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能只是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一个动作完成的正确生理活动顺序是(  )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18、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只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进行
B.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
C.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神经元
D.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
19、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种行为是(  )
A.先天性行为,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B.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C.后天学习行为,靠学习得来的
D.后天学习行为,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20、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     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低
腹部红色 高
腹部有红色条纹 高
21、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侵入其领地的其它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  )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并观察和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表。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A.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足一种条件反射;
B.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足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
D.腹部有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22、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A.有感觉,且能运动  B.没有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23、人在寒冷环境中,骨髓肌出现不由自主地"颤抖",其生理意义是(  )
A.使体内产生的热量成倍增加,以防体温下降
B.使散热减少,以保持体温恒定
C.剌激神经中枢,使血流量减少
D.剌激体温调节中枢,使血流量增加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时 90
仅阻断A神经 180
仅阻断B神经 70
24、兔的心脏受A、B二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二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A.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B.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
C.A、B二种神经的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D.A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25、如图表示五种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状况下测得的体温变化情况,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外界温度为50℃时,猫的体温也是50℃
B.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任何时候有两种动物具有相同的体温
C.当外界温度达到50℃时,负鼠体温将大约在猫和食蚁兽之间
D.如果同样条件下测量一种变温动物的体温变化情况,其曲线将与蜥蜴的相似
二、简答题
26.有一位建筑工人,在工作时不小心从3米多高处掉下,原来视力正常的他,现在却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经过医生的检查,知道他的眼睛并没有受伤.据此你认受损的可能是哪一结构         。
27.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请回答(  )
(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喝到牛奶,这属于_________行为。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 行为。
(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_____  ____行为。
28.请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回答:
(1)请用图中字母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           。
(2)某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     。(填字母)
(3)由(1)(2)可知,脊髓具有    功能。
(4)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       。
29.5月24日,在2008年中国田径公开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18夺冠军。清仍;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刘翔一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耳一传入神经一大脑一神经一脊髓一传出神经一肌肉,其中“耳”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       。
(2)刘翔在赛跑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
30.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       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     (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31.X、Y、Z三人在一宗交通意外中不同程度地受伤,经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运作正常,但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它部位是否受损,医生为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其结果如下: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所接受的测试 测试结果
X 以针刺X的指尖 X感觉痛但没有缩手
Y 以针刺Y的指尖 Y不觉痛也不缩手
指令Y移动本人的手 Y可以移动自己的手
Z 以针刺Z的指尖 z立刻缩手但完全不能感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X、Y、Z三人的神经系统,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
X    Y    。
32.众所周知,人体直接接触高温的液体或固体是十分危险的。人长时间呆在潮湿的热空气里,也会感到闷热难受,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死亡。英国的两位科学家布拉格顿和钦特里却认为,人即使钻进烤箱也并无危险。为了证实这一说法,他们进入干燥的空气温度达到160℃的烤炉内,站在隔热性能很好的垫板上,身体不去碰炉壁,且发热体与人距离较远。他们在炉内安全地呆了几个小时,既没有烫伤,也没有被烤焦,只有体重减轻了一些。请说明人能经受烤炉高温的道理。                    
                            。
33.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可以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来促进散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右图甲、乙中,能表示小明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 。散热方式是      。
三、实验探究题
34.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⑴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⑵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
35.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 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它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右表: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秒)
组别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0 20.25
(1)B组实验的作用是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选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
36.在动物行为研究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⑴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⑵探究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组别 号别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实验组 1号鼠 69 43 12 25 17
2号鼠 87 49 58 46 41
3号鼠 53 39 15 32 14
对照组 4号鼠 92 32 38 13 19
5号鼠 60 41 37 66 33
6号鼠 63 19 13 30 12
⑶结论1:小白鼠         学习能力;
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
37.水果摊附近常可看到一些喜食腐烂水果和发酵物的小昆虫——果蝇。为探究果蝇的这种取食趋向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同学们进行了相关实验(  )
⑴将果蝇卵隔离培养而获得果蝇幼虫;
⑵将香蕉和青菜分别榨成汁,滴在滤纸的两端;
⑶取果蝇幼虫20只放在滤纸上与两种汁液等距离的地方,观察幼虫爬行方向,结果如下表:
观察的时刻 第3分钟 第5分钟 第8分钟 第10分钟
爬向香蕉汁液的果蝇幼虫数量(个) 15 17 18 20
爬向青菜汁液的果蝇幼虫数量(个) 5 3 2 0
试回答有关问题:
⑴实验中不直接用果蝇幼虫进行实验,而先要将果蝇卵隔离培养的目的是                         ;
⑵分析以上实验,你认为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
38.为了证实“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抑制剂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同学制定下列方案(  )
a.取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1号、2号;
b.在两个玻璃缸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l0条发育状况不同的蝌蚪;
c.向l号缸投放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2号缸投放含甲状腺抑制剂的饲料;
d.每天分别向两缸中投放一些饲料;
e.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上(1 mm×1 mm),观察并且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上述实验设计方案中,有一些明显的设计缺陷或不足,请你修改并完善该设计方案。
(1)该设计方案的明显缺陷是
,因此,a过程应该为(只需陈述修改内容,下同) ;c过程应该为
(2)方案中存在着引起实验误差的不妥之处,b过程的不妥之处应该改为 ;d过程的不妥之处应该改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CAA  DBCBB  CCABA  DADBA  DDADD
二、简答题
26、大脑皮层中的视觉中枢
27、(1)先天性  (2)后天学习 (3)后天学习
28、(1)ABEDC  (2)G  (3)反射和传导 (4)吃梅
29、(1)感受器  (2)骨骼肌
30、(1)增加体温的变化幅度 (2)脑干
31、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32、高温下皮肤内的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肤直接散热增多。同时汗液分泌增加,通过汗液蒸发,又带走部分热量,所以体温不致升高。另汗液蒸发使体重减轻。
33、乙  汗液蒸发散热
三、实验探究题
34、(1)明显减小(或变化较大或不恒定) (2)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应选用同一小鼠作前后对照。
35、(1)对照  (2)A  (3)略
36、有  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37、(1)为了防止后天环境对果蝇幼虫的影响 (2)果蝇幼虫应该再多些(或对果蝇幼虫喂食其他种类的食物进行实验、可以多次实验验证等)。
38、(1)该实验设计方案的明显缺陷是缺少空白对照;在a过程再加1个玻璃缸编为3号(或:取三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c过程应为:在3号缸内,投放和1号、2号缸数目大小相同的蝌蚪、普通的饲料,不加任何药剂,作为空白对照,来增强实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2)b过程中“发育状况不同的蝌蚪”应改为“同时孵化出的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d过程中的“一些饲料”应改为“等量饲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7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挑战高分系列:八年级上《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测试(十一)
一、选择题
1、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2、下列属于向光性运动的是:
A.含羞草受到触动幼叶下垂    B.蛾类夜间扑向灯火
C.蚂蚁趋向甜食         D.向日葵的花盘向太阳
3、某人表现为身体浮肿、皮肤干燥、怕冷、反应迟钝等症状,医生诊断为内分泌失调,其患病原因可能是:
A、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4、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B、生长素总是促进植物的生长
C、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5、某人因感染能引起流感的冠状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
A.产热等于散热 B.产热小于散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与散热没有关系
6、做青蛙的膝跳反射实验时,实验前要破坏青蛙的大脑,实验时大脑破坏的青蛙能顺利完成反射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位于脊椎臼部
B.膝跳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C.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肌肉
D.膝跳反射是不需大脑皮层参与的
7、草履虫能从食盐溶液中转移到清水中,说明它具有:
A.应激性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后天性行为
8、小芳为同学过生日,手不小心碰到点燃的蜡烛。她手的反应和感觉是:
A.缩手和形成痛觉同时发生 B.先形成痛觉,然后缩手
C.先缩手,后形成痛觉 D.通常没有一定顺序
9、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块中,再将琼脂块插入透明盒内,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如图)。幼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
10、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产生的部位是:
A.都是内分泌腺   B.都是专门器官
C.植物在一定部位,动物是内分泌腺
D.植物无一定部位,动物是内分泌腺
11、上午最后一节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快速走向食堂。甲同学正想拿起饭盒却又很快扔下,随后叫道:“哇!真烫!”;乙同学正想拿又停住了手,因为他听到了甲同学的喊声;丙同学听了,一声不吭拿出纸巾裹起了饭盒。有关三位同学的举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扔下饭盒”是先天性行为
B.乙同学“停住了手”属后天学习行为
C.丙同学凭经验知道纸是热的不良导体
D.甲同学参加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变态的巨型蝌蚪。由此推测,当地婴幼儿比其他地区患病机会增多的疾病是:
A.呆小症 B.糖尿病 C.侏儒症 D.坏血病
13、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
A.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 B.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
C.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 D.能进行,但此人无感觉
14、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A、酸橘入口,分泌唾液 B、人的缩手反射
C、精彩的哑剧引发观众哈哈大笑 D、人熟睡时被影子叮咬会动一动
15、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16、如图所示4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 如果要研究光与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7、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功能是:
A.能够收缩舒张产生运动
B.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C.能够通过细胞体上的许多突起与其它组织细胞联系
D.能够对生物体起到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的作用
18、糖尿病是一种“现代文明病”,我国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糖尿病发病原因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 胰岛素分泌不足
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D. 胰岛素分泌过多
19、王勇不小心手指被利刃划破,疼痛难忍,但他仍然紧咬牙关不吭声。此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是:
①脑 ②脊髓 ③手部感受器 ④传出神经 ⑤感觉神经 ⑥腮部肌肉
A.③⑤②①④⑥ B.④②①⑤⑥③
C.③⑤④①②⑥  D.③②④⑤①⑥
20、如图所示人体的反射弧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若有脊髓从胸部横断的病人出现了小便失禁,其神经传导途径应为:
A.⑧→⑦→③→⑥→⑤
B.⑤→④→③→②→①
C.⑧→⑦→③→②→①
D.⑧→⑦→③→⑥→⑤→④→③→②→①
21、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富,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B.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
D.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则会患呆小症
22、下列哪一项生命现象与激素的分泌没有直接关系:
A.正常人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缺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C.巨人症患者身材特别高大
D.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这样可以看清远处物体
23、为了使从南方运到内地的生香蕉尽快成熟以便及早上市,可选用的措施是:
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B.卧放在塑料薄膜袋中
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   D.放入冷库中低温保存
24、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克,然后每隔l小时测定一次血糖舍量,将结果绘成如图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代表糖尿病患者
B.曲线a在l~2小时下降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含成糖元所致
C.曲线b代表正常人
D.曲线b在2小时后下降主要是血糖加速分解所致
25、给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情况并未得到改善,该小白鼠体内发生病变的腺体和缺乏的激素可能是:
A.性腺和性激素 B.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和肾上腺素 D.胰岛和胰岛素
二、简答题
26.市场上出售的“脑白金”中含有一种叫“褪黑素”的物质,其实“褪黑素”是人体中某一器官产生的一种能够调节睡眠的物质,这一物质被分泌后不经导管直接进入血液,不过在血液中含量极其微小,因此“褪黑素”实际上也是一种 。
27.侏儒症与呆小症不同之处是侏儒是由      分泌不足引起的,智力      。
28.如果你是一位足球迷,在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有时会因为异常兴奋或紧张而使你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右图是整个反射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当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视觉是在【 】 产生的。
⑵【B】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肾上腺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调节心脏等的机能,从而出现图示中【C】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做 调节。通过图示的反射过程可以看出,此调节过程是在 的调节控制下完成的。
29.请根据神经系统的模式图(如图)回答:
⑴图中A结构内含有感觉神经末梢,如果发生了缩手反射,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 。
⑵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 。
A.F B.B C.C D.G
⑶由⑴⑵可知,脊髓具有 和 功能。
⑷上课时小明按老师的要求打开教材至某一页,这个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H的参与。
30.27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长约16mm的蝌蚪,随机分为三组,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条件相同。A组加入甲状腺激素,B组加入甲状腺抑制剂,C组不加入药剂。饲养10~20天,观察生长情况。
⑴根据实验的“假设—预期—验证”的原理,该实验的假设是  。
A.甲状腺抑制剂对蝌蚪的生长有影响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C.B组变态发育将加快       D.A组变态发育将滞后
⑵该实验的“预期”是    。
A.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
C.甲状腺激素能加快新陈代谢     D.A组变态发育加快,B组变态发育滞后
31.小强是学校足球队的队员,他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与队员一起训练,在草地上跑得满头大汗。此时,你认为他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此时他的血管情况如图中的     。
32.下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成语,在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闻鸡起舞 B.老马识途 C.嗷嗷待哺 D.望梅止渴
E.谈虎色变 F.北雁南飞 G.鹦鸪学舌
33.对胚芽作如下处理:A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B的尖端下部套上锡箔套;C的下段用锡箔遮住;D切掉尖端,箭头表示光源,据下图回答各胚芽的生长状况:
(1)在单侧光照射下,仍能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幅图中,发生弯曲生长的是_________。
(3)四幅图中,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
34.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2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⑴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甲状腺激素对    _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⑵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⑶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是一组 实验,变量是       。本实验应重复进行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目的是            。
⑷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⑸实验中,观察到A缸蝌蚪提前变成青蛙,但青蛙只有苍蝇大小。在养殖业中,有人为了获得高产,将动物激素添加到家畜、家禽的饲料中。你认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任意添加激素,提高产量,利国利民
B.任意添加激素危害人体健康
C.经常食用这些家禽及家畜的肉、蛋、奶.可以强身健体
35.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0.5m处用l00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m处用l00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⑴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⑵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⑶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⑷继续探究: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内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甲 ,乙 ,丙 ,丁 。
36.同学甲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叶片产生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他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第一步: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
第二步: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同学乙在仔细研究了甲的实验设计方案后,向他提出了两点意见。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把同学乙提出的意见补充完整:
⑴在去掉幼叶的同时,还必须____________       ,因为
                     。
⑵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对照设置为: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然后                      
                            。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以此对照实验来说明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DDBA  DACCC  DACCB  BBBAC  CDCBB 
二、简答题
26、激素
27、生长激素  正常
28、(1)A大脑皮层 (2)激素  神经
29、(1)ABECD  (2)D  (3)反射 传导 (4)需要
30、(1)B  (2)D
31、骨骼肌  蒸发散热  C
32、ABDEG
33、(1)A  (2)BC  (3)D
三、实验探究题
34、(1)蝌蚪 (2)步骤三应改为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以上),步骤四A、B两缸加入的饲料应等量
(3)对照 甲状腺激素 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 (4)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5)B
35、(1)弯向光源生长的 单侧光照使芽内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使背光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2)向背地方向生长的 在重力影响下,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较多,使近地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3)重力对芽生长的影响大于光照对芽生长的影响。(4)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的程度加大  弯向光源向生长  水平向前生长。
36、(1)去掉顶芽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可到幼叶叶柄处,阻击叶柄脱落。(2)去掉顶芽和幼叶,在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叶柄的脱落是缺乏幼叶产生的生长素所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7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挑战高分系列:八年级上第三章第1至2节章节测试(九)
一、选择题
1、家养的小白兔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换毛,春季将浓密的毛褪去,而在秋季刚好相反。使小白兔具有上述节律性行为的是环境变化中的哪一节律性变化规律,影响小白兔换毛的环境因素是什么?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昼夜变化节律、光照和温度 B、季节节律、温度
C、月相变化切律、温度 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
2、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一般大而薄,其主要的适应对象是(  )
A.充分利用阳光 B.减少阳光照射
C.低温   D.潮湿的环境
3、环境能影响生物的行为,在下列生物行为中温度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植物茎的背地生长 B、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叶刺
C、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 D、向日葵幼嫩花盘向太阳转动
4、将一粒萌发的玉米种子横放在湿润的棉花上(如图)。几天后,下列能表示它的生长情况的图是(  )
5、下列不属于植物的激素的是(  )
A、生长素 B、生长激素 C、赤霉素 D、细胞分裂素
6、运动员在比赛时注射肾上腺素,被认为有违公平竞赛的精神,这是因为肾上腺素可(  )
A、增进食欲,补充营养 B、促进肌肉产生异常的状态
C、促进精神松懈以免紧张 D、缓和呼吸和循环的功能
7、下面哪组腺体的分泌物是直接进入血管里的(  )
A、胸腺和汗腺 B、胰腺和肝脏
C、垂体和皮脂腺 D、睾丸和肾上腺
8、人进入青春时期时,促进性成熟的激素和分泌激素的腺体,分别是(  )
A.生长激素,脑垂体 B.甲状腺素,甲状腺
C.肾上腺素,肾上腺 D.性激素,性腺
9、正在进行的南非足球世界杯的比赛中,运动员每踢进一个球,都会引起全场狂热的欢呼。很多球迷出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血压升高的现象,这是由哪一种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  )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肾上腺激素 D.生长激素
10、对两只小兔作以下处理:甲兔去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两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
D.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
11、下面曲线表示人体血液内某种激素的含量在一昼夜内变化情况,该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12、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  )
A.茎尖端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
B.生长素在尖端向光侧比背光侧含量高
C.生长素在尖端向光侧比背光侧含量低
D.茎尖端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
13、古代的皇宫内有许多服侍帝王的太监,太监是将正常男人去势(切除睾丸)、电视、电影里的太监都具女性化,没有胡须,没有喉结,说话尖声细气,阴阳怪气。这与我们现代计划生育中将正常男性的输精管结扎相比较,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能不能产生雄性激素
B.能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C.有无男性的第一性征
D.有无男性的第二性征
14、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控制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观察一周,则会看到哪号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最快
A.1号 B.2号 C.3号 D.一样快
15、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没有背地性
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16、匈牙利学者帕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17、某一科学工作者准备从菜豆植株中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部位是(  )
A.幼叶 B.幼根 C.芽尖 D.幼嫩种子
18、上午第四节课进行体育锻炼时,人体中血糖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关系是(  )
A.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B.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C.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D.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19、阅读下面关于激素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除去鼠的甲状腺,10天后进行测试,与未除去甲状腺的鼠相比较,物质代谢低下,而且在血液中无法检验出甲状腺激素,摘除手术后第五日开始注射用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连续五天,十天后物质代谢低下症消失,由此推断甲状腺激素使物质代谢率提高。为证明以上推论,还需若干对照实验进行比较观察,最必要的是哪种实验?
A.不除去甲状腺,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B.摘除后第五天开始,只注射前述的实验用的溶解剂
C.注射甲状腺激素,切除甲状腺后第五天移植甲状腺
D.从术后就开始注射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溶解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
20、在一植物生长反应实验中,一幼苗被两灯(X和Y)在相同距离上照射。灯X比灯Y功率更大也更亮。1天后,幼苗生长的情况是(  )
A.保持原生长状况不变
B.向灯Y方向弯曲
C.向灯X方向弯曲
D.没有什么规律
21、如果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说明甲状腺激素能(  )
A.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B.提高血糖浓度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促进蛋白质合成
22、下列疾病均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A.侏儒症和呆小症 B.白化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C.糖尿病和夜盲症 D.侏儒症和乙肝
23、四种人体激素的功能如表,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征是身高、体重剧增,大脑兴奋性增强,第二性征出现。影响青春期生长发育的主要激素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的血糖浓度上升。这是因为家兔血液中哪种激素含量降低了(  )D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25、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10时甚至11时之后才入睡。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因为人体在晚上能旺盛地分泌(  )
A.胰岛素 B.雌性激素 C.雄性激素 D.生长激素
二、简答题
26.植物的下列行为是对环境中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⑴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这是植物对 刺激的反应;
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对 刺激的反应。
27.“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这一结论的推想者是      。“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这一结论的证实者是        。
28.早在1880年,科学家对植物的向光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3 -2-1所示,用一纸盒罩在幼苗上,使其在黑暗处数天,发现植物仍生长,且直立生长;如果在纸盒的侧壁穿一孔,数天后,发现幼苗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⑴以上实验可推出的最佳结论是     。
A.植物幼苗只有在黑暗条件下才能直立生长
B.植物在黑暗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幼苗的向光性与光源有关
D.植物幼苗的胚芽的生长方向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⑵如果切去胚芽的尖端,放回原壁上穿孔的纸盒中,用单侧光照射(如图3-2-2), 数天后观察发现,胚芽没有生长,也不弯向光源;如果胚芽的下端用不透光的锡筒包住,仍给予单侧光的照射,数天后观察发现,胚芽生长并弯向光源,从这一实验又说明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胚芽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
B.由于切去了胚芽的尖端,下面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不能向上运输
C.胚芽的尖端感受光剌激,下部向光弯曲,尖端产生的物质向下运输
D.胚芽尖端只感受单侧光,并能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⑶如果用锡箔把植物的尖端罩住,用单侧光予以照射,则数天后,植物将     。
A.生长方向不能确定 B.弯向光源
C.直立生长 D.不生长
29.如图是两种腺体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⑴图I所示的是_______ (选填"内分泌腺"或"外分泌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Ⅱ所示的是_______ (选填"内分泌腺"或"外分泌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分泌物的量上看, I的分泌物_______, II的分泌物_______,称_______。
30.某腺体能分泌一种黑色细胞剌激素,下面的实验是研究这种激素作用的:
①在明处,给明色蛙(色素颗粒集中)注射脑垂体后叶激素制作剂,结果蛙的体色变暗(色素颗粒分散)。
②切除蛙的垂体,在暗处体色不变暗色。
③明色蛙在暗处变成暗色,暗色蛙在明处变成明色,一旦蒙上眼睛,无论在明处、暗处都表现暗色。
请根据以上的信息回答:
⑴黑色细胞剌激素是由_____     分泌的,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环境变_______ (选填"暗"或"亮")时,可促进这种激素的分泌,当环境变_______ (选填"暗"或"亮")时,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这说明蛙具有对剌激能作出反应的特性。
31.甲乙两人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然后两人同时喝下相同质量200毫升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将测量结果绘成右图。回答:
(1)两人中血糖浓度正常的是____ 。
(2)1个小时后乙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因为       
_        ,而甲血糖浓度下降则是由于 的作用,它是由内分泌腺___________分泌的。
32.⑴将M、N两盆向日葵幼苗放在阳光下,将M盆幼苗用黑纸罩住,朝南打开一小口,N盆放在阳光下不包上黑纸。再过三天观察两盆中幼苗的生长情况,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⑵下列关于两盆中向日葵幼苗生长情况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都含生长素,但M中分布不均匀,N中分布均匀
B.都含生长素,但M中分布均匀,N中分布不均匀
C.都含生长素,两盆中生长素分布都是均匀的
D.都不含生长素,M中有细胞分裂素,N盆中没有
⑶(3)上述向日葵的感应性现象,说明向日葵具有   。
A.向光性  B.向地性 C.同时具有向光性和向地性
D.既无向光性,也无向地性
三、实验探究题
33.将燕麦胚芽鞘分别放人4个暗箱中培养,如下图所示。其中③、④号燕麦切去胚芽鞘尖端;②、③号暗箱右侧开孔,使光线射人;④号燕麦顶端左侧放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请据图回答(填编号)(  )
⑴要说明燕麦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可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⑵要说明燕麦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可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⑶上图 装置中的燕麦将向右弯曲生长。
34.小林为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⑴取一个玻璃缸,加入适量的水和新鲜水草,放入10条发育状态不同的蝌蚪;
⑵每天分别向缸中投放一些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
⑶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观察蝌蚪的体长变化,前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上述实验设计方案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该设计方案的明显缺陷是          。
35.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          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⑶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⑷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       。
36.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⑴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    引起的;
⑵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    可以产生生长素;
⑶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     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37.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ACBB  BDDCC  ACAAC  CCCBC  CACDD
二、简答题
26、(1)地心引力  (2)光照
27、达尔文  温特
28、(1)D  (2)A  (3)C 
29、(1)外分泌腺  它有导管,分泌物由导管运到腺体外
(2)内分泌腺它不具有导管,分泌物通过血液循环运到腺体外(3)多 少 激素
30、(1)垂体促进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 (2)暗 亮
31、(1)甲 (2)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 胰岛素 胰腺
32、(1)M盘中的幼苗向窗口生长,N盘中的幼苗向上生长
 (2)A  (3)C
三、实验探究题
33、(1)①②  (2)②③  (3)②④
34、发育状况不同(或没有设置对照组)
35、与实验组相同 清水 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温度、光照强度等(合理答案均可)
36、(1)不均匀  (2)顶芽  (3)子叶
37、(1)蚕豆幼苗受到单侧光照时会不会向光的方向生长
(2)单侧光照引起蚕豆幼茎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更快  (3)直立正常生长  (4)向上 感应性(向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