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组合图形,自主地能够将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2、运用转化的思想,将组合图形面积转化为计算简单图形面积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根据问题和具体数据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它们的面积怎么计算?
生:复习,师出示面积计算的字母公式。
2、创设情景。
师:瞧,老师变一个魔术。出示三角形、长方形组合而成的松树,三角形、长方形组合而成的房子,三角形、长方形组合而成的火箭。你认识它们吗?
生:松树、房子、火箭。
师:像这样,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的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组合图形。板书课题。
师:再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组合图形?
生:风筝、七巧板…
师:出示组合图形的物体路标、少先队队旗、空心的方砖……
3、引领新知。
少先队辅导员李老师想计算少先队队旗的面积怎么办?学习完今天的内容就明白了。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出示例题。
小华家刚买了新房,需要铺木地板(平面图如下)。请大家帮他算一算他家至少要买多少平米的木地板?
2、发现信息。
师: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汇报。
3、自主探究。
师:该怎么计算?小组在一起研讨,比比看哪个同学想的办法最独特。
生:
4、合作交流。
师: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写出你们的想法,计算面积并把图画出来。待学生计算完之后利用投影展示或是板演于黑板。
5、全班交流
法1:可以分成一个大长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最后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就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
算式:(6-3)×4+7×3=33(m?)
法2:可以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最后两个面积相加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
算式:(6-3)×3+4×6=33(m?)
法3:可以分成两个梯形相加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
算式:7-4=3(m) (3+7)×3÷2=15(m?)
6-3=3(m) (3+6)×4÷2=18(m?)
15+18=33(m?)
师:这些都是将组合图形分隔成几个简单图形的方法,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方法吗?
法4:把这个组合图形“补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最后再减去补的那一部分。
算式:7×6-(6-3)×(7-4)=33(m?)
6、归纳小结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所用到的方法,我们把前三个将组合图形分隔的方法叫做分割法,把最后一种添上一块,再减去的方法叫做添补法。(PPT演示)
师:其实小明自己也有一种分割的方法,大家来评判一下好不好。(PPT演示)
预设:不好,分成了好多块,计算麻烦。
总结:所以在计算组合图形的时候分割或是添补都要简单便捷。
三、灵活应用,巩固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帮小明算了客厅的面积。那课前李老师的问题能解决吗?怎样求少先队队旗的面积?
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师:下图是房子侧面墙的形状,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试做,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拓展升华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能怎样运用今天的知识呢?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