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杜甫诗四首》课件(语文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杜甫诗四首》课件(语文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17 19:22: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14张PPT)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第一段“惨别”撼人心魄,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诗一开头,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多少人被征发,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只写了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多么具体而又形象。这个“不见”,更“见”得“行人”之众多,送行者之众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住读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第二段解读
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
本段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
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第三段解读
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话,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
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兵车行》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兵车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这首叙事诗,无论是第1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阖,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写为第2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第2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其一》中他写道:“君己富士境,开边一何多。”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名句赏析
(l)“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有人说这首诗歌章法严密,请先从形式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示例1: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拆之则三,合则为一。
示例2:诗中多运用民歌中的顶真手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样写来,流转而下,气脉相联,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
示例3:诗中多处采用回应的手法,细针密线,天衣无缝。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回应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回应句“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回应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回应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这样回应,拓宽了诗的广度,增加了诗的厚度。从开元至天宝,从边塞到内地,从个体至群体,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表现出杜诗的厚重质实的特点。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杜甫
名楼 风范照千古   忧乐 情怀 启后人
——
《岳阳楼记》赏析


学习目标
学习领会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文段一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之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此段写了哪些内容?有何作用?
写作记缘由。侧重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
文段二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文段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文段四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麟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文段四练习
1、文段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2、在写景时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进行的?
写了和煦春风(触觉)、明媚的春光、万顷碧波、翔集沙鸥、游泳锦麟、青青岸芷(视觉)、郁郁汀兰(嗅觉);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听觉)。
渲染了一种喜悦的气氛。抒发了一种喜悦的感情——以物而喜。
先空间:空中——水里——岸边;
后时间:白天——夜晚。
写景顺序:
文段五、六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记缘由
岳阳楼记
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记叙
巴陵胜状
览物情异
洞庭湖全景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
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
阴——悲
晴——喜
描写
抒情
古仁人之心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先……忧,后……乐
议论
总结
构思
语言    
艺术风格
思想意义
历史渊源
时代色彩
后世影响
精巧的构思
写阴晴二景
抒悲喜两般情
叙缘由事
议古今忧乐情怀
 站立“忧乐”处,回看记楼文,
当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之感。
层层蓄势
借题发挥
骈句整齐
散句灵活
精美的语言
如三四两段
如第一文段
骈散结合
如二五两段
历史渊源     
屈原:路漫漫其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
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   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义名: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临难而不苟免,见利而苟得。
时代色彩
   庆历革新后,范仲淹、欧阳修、滕子京等改革官员先后被贬谪偏远之地。但众人忧国忧民之志不改。范仲淹满怀激情地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是其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是他对积极进行改革的这个政治阵营的精神的总结《岳阳楼记》中体现的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庆历之际一大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思想的结晶。
后世影响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左中棠: 为救国而发起洋务运动。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自宋以降,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博大的“忧乐”情怀直与屈原的爱国精神相勾通,于是,岳阳楼裹携着迁谪文学的丰厚积淀,在古仁人志士的心中,树立起了民族精神的最高峰。全文仅369字,但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不愧为千古绝唱。
结语
(1)下列不属对偶句的一项是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衔远山,吞长江
(2)下列句子读音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若夫/霪雨/霏霏。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然则/何时/而乐耶。 D、微/斯人,吾/谁与归。
(3)《岳阳楼记》开头提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结尾以感叹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结束全文。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多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再见。
  先忧后乐精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写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求索精神,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牺牲精神,谭嗣同有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敢于革命的精神,毛主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多么豪迈!多有气势!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1、“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语言、语调、音乐、动作等因素
理性的把握
感性的表现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风、天、猿、渚、沙、鸟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孤独痛苦的鸟
鹰击长空
鸟鸣山更幽
活力和朝气
悠闲自在
风 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
着读出这两个字;
天 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
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
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
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看到落木,我们想到什么?
生命的短暂。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颔联
把上下两句联系起来分析,你觉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
历史时间越是绵长悠久,人的生命越显得短暂。
有人说这里有八苦,你发现了没有?
万里之外
悲凉之秋
长久的,不断的
漂泊,流浪
岁月不饶人
多病之躯
独自一人
登高
颈联:
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动宾结构
动宾结构
尾联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喜也喝酒 忧也喝酒
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
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 “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首联
仰望
云天秋风
俯视
江水渚洲
颔联
仰望
无边落叶
俯视
不尽江水
(扩大了视野)
抒情
颈联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尾联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何谓“沉郁顿挫”?
“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
练习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的形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   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  的风格。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感情?
练习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练习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练习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练习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旅夜书怀
杜 甫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诗?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诗?
羁旅感怀诗。
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抒写自己的情怀。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2、诗中选用了哪些意象来描写诗人的眼中之景的?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诗的内容吗?
细草、微风、岸、危樯、舟、星、平野、月、大江。
月夜江中行舟的所见(景物)所感(怀)
3、“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句中全是意象,但又是怎样做到“融情入景”的?
诗人坐在顺江东下船中,凭月色可以依稀看到岸边细草在微风中摇动,望一望船上的桅杆高耸夜空。我们可以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从危樯独夜的意境中察知他漂泊中的危难感和孤寂心,这就是“融情入景”的自然体现。
“垂”,垂挂天际,表示“星”与“平野”的相对位置,描写出天空、原野的悠远空阔;“涌”形容大江涌动东流的状况。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唯有感觉月在“涌”,才能感知江水在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仿佛月在涌动。“星垂”、“月涌”中两个传神的动词,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中哪两个动词用得传神,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5、联系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第二联描写宏阔、宁静的江边夜境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第二联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大气非凡。因为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多病漂泊的凄苦情景的,因而诗中的辽阔平原,浩荡大江,灿烂星月,表明天地之大,自己的归宿所在,尚不可知。联系尾联,可见第二联如此写景,是为了反衬作者多病孤苦的形象和凄苦难受的心情。
参见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句之意境。
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悦”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 杜甫五律例解》)。其实只要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和全诗的意境不难看出,这两句诗是在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
6、你能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诗的含义和所寓的情感吗?
杜甫一生确以文章著名,却不想仅靠文章著名,很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面对现实又无可奈何。他为自己以文章声望了此终生而可惜,因而,他借诗向世人表明:有谁知道我的志向并不在文章上面呢? 杜甫在成都幕府时确年老多病,但杜甫不服老也不辞病,他不能忍受人们以“老”“病”为由排斥轻贱他。表面上说“我的官职想必该是因老病而休吧!”言外之意是:排斥我,使我辞官而去的那些人,心里是明白我辞官的真正原因的。这一联抒发了作者的愤懑之情。
7、“天地一沙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比喻。作者用悲愤的心情描写了空阔天地间,孤影飘零,无一处可为归宿的沙鸥,比喻老病一身,一生都在江湖中飘泊,无处寄身的自身。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语意相同。
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8、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
“旅夜”书“怀”,有感而生。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对照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艺术特色。
A、寓情于景 ,以“乐”景衬哀情
B、景、人对照,以显哀情
C、设问、比喻,直抒胸臆
D、意象选取、“炼”字精妙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诗?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诗?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与鉴赏】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或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或是把史实和现实相对照,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统治昏庸和社会时弊,或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在技法上通常是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有以景衬情的,有古今对比的,有侧面烘托的,有用典的。
2、本诗咏的是哪一个古迹,哪一段历史?
凭吊的是昭君出生地,感慨的是昭君出塞那段历史。
昭君出塞、身死他乡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并不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3、《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公历766年),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4、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怨恨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写了什么?其中哪一个字最传神,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群山万壑赴荆门”,写了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在万壑中争流,奔腾不息,直奔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6、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7、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途,“向”字写思汉之心,。“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两相对照中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由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中原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他乡。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8、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诗中哪一句对此作了形象的表述,运用了古诗中常用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9、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10、“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女子,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令人伤心感慨?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11、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1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客 至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从作者的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以看出作者喜客的心情。
客 至
杜甫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诗?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诗?
田园山水诗
关于山水田园诗
古代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干什么?诗中哪些词语有所暗示?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干什么?诗中哪些词语有所暗示?
一位正在家中准备设筵迎客的农家老翁。
打扫、开门、准备酒菜、招呼。
但见、扫、开、肯与……呼取……。
3、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写了设筵引客时所见的田园之景?
3、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写了设筵引客时所见的田园之景?
舍、春水、群鸥
4、诗的开篇为什么要写景?句中哪两个词语的选用有开阔意境的功效。请具体说明。
4、诗的开篇为什么要写景?句中哪两个词语的选用有开阔意境的功效。请具体说明。
“舍南舍北皆春水 ”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皆”字暗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为下文的“迎客”作了渲染铺垫。
“但见”二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但见”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也为贯穿全诗的客至而心喜的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明确:开篇写景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作者的心境。
5、颔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后两句的关系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对偶。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请客意,今日“君”来,更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真切。
4、颈联中“无”、“只”二字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它们展现了真实而质朴的乡村生活,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意,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5、尾联中诗人请邻翁共饮作陪从写法上看有什么作用?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