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20 11:3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高唐南镇中学 梁洪新
中国de
降水与干湿地区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
对我国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影响。
2、知道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
3、能说出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
注意观察
注意观察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结论
1600
800
400
200
50
1.5
一:我国的降水规律: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火烧寮
托克逊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读图回答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至___ 岭- ___ 河一线。它与我国一月份的___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0℃
我国降水为什么会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影响明显,而西北地区距海洋远,且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根据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读图回答
学以致用
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广州
武汉
北京
哈尔滨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一:我国的降水规律
2、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读图回答
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月,北京为______月,哈尔滨为_____ 月。
4、5、6、7、8、9
3、4、5、 6、7、8
7、8
7、8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二、3
读图回答
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夏秋多,冬春少
一、我国的降水规律: 2、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归纳总结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空间:
时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秋多,冬春少。
旱地
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二、干湿地区
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看看它们与哪些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大体与
800毫米、
400毫米、
200毫米线一致
二、干湿地区
我国东北降水量不如南方,为什么是湿润地区?
东北地区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而且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表湿润,所以为湿润地区
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别属于哪类干湿地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们的家乡属于哪一类干湿地区______
我国以上指出的的省份跨了几个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家乡


内蒙古


1、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A:________
B: 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三、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A
B
C
C
D
E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三、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2、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气候依次是: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3、我国第一级阶梯主要气候类型(不按顺序):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垂直气候
灌木
草原
苔原
冰原
气候复杂多样
课内小结:
我国降水的特点:
1、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的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我国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1、将下面的干湿地区与其天然植被用直线连起来:
湿润地区 荒漠草原、荒漠
半湿润地区 森林
半干旱地区 森林、草原
干旱地区 草原
2、将下列的相关项目用直线连接起来:
地区 气候类型 农产品
长江三角洲 热带季风气候 羊毛
内蒙古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香蕉
海南岛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3、秦岭-淮河一线与哪条等降水量一致( )
A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 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水汽( )
A 都来自太平洋 B 前者来自太平洋,后者来自印度洋
C 都来自印度洋 D 前者来自印度洋,后者来自太平洋
C
B
为什么我国降水夏秋多而冬春少?
本节课到此结束,
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