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色彩的明度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色彩的明度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1-05 15:3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色彩的明度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材版本: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色彩的明度
课为人美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美术第九册第11课。《色彩的明度》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明度渐变的基本知识和调色方法,体味明度渐变产生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节奏感,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什么是明度?其实明度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于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往往会忽视她的审美价值,而本课则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明度的概念及规律,让学生体验到她的美,进而想表现这种美,创造这种美,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
【设计理念】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按照新课标要求,“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目的,而是应贴近学生年龄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通过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表现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学生美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这堂课就是围绕着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的。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有效地使学生从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完善人格。教学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色彩世界,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并通过各种探究及实验活动,让学生学会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更贴近生活,贴近感性认识,引发学生表现的欲望,从而突破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析】
明度是色彩的调色练习,具有浓郁的美术专业色彩,对于本课的授课对象——正处发展期的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太过专业的色彩知识传授显然不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本课的设计上强调直观性,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明度及明度渐变的概念,作尝试性的调色游戏,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人美美术第七册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原色和间色的知识,已经有用颜料调配色彩的经验。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丰富他们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提升审美水平。
三、学习目标:
1、了解色彩明度知识,知道明度的概念,学习用一种水粉颜色通过加黑、加白表现出明度变化的方法来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2、深入了解色彩变化规律,在学习中提高审美素养。
四、评价方案设计:
1、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估学生对色彩的明度的了解目标落实情况。
2、通过学生展示作品、巡视学生实践情况等方式来评价技法的掌握落实情况。
3、在学生展示作品,互为观摩的基础上,通过互相评价、小组代表评、自评、和老师评等多元方式来评价。(达成目标3)
五、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色彩明度的概念,了解影响色彩明度变化的因素,学习表现明度变化的方法。
2、难点:学会明度渐变的表现方法,能创作有美感的明度作品。
六、学具准备:
1、材料准备:作品、水粉用具、油画棒等。
2、教师准备: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学习过程设计:
一、教学设想: 纵观全套美术教材,本课是色彩三要素体系中的一部分。色彩明度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色相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为以后学习色彩的纯度做了铺垫,起到了承接的作用。此课与本册的第10课共同构成一个知识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用不同明度的色彩表现画面的能力。 本课遵循着《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以学生为本” 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欣赏色彩渐变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尝试着调出渐变的色彩、体验创作的乐趣、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学生进行丰富的视觉感受、体验,在愉快、平等的教学氛围内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与交流。 2、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艺术形向自然形再向艺术形之间的转化过程,使学生有利于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感悟提高或降低色彩明度的方法,体验不同形式明度渐变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用色彩进行表现的能力,初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明度知识,知道明度的概念,学习用一种水粉颜色通过加黑、加白表现出明度变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知道提高降低明度的方法,通过调色练习,学习色彩明度渐变的知识,创作有个性的作品。
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利用明度变化进行色彩造型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用色彩装点生活的乐趣,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理解色彩明度的概念,了解影响色彩明度变化的因素,学习表现明度变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明度渐变的表现方法,能创作有美感的明度作品。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大家都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我给个大家带来一个小魔术。请大家看仔细了,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看!变成什么颜色了?
2、谁能发现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深浅的变化。也就是色彩明度发生了变化。
板书课题:色彩的明度
、感受体验 学习新知:
1、出示一幅风景画,感觉一下,哪个颜色最亮?哪个颜色最暗?
师:一样吗? 学生观察发言:不一样,有的淡有的深。
师:这种有淡有深就是指一个颜色的明度。
学生观察感受,发表见解。总结出:黄色最亮,蓝色、绿色最暗。 教师总结:黄色明度高,绿色明度低。
2、如果我们用黑与白的眼光看这张气球照片,你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学生发现色彩是有深有浅的,黄黄浅,绿色最深。 教师总结: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
游戏规则:(1)每组桌子上都有几张不同颜色的卡纸,你们快速的按照明度高低依次排好。
快的一组总结,教师按他们说的帖子黑板上。
明度高:黄色 中间明度:红、绿 最低明度:蓝、紫
4、出示色相环,哪些颜色明度高,哪些颜色明度低? 学生分辨,教师总结:
5、课件出示苹果图片:它是什么颜色?(绿) 绿色的程度一样吗?学生指出哪块亮哪块暗。
6、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学生思考) 师生共同总结:同种颜色受光程度不同,明度就不同、那么,再绘画中怎样来改变一个颜色的明度呢? 你有办法使它变深变浅吗?
(1)学生实践:体验加白加黑变化。领取任务单分别完成各组的任务。a和b组任务是让明度变高,c和d组是明度变深,z和u变深再变深、变浅再变浅。
②小组实验探究并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③小结:在色彩中逐步加大白色的分量,色彩就会逐渐地变浅,白色的分量加入得越多,色彩就变得越浅。
④小组派代表阐述实验结果,并将实验结果进行展示。
教师总结:加白色可以提高颜色的明度,加黑色可以降低颜色的明度。 7、课件演示:明度渐变。教师示范。
8、欣赏:(课件出示) 生活中明度变化的现象。 衣服、裙子、领带、发卡?? 思考:把明度运用到我们的衣服衣服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立体、漂亮
9、欣赏:美术中的明度变化。 学生边欣赏边思考:在绘画中巧妙运用明度的变化和我们平涂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三)、学生练习: 作业 要求: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水粉颜色,通过加白、加黑独立完成一幅色彩明度渐变的树叶画。
(四)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色彩的明度对比练习。
(五)评价:把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选择性评价。
(六)课后延伸 寻找色彩的明度渐变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总结:丰富的色彩不仅在我们作品里,也在我们的生活里,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了、欣赏了色彩的明度。老师希望你们有发现美的眼光,创造美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