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学段学科 七年级科学
区县 学校名称
教学题目 太阳
所选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七上第八章第二节)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可以描述太阳的大小、质量、温度,并与地球比较,知道日地距离。
(2)给一张太阳表面图片,能说出各部分结构(光球、色球、日冕)以及它们的位置和次序。
(3)熟悉日珥、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了解太阳黑子周期。
(4)能具体说出出生活中运用太阳能的例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发现现象,学习理论知识,利用知识解释现象。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索,因为太阳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关注宇宙并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锻炼学生注意观察日常实例,并利用课本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重点:(1)太阳的大小、温度、质量及日地距离等,并与地球作比较。 (2)太阳能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难点:(1)太阳表面结构:光球、色球、日冕,以及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次序。
(2)熟悉日珥、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以及了解太阳黑子周期。
项目 内容 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 太阳的大小、温度、质量及日地距离等,并与地球作比较。 通过具体数据加深印象
教学难点 (1)太阳表面结构:光球、色球、日冕,以及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次序。
(2)熟悉日珥、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以及了解太阳黑子周期。 通过图片降低难度,突破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信息)
知识和技能基础: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地月系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地球和月球的特点,这对学习太阳的相关知识有了很好的基础。 情感态度基础:受生活经验影响,学生易对生活中太阳能的应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会产生疑惑。
三、学习环境选择
1.学习环境选择(B ) A.简易多媒体教室 B.交互式电子白板 C.网络教室 D.移动学习环境
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描述整体教学环节规划,按顺序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等)
教学环节 知识点与教学内容 呈现方式(如图片/视频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效果
引入
图片
夸父逐日 请同学们谈谈这个神话故事 学生讨论 使课堂更加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太阳概述
1、日地距离
2、太阳的大小
3、太阳的质量
【板书总结】
太阳的构成:炽热气体组成的气体球
远
大
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讲述】
刚才我们已经回顾了地球和月球的特点,据科学研究,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普通恒星。
【讲述】
现在我们了解太阳的有关情况(太阳概况):日地平均距离为1.496×108千米。
【提问】
若光的速度为3×108m/s,大家想下我们照射到的太阳光是什么时候的?假设夸父的步行速度为5km/h,那么他日夜不停地向太阳走去,要多久才能到达太阳呢?
【讲述】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学生听讲】
计算人走到太阳的时间和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
【学生听讲】
学生动手计算,直观地理解距离
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
1、光球
2、色球
3、日冕
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黑子
2、太阳黑子周期
3、日珥
4、耀斑
5、太阳风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从内到外
1、光球
2、色球
3、日冕
太阳黑子周期11年
发生在光球层
发生在色球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过渡】
地球表面由大气组成,称为地球大气(以后我们会深入学习),类似的,太阳表面也有大气结构,称为太阳大气。
【提问】
大家知道什么是剖面图?我们来看一下PPT展示
【讲述】
我们把太阳从中间劈开,侧面看过去
由三个部分构成太阳大气。这三部分从内道外分别为光球、色球、日冕。
在太阳大气中还会发生有趣的现象,我们称为太阳活动。大家先看一下这张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
【讲述】
这就是太阳黑子,它发生在光球层,太阳表面的地方温度周围低2000°C左右,从地球上看起来这些地方就比较暗,好像太阳表面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称为太阳黑子。
根据长期观察,太阳黑子有时多,有时少。连续两次出现太阳黑子最多的时候为极大值,对应的年份称为峰年,连续两次峰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年,我们称之为太阳黑子周期。
①干扰地球无线电通讯。
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失灵, 即“磁暴”现象。
③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④影响人体健康。
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讨论
光球厚度约500千米,黄色,温度为6000摄氏度;色球层的厚度大约2000千米,红色;日冕是太阳大气最外面的一层,从色球层的边缘向外延伸出,最远可以达到4~5个太阳半径。日冕的亮度只有光球的百分之一,平时根本看不见。
【回答联想】
【读图活动】
【思考回答】
太阳表面有黑色的区域
【学生听讲】
【回答问题】
列举生活中出现类似现象
【思考回答】
像耳朵
观察和欣赏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图片展示太阳大气结构,生动活泼,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并产生深刻的印象
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更能让学生有切身体会
通过图片形象生动地展示,让学生对其加深印象
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PPT展示
【引导】
今天我们了解太阳多少了呢?
我们再来做几道填空题。
【思考回答】太阳概况,大气结构和太阳活动
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与此同时还照顾到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
五、评价方案设计
1.评价形式与工具(ABC)可多选 A.课堂提问 B.书面练习 C.制作作品 D.测验 E.其他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太阳,描述太阳基本结构和太阳活动
2、大家回去思考一下,要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了太阳,我们的生活将变成什么样了呢?
六、备注
板书 太 阳
一、太阳的构成:炽热气体组成的气体球
二、太阳概况:日地距离、大小、质量、
三、太阳大气结构 和 太阳活动
光球 太阳黑子
色球 日珥 耀斑
日冕 太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