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件(17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件(17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5 11:33: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7.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上
学习目标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重点
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难点
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让生分析指出宋人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
体会逻辑推理的过程
讲授新课
一、预习课文1.借助资料书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比一比:看

读得准
脊jǐ梁
诬wū(污)蔑
诓kuāng骗
搽chá3、释义
前仆pū后继
/前赴后继
:都有勇往直前的意思,前者侧重于不怕牺牲。
舍身求法
: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不足为据
:不能作为依据。二、课文品味阅读全文,勾画相关语句,批注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
3.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的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文章3-5段是怎样批驳的?结合内容进行分析。5.文章开头连续列举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6.“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文章最后一句话与上文哪句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小组讨论展示,师引导明确。奖励表现优秀的小组。三、课堂练习精读第7段思考:1.“中国的脊梁”这个比喻好在哪里?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有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性?
3.仿照本段的句式,写一段用比喻和排比的话。四、课堂总结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五、思维拓展以“逆境是否有利于成才”为论题,引导展开辩论。学习如何确立自己的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小组讨论展示,师引导明确。奖励表现优秀的小组。
课堂小结
这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人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指出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及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心。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新知导入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
lei翻土工具)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思考:宋人的思维过程
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新知讲解
预习课文
1、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2、比一比:看

读得准
脊jǐ梁
诬wū(污)蔑
诓kuāng骗
搽chá
3、释义
前仆pū后继
/前赴后继
:都有勇往直前的意思,前者侧重于不怕牺牲。
舍身求法
: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不足为据
:不能作为依据。
课文品味
阅读全文,勾画
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
3.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的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文章3-5段是怎样批驳的?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寄希望于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寄希望于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


他信力
自欺力
从未有过自信力,发展自欺力

小组讨论明确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自夸“地大物博”、把希望寄托在国联都是“他信”,不是自信,现在求神拜佛是“自欺”,从来不曾有过自信力,何来失去?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所以论点是错误的。
5.文章开头连续列举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代背景,表明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为后文批驳敌方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6.“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两字对比,一字之差,既指出了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人他物之力”,并不是信自己,又使文章妙趣横生,增加讽刺意味
7.文章最后一句话与上文哪句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有何含义?)
“状元宰相”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政客和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
.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作为。
小组展示,明确
8.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论据: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间接反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
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看地底下
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课堂练习
精读第7段
思考:1.“中国的脊梁”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比喻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他们是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
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有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性?
毕昇、张衡等——埋头苦干的人;陈胜、戚继光——拼命硬干的人;海瑞、包拯——为民请命的人;商鞅、谭嗣同——舍身求法的人
3.仿照本段的句式,写一段用比喻和排比的话。
拓展提高
以“逆境是否有利于成才”为论题,引导展开辩论。学习如何确立自己的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课堂总结
.这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人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指出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及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心。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论据: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间接反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
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看地底下
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背诵第7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