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学习目标
了解俄罗斯的起源
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掌握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异同点
(2)9世纪晚期建立__________
(1)俄罗斯人的祖先:_____________
东斯拉夫人
(3)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________征服:
基辅罗斯
蒙古人
(4)16世纪初__________统一俄国.
莫斯科公国
(5)___________________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伊凡四世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17世纪末的俄国状况
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
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文化上普通民众知识贫乏,一百个人中识字的不超过三个;
当时还处于内陆的俄国急于打开通向欧洲的南北海路——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归纳:彼得一世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如何?
材料二 西欧国家的发展形势: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大国崛起》
2、彼得一世改革
(4)时间:
18世纪初
(2)目的:
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背景:
西方各国发展迅速,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缓慢。
(3)方式:
向西方学习
(5)改革者:
彼得一世
(6) 内容:
①政治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②军事
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⑤社会习俗
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材料二: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说:“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材料一: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 50年代末发展到 2800家……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有蒸汽机158架……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万名。
(7)影响
①积极影响: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8)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和农奴制
(9)性质:自上而下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
新首都—圣彼得堡
波罗的海
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
二、废除农奴制
1.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
人均
(卢布)
铁(万吨)
铁路
(公里)
1850年
1860年
俄国
71
22.8
29.8
1600
英国
323
228.5
388.8
14603
法国
150
40.6
89.8
9160
19世纪中期,俄国经济发展如何、何种原因造成?
1.改革的背景
俄国如何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俄国农奴制下的社会状况
农奴受压榨,极端贫困,购买力低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素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大批农奴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工场主雇佣国家农奴,要缴纳代役租
自由劳动力
资金
市场
原料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二、废除农奴制
1.改革的背景
结合两则材料思考:下列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废除农奴制
材料二
地主毒打农奴
1.改革的背景
克里木半岛战争
对外战争: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腐朽性
俄国
英国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射程
运输
医药
军官
俄国
1
马车、步行
缺乏
贪污、侵吞
英、法、土
3
火车、轮船
充足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沙皇尼古拉一世承受不了沉重打击服毒自杀了。
二、废除农奴制
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经济上——
政治上——
对 外——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
的腐朽性。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二、
废除农奴制
2、时间:
3、人物: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法令规定: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份地,所出价钱高于当时地价。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
3、改革的内容
★废除农奴制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反映了俄国改革是在怎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根本目的: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5、意义
材料一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家)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材料三 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里增到31728俄里。
评价这场改革:
积极
影响:
局限性: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1)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改革不彻底,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由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
本课小结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2、内容
3、影响:
二、废除农奴制
1、原因
2、时间、人物:
3、内容:
4、性质:
5、影响:
相同点:
1、改革的方式相同
比较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改革的异同
2、影响相同
都是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
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实力
不同点:
1、背景不同
2、改革内容不同
3、改革性质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
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度;1861年改革内容主要是废除农奴制度。
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