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的话》教案
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是黄自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歌曲。歌曲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同时作者明快地描绘了乡村儿童简单、纯洁的美好心灵,并以此鼓励青少年珍惜时光,憧憬未来!歌曲的曲式为四乐句组成的方正性单乐段,节奏平稳对称,结构自由、前两乐句为句首相同平行乐句,节奏前紧后松,给人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黄自,并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
能通过聆听、探索、背唱歌曲充分体验《西风的话》独特的音乐风格
通过了解歌曲的产生背景,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鼓励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能够完整熟练的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教学难点
1、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乐曲旋律中力度的渐弱渐强的变化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对曲作者的喜爱。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发声练习
1.哼鸣练习
1=C---G 4/4
5 4342 13 5 | 5 4342 13 1‖
mu
注意,喉部放松,微笑着做哼鸣练习
2.导入新课
教师:以歌曲伴奏音乐为背景,教师播放秋天的视频,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是哪一个季节?并说说喜欢这个季节吗?为什么?(教师出示视频)
学生甲:是秋天。
教 师:说的对。秋天是个成熟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相信每个同学对秋天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心目中对秋天的印象。
播放歌曲《西风的话》
二、循序渐进,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在听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的讲述了什么内容?速度是怎样的?(平缓级进,较慢)。
2.复听歌曲,设问: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力度速度记号?
3、朗读歌词,仔细领会歌词,西风到底告诉我们什么?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借“西风”的嘴捎来了哪些悄悄话?
学生甲:穿上新棉袍
学生乙:变胖又变高
学生丙:。。。。
4.复听歌曲,同学讨论,这首歌曲节拍是多少拍?总共有几个乐句?
5.教师简单分析歌曲:这首歌为4/4拍,由四个大乐句(八个小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
X X XX XX ︱ X — X — ︱
X X X X X X ︱ X— — 0 ︱,
6、是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节奏型,并跟节奏分角色朗诵歌词:
师问:今 年 我 回 去 生答:我 们 刚穿新棉 袄
师问:今 天 我 来看 你 们 生答:你 们 变胖又变 高
师问:你 们 可 记 得 生答:池 里 荷花变莲 蓬
师问:花 少 不愁 没 颜 色 生答:我 把 树叶都染 红
7、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请学生轻声跟旋律哼唱
三、斟字酌谱 歌曲处理
1、生唱一遍歌曲,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教唱歌曲
2、教师分别简单讲解一下各音乐记号的意义。(如圆滑线、力度记号、MP、F、渐慢)
3、播放歌曲,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
4、带上同学们刚提到的音乐记号请同学们再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可以加上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手打节奏一起演唱。
5.这么好听的歌曲,作曲家是谁呢?
介绍作曲家黄自: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曾赴美国学习,先后在欧伯林大学音乐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钢琴。1929年归国后,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任教并兼任音乐教务主任,作品有: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爱国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著作有《和声乐》、《西洋音乐史》等。其中《思乡》、《长恨歌》、《抗敌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一首《西风的话》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童年般色彩的秋天。同时也告诉我们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