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基础篇)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江西】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
A.大理石
B.小木条
C.玻璃
D.泥沙
【答案】B
【解析】大理石、玻璃、泥沙都不可以燃烧,不是可燃物,小木条可以燃烧是可燃物,故选:B。
2、【2020上海】盖沙灭火的原理是( )
A.降低温度
B.取走可燃物
C.隔绝氧气供应
D.降低着火点
【答案】C
【解析】解盖沙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故选:C。
3、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
【答案】C
【解析】将煤粉碎或做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故选C。
4、【2020山西】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石油
【答案】B
【解析】A、煤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正确;
B、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正确;
D、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不正确。故选B。
5、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N2
B.
CO2
C.
SO2
D.
H2O
【答案】C
【解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N2不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B、CO2溶于水形成溶液的pH不小于5.6,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C、SO2在空气能形成硫酸,硫酸pH小于5.6,能形成酸雨,符合题意;
D、水的pH=7,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C。
6、【2020湖南岳阳】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
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答案】A
【解析】
A、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增大了木材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材燃烧得更旺,火焰变大,选项A正确;
B、将木柴架空的目的是增大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并不是升高木柴的温度,选项B不正确;
C、将木柴架空不能降低木柴的着火点,选项C不正确;
D、将木柴架空的目的是增大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与是否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无关,选项D不正确。故选A。
7、【2020湖南怀化】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
【答案】D
【解析】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空气(或氧气)、达到着火点,故可燃物遇到氧气、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可燃物中混有一定量的空气,达到爆炸极限才会爆炸,不符合题意;
C、油锅着火应用锅盖盖灭,用水浇,油的密度比水小,油会浮在水的表面继续燃烧,不但不能灭火,反而会因为水的流动扩大燃烧面积,不符合题意;
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8、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A.
CO2
B.
N2
C.
O2
D.
CO
【答案】D
【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故选D。
9、【2020广东】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运输酒精的车辆应该张贴易燃物图标。
A、该标志是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B、该标志是易燃物标志,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运输酒精的车辆应该张贴易燃物标志,符合题意;
C、该标志是有毒品标志,酒精属于易燃物,不属于有毒品,不符合题意;
D、该标志是腐蚀品标志,酒精不属于腐蚀品,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2020湖南益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煤气
C.酒精
D.汽油
【答案】A
【解析】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所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故选A。
11、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答案】D
【解析】A、只有可燃物在具备了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才能燃烧,故A错误;
B、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故B错误;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C错误;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D正确。
故选D。
12、【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答案】C
【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D、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不一定能燃烧,因为可燃物燃烧还需要有氧气参加,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0江苏南京】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答案】C
【解析】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故选C。
14、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镁与盐酸的反应
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白磷的缓慢氧化以及蜡烛的燃烧均会放出热量,只有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需要高温加热才能完成,因此该反应会吸收热量。
故选:B。
15、【2020湖北鄂州】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D.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答案】B
【解析】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有毒物质吸入,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故A正确;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不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
C、森林发生火灾,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是清除可燃物,可以灭火,故C正确;
D、加油站、煤粉厂等含有可燃物,遇烟火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则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故D正确。故选B。
16、【2020四川南充】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
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
【答案】A
【解析】A、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着火区域上方,故人应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选项A正确;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而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因为打开排气扇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燃泄漏出来的天然气,甚至发生爆炸,选项B不正确;
C、电器着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为了防止触电,不能立即用大量水泼灭,选项C不正确;
D、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火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选项D不正确。故选A。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答案】A
【解析】A、石油是混合物,A正确;
B、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是不可再生的,B错误;
C、煤不充分燃烧会生成
CO,C错误;
D、西气东输是运输的天然气,D错误;故选A。
18、【2020广东广州】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A
【解析】A、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是温室效应,故错误;
B、石油分馏能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故正确
C、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都不是空气污染物,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正确;
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故选A。
19、【2020四川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答案】B
【解析】A、由图片可知,红磷不燃烧,故A不正确;
B、水中白磷通入氧气满足燃烧条件,能燃烧,故B正确;
C、实验烧杯中的热水除了起到升高温度的作用,还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C不正确;
D、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则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燃烧,故D不正确。故选B。
20、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装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答案】D
【解析】①中硫不燃烧,②加热燃烧,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A
不符合题意;
在只有氧气的情况下硫仍能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B
不符合题意;
③中紫色石蕊变红说明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C
不符合题意;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一定是因为硫燃烧产物为酸性,可能是该产物与水反应后的物质呈酸性,
可知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4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1、【2020福建】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填标号)。
A
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
火上浇油
D
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
【答案】
(1).A;(2).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分解反应;;(3).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A、卧薪尝胆是勾践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与燃烧无关,故A正确;
B、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涉及到柴火的燃烧,故B错误;
C、火上浇油意思是往火上倒油,涉及到燃烧,故C错误;
D、煽风点火中有点火,涉及到燃烧,故D错误。
故选A。
(2)①“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先要制造高温条件,故能量转化的主要是先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②“石”转化为“灰”的过程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情况,属于分解反应。
③“灰”遇水成浆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
2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枓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是
,煤油是
加工的产品。
(2)煤主要含有
元素。使用脱硫煤能减少
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
。
【答案】(1)天然气;石油;(2)碳;二氧化硫;地球温室效应
【解析】(1)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是天然气;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石蜡等产品。
(2)煤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是碳,使用脱硫煤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地球温室效应。
23、【2020贵州遵义】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1)用下图探究燃烧条件。步骤一:通入N2,点燃酒精灯;步骤二:冷却至室温;步骤三:通入O2,点燃酒精灯。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从燃烧条件分析,用水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n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下表。
燃料(气态)
CO
H2
CH4
热量(KJ)
282.6
285.8
890.3
①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________;
②CO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
【答案】
(1).步骤一中,b
中红磷不燃烧;步骤三中,b
中红磷燃烧。
(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CH4(甲烷)
(4).CO
有毒
【解析】
(1)步骤一中b通N2,不燃烧;步骤二中b通O2,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根据灭火原理,使可燃物的燃烧火焰熄灭方法为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根据灭火原理可知,用水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为使可燃物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①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等体积燃料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CH4。
②CO有毒,CO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有毒。
24、【2020山东青岛】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
煤
B
地热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3)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_________。
【答案】(1).天然气;(2).A;(3)
;(4).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5).爆炸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地热能、太阳能、核能等均属于新能源,煤不属于新能源,属于化石燃料,故选A。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增大汽油与氧气接触面积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会发生爆炸,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
三、实验与探究(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5、【2020河北】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4P+5O22P2O5;(2).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等);空气;(3).氧气被消耗,试管中气体压强变小
【解析】(1)白磷燃烧是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甲中与空气接触的白磷燃烧起来,说明其温度达到着火点
,X是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等和水混合放热的物质;根据控制变量原则,乙中的Y为空气;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氧气被消耗,使试管中气体的量减少,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26、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
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3).
A。
【解析】(1)白磷是可燃物,B图温度为20℃,通入氧气,温度未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D图温度为80℃,通入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故设计B、D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C中温度达到80℃,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由于没有氧气,白磷不燃烧,而D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3)B、D实验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C、D实验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不需要做A。
四、分析与计算(1小题,共8分)
27、【2020四川眉山】实验室为了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称取85.00gH2O2溶液和2.0gMnO2混合放入质量为50.00g的烧杯中,用电子天平称得烧杯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15
30
45
60
75
90
烧杯总质量/g
136.50
136.10
135.70
135.50
135.40
135.40
(1)产生O2的质量为
g。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6.0;(2)4%
【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产生O2的质量为:85.00g+2.00g+50.00g-135.40g=1.60g;
(2)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解得=3.40g,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基础篇)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江西】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
A.大理石
B.小木条
C.玻璃
D.泥沙
2、【2020上海】盖沙灭火的原理是( )
3、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
4、【2020山西】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石油
5、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N2
B.
CO2
C.
SO2
D.
H2O
6、【2020湖南岳阳】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
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7、【2020湖南怀化】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
8、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A.
CO2
B.
N2
C.
O2
D.
CO
9、【2020广东】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10、【2020湖南益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煤气
C.酒精
D.汽油
11、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12、【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13、【2020江苏南京】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14、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镁与盐酸的反应
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15、【2020湖北鄂州】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D.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16、【2020四川南充】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
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18、【2020广东广州】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9、【2020四川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20、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装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二、填空题(4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1、【2020福建】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填标号)。
A
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
火上浇油
D
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
2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枓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是
,煤油是
加工的产品。
(2)煤主要含有
元素。使用脱硫煤能减少
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
。
23、【2020贵州遵义】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1)用下图探究燃烧条件。步骤一:通入N2,点燃酒精灯;步骤二:冷却至室温;步骤三:通入O2,点燃酒精灯。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从燃烧条件分析,用水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n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下表。
燃料(气态)
CO
H2
CH4
热量(KJ)
282.6
285.8
890.3
①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________;
②CO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
24、【2020山东青岛】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
煤
B
地热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3)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5、【2020河北】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________。
26、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四、分析与计算(1小题,共8分)
27、【2020四川眉山】实验室为了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称取85.00gH2O2溶液和2.0gMnO2混合放入质量为50.00g的烧杯中,用电子天平称得烧杯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15
30
45
60
75
90
烧杯总质量/g
136.50
136.10
135.70
135.50
135.40
135.40
(1)产生O2的质量为
g。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