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南宁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5 15:2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其中有三千年与运河有关。
中国运河在世界运河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以运河的延伸长度而言,在秦代,运河已经连通了五大水系。曹魏时代,运河的北端已延伸至滦河下游。隋唐时代,大运河全长约2300公里。元明清时代,运河全长2000余公里,将浙东运河计算在内,为世界之最。以运河维持时间之久而言,公元前5世纪开凿的邗沟运河,至今仍然是江淮之间的水运干道,历时2500余年。以运河工程之伟大和艰巨而言,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越岭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山东运河段,所经地势是中间高,南北低,全线最多时建了50余闸;又因水源缺乏,将沿运地区数百眼泉水,开挖明渠输送入运河,并建四大水库以供蓄泄。其工程之浩大、艰巨堪称世界运河工程之最。
漕运制度成为我国秦朝以后历史上特有的国家基本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军事征伐和政治、经济交流的需要,出现了沟通南北的人工运河。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所建立的统一王朝占了我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作为全国的首都,大都建立在黄河流域。此后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和国防前线所需要的各种物资,都需要从经济重心地区缴纳、输送。因此,作为运送各种物资供应京师和边防的漕运制度,成为我国秦朝以后历史上特有的国家基本制度。漕运自产生之日起,便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经济活动,触及社会的许多领域,尤其是封建社会中期以后,漕运实则已经转变为统治者手中的调节器。此外,漕运还起着十分积极的社会作用,诸如促进商品的流通,刺激商业城市区的繁荣,促进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加强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等。
运河不仅仅是一种交通载体,还在客观上巩固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隋炀帝敕穿江南河,为的是加强中原与南方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巩固新建的统一政权。隋炀帝大业四年开永济渠至涿郡,将从全国征集来的兵员、军械、粮食及有关物资,集中运送于北方重镇涿郡,是为了保卫北方的边陲。唐代首都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唐朝人对运河的社会功能有不同看法。但认为运河对唐王朝的重要性却是一致的。明代永乐年间定都北平后,朝廷对其依赖更甚于前代。几乎江南所产的各种物品都通过大运河输送至京师。可见大运河是明代京师的生命线。清代对漕粮的需要超过历朝历代。
自秦汉以来,中华文明能久盛不衰,没有统一巩固的政治局面和发展,是不行的。而这种局面的巩固和发展,运河曾起了很大的作用,故其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厥功至伟。
(摘编自邹逸麟《运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厥功至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邗沟运河开凿于公元前5世纪,历时久远;灵渠工程伟大艰巨,是世界上最早的越岭运河。
B.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所建立的统一王朝,他们的首都,都建立在黄河流域。
C.在历史不同时期,运河不仅是一种交通载体,还在客观上巩固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为了保卫北方的边陲,隋炀帝大业四年开永济渠至涿郡,运送兵员、粮食等至涿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运河的延伸、维持时间、工程伟大艰巨三方面论述中国运河在世界运河史上的独特地位。
B.文章在论证漕运制度成为我国秦朝以后历史上特有的国家基本制度时,运用了举例论证。
C.文章举隋炀帝敕穿江南河的例子,为的是论证当时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联系十分紧密。
D.文章从运河的独特地位、漕运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论证其对中华文明的功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明清时代的京杭大运河,从北京至杭州,将浙东运河计算在内,全长2000余公里,是世
界之最。
B.漕运是指用运河运送各种物资供应京师和边防等的制度,能促进商品的流通,刺激商业城市区的繁荣等。
C.自产生之日起,漕运便是一项经济活动,触及社会的许多领域,同时也是统治者手中的调节器。
D.自秦汉以来,运河对于我国统一的政治局面曾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文明能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智能手环运动监测功能通过重力加速传感器实现。重力传感器已是一种很成熟的技术,手机也早有应用,比如现在智能手机的屏幕翻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来实现的。传感器通过判断人运动的动作得到一些基础数据,再结合用户之前输入的个人身体体征的基本信息,根据一些特定算法,得到针对个人的个性化监测数据,诸如运动步数、距离以及消耗的卡路里等,从而判断运动的频率和强度。由于每个人运动随个人身体体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用户在使用手环进行监测前需要在APP中录入自己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信息自动同步到手环中,通过传感器监测运动动作,经过特定算法最终实现运动监测的功能。睡眠监测也通过相同的传感器技术实现。人的睡眠按照脑电波信号可分为五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在不同的阶段人的脑电波可以迅速改变,有意思的是,重力加速传感器并不具备直接探测脑电波的功能,所以它是将人在睡眠中动作的幅度和频率作为衡量睡眠的标准,来判断睡眠处于哪个阶段,手环的智能闹钟功能,会在快速动眼期将用户唤醒,因为在快速动眼期睡眠者会出现与清醒时相似的高频低幅的脑波,比较容易唤醒,如果此时唤醒,睡眠者会感到神清气爽,有一个很好的睡眠效果。
(摘编自沈丹《智能手环是如何进行数据传输的》)
材料二:
智能手环主体一般采用医用橡胶材质,天然无毒,外观设计高档时尚、大方,不仅具有运动健康秘书的功能,还具有时尚装饰的功能,有流线花环,颜色也是多样。这种设计风格对于习惯佩戴首饰的用户而言,颇具有诱惑力。手环的设计风格堪称百搭。而且,别看小小手环个头不大,功能还是很强大的,比如它可以说是一款高档的计步器,具有普通计步器的一般计步,测量距离、卡路里、脂肪等功能,同时还具有睡眠监测、高档防水、蓝牙4.0数据传输、疲劳提醒等特殊功能。
智能手环内置低功耗蓝牙4.0模块,可以与平板、PC客户端进行连接,可以随时随地设置身高、体重、步幅等信息和上传运动数据。另外,智能手环还具备社交网络分享功能,比如用户可以将睡眠质量、饮食情况和锻炼情况以及心情记录等通过绑定微博等社交网络端进行分享。在使用时间上,由于智能手环内部内置了一颗锂聚合物电池,续航时间可达10天,续航能力还是很强的。
(摘编自《智能手环有哪些特点及特性》
材料三:
几年前,智能手环作为可穿戴设备进入大众视野,以实现健康管理、运动监测、手机交互等功能为目标被炒得火热。功能看似高端,门槛实则低,一时间市场内涌现了大量可穿戴设备厂商。
然而近年全球可穿戴行业疲态已显,智能手环炒作红利期已退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市场出现疲软态势,整体销量为2300万只,仅仅保持了3. 1%的微弱增长,出货量则为270万只,较2015年同期的560万只下降了51.6%。预计2018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在400亿元左右。
真正随着热潮成长起来的智能手环企业少之又少,早期进入市场的品牌如今的经营状况也很慘淡。种种迹象都表明智能手环遇冷是行业的现状,我们需要思考智能手环在脱离炒作红利期后,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它的降温。目前来看,智能手环的需求依然存在,也非纯概念炒作,并且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手环作为能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其实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虽然野蛮生长的红利期已过,但是寻找到智能手环的刚需,依然能成为它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
(摘编自沙水《智能手环春天已过,未来出路在何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手环进行监测前在APP中录人自己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目的是通过个性.化数据来判断运动的频率和强度。
B.手环的智能闹钟功能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睡眠中动作的幅度和频率来实现的,在探测到出现高频低幅的脑波时唤醒睡眠者。
C.智能手环可以随时随地上传运动数据,也可以通过绑定微博等社交网络端分享睡眠质量、饮食情况和锻炼情况等。
D.几年前,智能手环被炒得火热,由于门槛低,市场内涌现了大量可穿戴设备厂商,如今智能手环炒作热潮已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重力传感器已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智能手环通过使用这一技术来判断人运动的动作,得到一些基础数据。
B.智能手环内置低功耗蓝牙4.0模块,可以与平板、PC客户端进行连接;内置了一颗锂聚合物电池,续航时间可达10天。
C.从材料三图表中可知,2015年是智能穿戴设备野蛮生长的红利期,此后虽然市场规模还处在增长中,但增速已放缓。
D.智能手环虽遭遇到发展困难,但目前智能手环已找到市场的刚需,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成为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
6.根据材料,请用三句话分别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每句话不超过20个字。(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温暖的大雪
安石榴
地税所的小戴去老黑山村走访开小超市的“两回事”。“两回事”是村民王山的外号,他有个特殊的本事,是啥呢?马上就见识。
小戴到“两回事”家,知道他不好对付,没有提营业税的事,他从远处往近处说:“老哥,怎么样?小超市还行吧?发财了吧?滋润吧?”
“哪有的事!小超市和发财是两回事。”瞧吧,这就来了,“开这么点几个小超市等于柴鸡土里刨食,肚子弄个半饱就不错了,还想发财?两回事!”“两回事”轻轻松松地说。他招呼小戴坐下来,张罗烟张罗茶的,别看他喜欢欠税,可从不欠热情。
小戴坐下又忽地站起说:“哎呀,沙发好舒服,新买的啊,还是真皮的,很贵呢。”其实不是真皮的,小戴故意这样说,逼他承认他不差钱。
“哇,电视也换了,又添了电脑。看来老哥的小超市的确给你争气。”小戴兴高采烈地提醒“两回事”。
“两回事”眨巴眨巴眼睛笑了,掰着手指头给小戴算账:“实话跟你说,两回事。小戴,我屋里的东西和我的小超市没关系,两回事。电脑是败家儿子买的,我没办法啊。电视呢,城里人优惠咱乡下人,用旧电视换的,换的时候又中了奖,大沙发就落在了咱的屋子里。你看看,两回事吧,咱命好。”
“不对呀,老哥,我老婆是家电城的售货员,我知道以旧换新这回事,可是,你拿个旧电视也只抵三百块钱,大头儿得自己掏腰包,呵呵。”小戴不想给他继续狡辩的机会,接着说,“老哥啊,你心里明镜似的,不说给你免了几种税,就说营业税,也定得很低,你要不信,咱就掰开来算到月里去,你瞧瞧,给你定的年税是4300元,每个月的税额不到360元,你每天只需卖出240元的营业额就妥妥的了。你呀,精明得世上难找,除了飞机坦克在你这里买不到,你说说村民大钱儿小钱儿是不是都跑你兜里了呢?小超市又站在国道旁,连过路财神都偏向你呀,这个额度简直太轻松了。你想想,咱爷们汉子呀,吐口唾沫就是钉子,得讲信用,发财不就是发在诚信上么?再说这税,交上来了,谁花了,还不是咱们自己么?说不定你交的税,正好就修了你家门前的路呢。门前干净敞亮,各路财神更欢喜了,这钱不是又哔哔地回你腰包了嘛。你算算是不是一回事?”
“两回事,呵呵,碍不着别人的事,你不用葫芦搅茄子弄一个锅里。小戴,你们税务局家大业大,不差我这点钱。我呢,也不是不交,是真没卖出来,缓缓再说吧。”算盘子在“两回事”眼皮底下拨拉的哗哗响,他就是不买账,你能怎么的?这一次小戴又被“两回事”和谐了。
小戴回城当天晚上,下了一场连续两天的大雪,电视和网上称为暴雪。老黑山有的人家房子塌了,蔬菜大棚倒了,牛棚散了,烤烟楼子瘫了,包括“两回事”小超市的半面墙。村民全傻眼了,急需砖瓦水泥甚至塑料膜草帘子什么的,可是大雪封路,没法出村,手机都没信号,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眼泪窝子浅的人都愁哭了。就在这时,有车进村了,一辆进口铲雪车开路,后面紧跟东风大卡,金杯面包,带来了人手和一应材料等等。原来是城里地税局的同志们来了,开展救灾工作。
“两回事”知道这件事,可是他在家窝着不出来,想着没自已份儿,因为老黑山是小戴包的村,小戴从新闻中得知老黑山一带的灾情,立马向所领导和市局领导做了汇报,才有这次救灾举措的。“两回事”担心小戴治他,也没有脸让人家给收拾那半面墙。正后悔憋屈呢,听见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小戴带头进来了,张罗着给他的超市修复。“两回事”张着嘴半天没说出话来,小戴说:“老哥,别发呆了,搬个梯子吧。’
“两回事”还是没动,突然一句话脱口而出:“我现在就交税!”
小戴笑了,用“两回事”的口气说:“老哥,两回事!我们给你修大墙和你交税是两回事。”然后认认真真地告诉他,“老哥,我刚才虽然口气是开玩笑,说的可是实话。这的确是两个事儿,我们决不能看着村民遭受大灾害而无动于衷!你交不交税我们都会帮你渡过难关!”
“两回事”执意要交,可是小戴说自己这次来就是救灾,根本没带发票,最后还是拒收了。
“两回事”就大声说:“明天,天就是下刀子我也去交税!”之后再也没说啥,忙着跑前跑后。
第二天,“两回事”早早就.上路了,进城交税,踩着脚下厚厚的积雪,一路心情舒畅,他自已都觉得怪,从来往外掏钱都没这么愉快过呀,总是揪心拉肝的疼啊,想到这,他偷偷笑了,还自言自语地说出了句文词儿:“啊,好温暖的大雪啊!”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熟悉农村生活,能熟练驾驭语言,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又恰到好处地使用了谚语,使小说充满了乡村生活气息。
B.在催缴与拒缴的交锋中,二人一个攻一个守,可谓是斗智斗勇,正是这矛盾冲突不断推进情节的发展,展现出人物的个性。
C.作者擅长设置悬念,第一段就卖出了“是啥呢?马上就见识”的关子,文中又多次铺垫,使得“两回事”主动缴税不显得突儿。
D.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仍然让人回味无穷——对政府机关 和工作人员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不能不说是很好的借鉴。
8.“小戴”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以“两回事”为题好,有的认为以“温暖的大雪”为题好,你是怎样认识的?请探究。(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八岁能属文,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日:“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陵即答日:“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陵累求复命,终拘留不遣。
绍泰六年,除散骑常侍。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數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版时,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高宗纂历,封建昌县侯,邑五百户。及朝议北伐,高宗日:“朕意已决,卿可举元帅。”众议咸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日:“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于是争论累日不能决。都官尚书裴忌日:“臣同徐仆射。”陵应声日:“非但明彻良将,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令忌监军事,遂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日“赏卿知人。”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七岁,谥日章。陵性清简,无所营树,禄俸与亲族共之。太建中,食建昌邑,邑户送米至于水次,陵亲戚有贫匮者,皆令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其周给如此。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选自《陈书●徐陵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B.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C.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D.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兼,文中表示兼任官职,与其用法类似的词语还有“领";“除”“拜”也可以表示授予官职。
B.纂历,文中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C.朕,秦以前人们不论尊卑,都可自称“朕”,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D.食建昌邑,指依靠建昌封邑租税生活,食邑是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陵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徐陵广涉史籍,颇有口才;他奉命出使北魏时,宴席上受到魏收的嘲讽,结果徐陵反过来嘲弄了魏收,让魏收羞愧难当。
B.徐陵不畏强权,积极谏言。安城王依仗皇帝弟弟的身份,阻塞诉讼,大臣不敢言说,徐陵
带领御史台官员对其进行弹劾,罢免了他的侍中、中书监等职。
C.徐陵力排众议,坚持己见。高宗决定北伐,让大臣推荐元帅,朝臣共同签名推举中权将军淳于量,徐陵力排众议,坚持推荐吴明彻。
D.徐陵举荐有功,受到称赞。徐陵举荐吴明彻与裴忌后,皇帝诏令吴明彻为大都督,裴忌监军事,攻取了数十州。后来高宗摆设酒宴时,举杯称赞徐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陵亲戚有贫匮者,皆令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5 分)
(2)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凌朝浮江旅思[注]
韦承庆
天晴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
岸花开且落,江乌没还浮。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注]本诗是韦承庆被贬乌程南迁渡长江时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凌朝”点明了时间,“浮江”交代了事件,旅思”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B.首联描绘了一幅旭日初升,春水孤舟的画面,一个“送”字给人愁思之感。
C.颔联运用以动衬静手法,写诗人眺望远山,凝视江面,“疑”“似”二字生动贴切。
D.颈联由近及远,从眼前的岸花转向远处江鸟,江鸟时而钻人水中,时而浮出水面。
15.请从手法和情感角度赏析此诗最后两句。(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 , ”几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
(2 )徐志摩《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 ;_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几句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作歌明志,唱道“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闻着花香,行走在花浪之上,有红瓦白墙被桐花拱于高原之上,在花海间_______, 犹如海市蜃楼,这便是三堡街了。每逢街日,只见人们 _, 货物东来西往,至大约两百米处,就到了三堡街的丁字路口。从街口向西至三堡广场,整条大街不过数百米以上,但是宽也就二三十米;但街两边门面商店_____, 柜高货丰。街中间则是两行杂铺地摊,南北相对,荤肉粗粮,针线布匹,林果山珍,琳琅满目。
三堡男女老少以蓝为美,喜穿自织自染的蓝色衣裤。青年妇女的衣裤套裙更_____ , 犹如嫩叶绿与晴天蓝调配出来的衣裙,绣上花乌虫木,配以银制饰品,头上盘着一方白色头巾。低调又不落俗,秀雅而又灵动,实在美不胜收。所以,如果你在谁家楼.上向大街望去,嘿,不是一般的壮观,( ) ,和风一送,层层涌动,刚才东进,这会儿西退,花海之.上,仿佛另一个花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若隐若现 纷纷攘攘 星罗棋布 别具匠心
B.若即若离 纷纷攘攘 鳞次栉比 别出心裁
C.若即若离 三五成群 星罗棋布 别具匠心
D.若隐若现 三五成群 鳞次栉比 别出心裁
18.文中画橫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街口向西至三堡广场,宽也就二三十米,整条大街不过数百米长
B.从街口向西至三堡广场,整条大街不过数百米长,但是宽也就二三十米
C.从街口向西至三堡广场,整条大街不过数百米以上,宽也就二三十米
D.从街口向西至三堡广场,整条大街不过数百米长,宽也就二三十米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女人们的白头巾装满眼睛,像是桐树下的落英匝地
B.那桐树下的落英匝地犹如女人们的白头巾装满眼睛
C.女人们的白头巾和桐树下的落英,装满眼睛
D.女人们的眼里满是白头巾,像桐树下的落英匝地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以“青春”开头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青春是自由的飞乌,装点着蔚蓝的天空。
材料:
青春
多彩的朝霞 智慧的火花 美丽的鲜花
灿烂的星空 绚丽的人生 广阔的大地
21.下面是某校草拟的消防疏散体验活动具体实施办法的构思框架图,请用文字加以解说,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 -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他们的首都,都建立在黄河流域”以偏概全。原文是“作为全国的首都,大都建立在黄河流域”。)
2.C(“论证当时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联系十分紧密"错,应是论证运河在客观上巩固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 D( A项对象错误,是“运河”而不是“元明清时代的京杭大运河”。B项“用运河”于文无据。C项原文是“尤其是封建社会中期以后,漕运实则已经转变为统治者手中的调节器”,并非“自产生之日起”就“同时也是统治者手中的调节器”。)
4.B(“在探测到出现高频低幅的脑波时唤醒睡眠者”说法错误,原文“重力加速传感器并不具备直接探测脑电波的功能”。)
5.D(原文“但是寻找到智能手环的刚需,依然能成为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表示的意思是一种推测。)
6.①智能手环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实现监测功能。②智能手环外观越来越时尚,功能更加强大。③智能手环行业市场遇冷,期待下一次热潮。(每点2分)
7.C(“文中又多次铺垫”错,没有多次铺垫。)
8.①工作有耐心、有方法。②关心村民。③机制灵活。④幽默风趣。(每点2分,答出三点或三点以上可得满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也可)
9.示例一:以“两回事”为题好。①“两回事”是村民王山的外号,也是他常常用于辩解的口头禅,以此为题目,突出了王山善于狡辩的形象特点。②“两回事”也是小戴模仿王山的口吻暂缓收税的理由,既丰富了小戴的形象,也增加了小说的幽默感。(每点3分)
示例二:以“温暖的大雪”为题好。①"温暖的大雪”一指黑山村遭遇雪灾后,地税所的同志给黑山村送来救灾物资并开展救灾活动,给黑山村人带来了温暖,突出了政府为民着想、为民办事的主题。②" 温暖的大雪”让“两回事”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带来的温暖,促使他由不愿交税到主动交税的转变,推进了情节的发展。③“一场大雪”带来了“两回事”的转变,不由得发出了“啊,好温暖的大雪啊!”的感叹,丰富了人物形象。(每点2分)
10. D(原文标点:及侯景寇京师,陵父搞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11. B(应是“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12.B(原文“直兵鲍僧散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说的是鲍僧散阻塞诉讼。)
13.(1)徐陵那些贫穷的亲属,徐陵让他们都来领取,数天就领完了,以致徐陵自己家不久也(食用)缺乏、断绝了。(得分点:亲戚、寻、乏绝各1分,大意2分)
(2)每当一篇文章刚写好,有兴趣爱好的人便已传抄背诵,于是他的文章散布华夏外夷,好多人家藏有他的文章。(得分点:出手、好事者、被各1分,大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县人。徐陵八岁能写文章,长大后,又广泛地涉猎史籍,颇有纵横家的口才。太清二年,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北魏,北魏人安排行馆宴请宾客。这天天气很热,北魏主持宴客的魏收嘲笑徐陵说:“今天的热,是由徐常侍引来的吧。”徐陵当即答道:“从前王肃到这里,替魏制定了礼仪;今天我来访,又使你知道寒暑。”魏收很惭愧。到侯景侵扰京城时,徐陵的父亲困在围城之中,徐陵得不到家中消息,就吃粗食穿布衣,好像居丧的情形。适逢齐接受魏禅让,梁元帝在江陵即皇帝位,又派使臣到齐。徐陵屡次
请求齐准许他返梁,始终被拘留不放。
绍泰六年,徐陵任散骑常侍。当时安成王陈顼做司空,凭借皇帝弟弟的尊荣,权势压倒朝野。直兵鲍僧數凭借安成王的权势,阻塞诉讼,大臣没有谁敢议论的。徐陵听说这件事,就写奏章弹劾,让御史台的属官跟着他,带着奏案.上朝。世祖见徐陵身着朝服庄重严肃,像不可侵犯的样子,也随之严肃面孔端正坐姿。徐陵上前宣读奏章,当时安成王陈顼也正侍立殿.上,仰望世祖皇帝,脸色骤变,冷汗直冒。徐陵叫殿中御史带安成王下殿去,终于弹劾免了安成王侍中、中书监的职务。从此,朝廷上下为之肃然。高宗陈顼继位,封徐陵建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待到朝中议论北伐,高宗说:“我已经决定伐齐,你们可以推举元帅。”大家都因为中权将军淳于量权位重要,共同签名推举他。唯独徐陵说:“不能这样。吴明彻家住淮左,熟悉那里的风俗,而且将略人才方面也没有超过他的。”于是一连争论几天都决断不下。后来都官尚书裴忌说:“我赞同徐仆射的意见。”徐陵紧接着说:“不只明彻是良将,裴忌也是良副。”这天,皇帝诏令吴明彻为大都督,命裴忌监军事,于是攻取了淮南数十州。高宗于是摆设酒宴,举杯对着徐陵说:“奖赏爱卿知人善任。”徐陵在至德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号为章。徐陵秉性清廉简朴,家资无所积累,所得俸禄与亲族共享。太建年间,领食建昌县,县民送赋税米粮到了水边,徐陵那些贫穷的亲属.徐陵让他们都来领取,数天就领完了,以致徐陵自已家不久也(食用)缺乏、断绝了。他就是这样来周济他人。世祖、高宗时,国家有重要文章,都由徐陵草拟。每当一篇文章刚写好,有兴趣爱好的人便已传抄背诵,于是他的文章散布华夏外夷,好多人家藏有他的文章。
14.C(“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分析错误,这里是静态描绘。)
15.诗的尾联直抒胸臆,“羁望伤千里”直接抒发了羁旅之愁;(2分)“长歌遣四愁”写身在旅途,前路漫漫,感伤不已,只能以长歌来排遣忧愁了,进--步抒发了内心的愁绪。(2分)尾联与前面所写的闲淡平远的优美山水美景形成对比,衬托出内心被贬的伤感与不满。(2 分)
16. (1)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2)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 虫也为我沉默
(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每空 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7.D(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若即若离:好像靠近,又好像疏远。形容对人的态度似亲似疏,保持一定的分寸和距离。也形容含混不清。也可以形容忽远忽近。第一空根据语境,应选“若隐若现”。纷纷攘攘:形容人群杂乱。三五成群: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第二空根据文中人多的内容,应选“三五成群”。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第三空根据街两边门面商店的信息,要选“鳞次栉比”。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根据语境,第四空应选“别出心裁”。)
18. D(A项,语序不当,“宽也就二三十+米”应放在后面。B项不合逻辑,“长”与“宽"之间不存在转折关系,去掉“但是”。C项,词语赘余,“数百米”与“以上”表达的都是概数。)
19.A(B项,根据上下文语境,本体应为“女人们的白头巾装满眼睛”,喻体是“桐树下的落英匝地”,这里本体和喻体反了。C项,根据语境,没有“桐树下的落英”,且和下文的“层层涌动”“仿佛另一个花海”也不相符。D项,“女人们的眼里满是白头巾”与上文“你在谁家楼上向大街望去”不相符,是“你”眼里满是白头巾。)
20.①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②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③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每句2分)(其他组合,言之成理,符合逻辑亦可给分)
21.示例:消防疏散体验活动定于9月8日,负责疏散工作的班主任和安全工作负责人听到警笛后要迅速行动。班主任集合学生指定逃生路线,负责人指定逃生出口并维持现场秩序,最后参与演练的全体师生在操场集合。(内容完整1分,表达准确2分,语言简明连贯2分,共5分)
22. [参考立意]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储备点能量;积累人生;留一点希望给自己;居安思危,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不断追求,成就人生;留一点记忆给自己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