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
R·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的奥秘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知道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特征。
为什么当人漫步在花园里,能陶醉在沁人肺腑的花香之中呢?
走过加油站时你从这里能嗅到什么气味?
把糖块放到一杯水中,一会儿糖块不见了,而糖水却是甜的。为什么?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活动与探究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原子所构成的。
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
试列举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 下标加2的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O2,H2,N2,F2,Cl2,Br2,I2,NH3,CO2,SO2,H2O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金属单质:
如Cu、Fe
固态非金属单质:
如:硫、碳、硅、磷
稀有气体:
如:氦、氖、氩、氪、氙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分 子
原 子
结论: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IBM公司在铁的表面移动铁原子“写”出的汉字
石墨中的碳原子图像
请计算:1.67×1021个水分子由10亿人日夜不停地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要数多少年?
一滴水中大约有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 kg
-26
1.67×10
个水分子
21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结论: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步骤
现象
结论
1.向小试管内加入少量的水,再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
溶液颜色
______
2.向上述溶液中慢慢滴加2—3滴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溶液颜色
______
不变
变红
___(填“水”或“氨水”,下同)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_____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一:(水、酚酞、氨水之间的关系)
水
氨水
分子
运动
现象:
烧杯A
烧杯B
现象
无色溶液变红
无色溶液不变色
解释
1
1
B
A
1
1
B
A
.
浓氨水有强挥发性,氨分子不断运动进A烧杯中
浓氨水的挥发性强于酚酞溶液
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
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因此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
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
结论:
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越快。
例如:闻到物质的气味、物质挥发、物质溶解等等
思考:
为什么花坛周围有浓郁的花香?
为什么水在加热时,蒸发得快?
(用分子的观点回答)
小实验
1+1是否一定等于2?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例如:物质体积、状态等的变化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气体
液 体
固 体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
>
在通常情况下: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器0.024m3的钢瓶中,为什么?
用火柴去点燃
实验现象
水
酒
酒精
不能点燃
能燃烧
能燃烧
同种分子性质__, 不同种分子性质__。
相同
不同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学完本课你要知道: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