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16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5 15:3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教学目标 :
1. 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 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3.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真挚而深沉的爱,感悟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重点 :
1.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的鉴赏能力。
2. 实践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1.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艾青的主要作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简介
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被寄养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1933年1月,他23岁,在狱中他满怀深情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写作背景
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当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大堰河其人
瓦菲fēi: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天伦叙乐:指家庭亲人间团聚所有的欢乐。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忸怩niǔní: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凌侮wǔ:欺凌、侮辱。
叱骂chì:责骂。
飘泊bó:漂泊,比喻生活不固定。
第一部分(1—2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3—8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
第三部分(9—10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12—13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
1.理清结构层次
第1部分:怀念与痛悼
第2部分:眷恋与感激
第3部分:同情与控诉
第4部分:讴歌与赞美
2.体会感情
关于大堰河,作者最为难忘的是什么?
手、笑、哭、梦、泪、灰…
含着笑
洗衣
洗菜
切菜
喂猪
烧肉
晒麦
这些具体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含着笑,不停地劳动表现了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也表现她命运悲惨,极容易满足。
文字背后、细节深处所蕴含的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愤怒控诉不公到的社会世道,深切同情大堰河的悲惨命运。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而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三是排比。如诗的第四节写大堰河对“我”的挚爱,第七节写大堰河辛勤的劳作,第十节写大堰河去世的凄凉,第十二节写“我”对大堰河的敬意,举凡诗人感情最为激荡、难以自抑之处,几乎都用排比。排比是情感的喷涌,是强烈的渲染,具有极好的抒情效果。
二是反复。如开头第一节,第一行和第四行都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第二节中再作重复。反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咏三叹,强化抒情,从而起到以情感人的作用。
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一是对比。如大堰河生前与死后的对比,大堰河的梦与现实的对比。农民生活与地主生活的对比,我在生父母家和在乳母家的感情对比等。这有助于突出作者在诗中所要表明的主旨。
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的黑暗社会。
探究主旨
本诗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讲讲你和母亲的故事。
1.把“你与母亲的故事”整理成一篇文章。
2. 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身边劳动者的形象。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