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1第一节《细胞的增殖》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1第一节《细胞的增殖》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05 16:1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一、说教材
“细胞的增殖”
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小块,其中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其中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中已浅略地讲到细胞增殖的内容,学生对细胞增殖并不会太陌生,本节课是这些内容的扩展与加深。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尝试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2、运用数学分析、归纳和推理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3、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4、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养成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和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二、说学生:
本节授课对象为高一的学生:
1)他们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
2)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的学习也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
三、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直观教学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复杂,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2)启发式教学法
关于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课本是安排了一个模拟探究实验,这个实验操作过程简单,但是,实验后的讨论题却有相当的思维力度,因此,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去分析好实验数据,能够让学生采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结果迁移到真实细胞。
3)问题探究教学法
通过设置问题,尽力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逻辑推理等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学法指导:
1、跟随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将原有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完成知识的迁移。
2、小组内合理分工,协调实验操作、记录和汇报,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3、结合书本的文字叙述、图片和老师展示的动画,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四课时安排:
本节教学内容可安排2课时,包括讲课和2个学生实验。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
四、板书设计
一、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中的DNA数量是一定的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染色体、染色单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DNA数量变化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景——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与鼠相比较,大象的个体很大,是不是组成大象的细胞体积特别大?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导入新课——为什么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呢?
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制定实验方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观察:①应该如何切琼脂块才能减少实验误差?②如何判断NaOH的扩散深度并准确测量?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并且要使学生学会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到细胞。
通过模拟动画逐步展示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动态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还在黑板上进行有关板图。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图片、板图,思考细胞内所发生的现象,并概述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讲授新课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我在讲完有丝分裂的过程后还进行了如下的小结:
1、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2、DNA数量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
3、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
总结提升
反馈应用
课本P114的基础题第1、2、3题,拓展题的第2题
通过一定量的堂上反馈练习,使学生能够及时消化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