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几何形体的联想》
一、教案卷头:
备课人:张蕾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形体的能力。培养学生联想、创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学习,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法增进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完成好本课作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敏感度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各种几何体,掌握其结构。
2.教学难点:能够从具体的形象概括为抽象形体,掌握其形体变化的规律。能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运用几何形体作为基本形体进行联想创意,完成组合变化组成画面。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准备绘画工具(自选铅笔、蜡笔、记号笔、速写纸或图画本等)
课前准备
(一)导入
通过课件的动画进行观察,动脑筋想想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总结后板书课题。
跟随老师的展示观察、思考并作出回答。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带入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请一位学生说出几个几何形体。教师出示课件讲解几何形体的概念。
2.展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静物组合图片,提问:从这组静物中,你能分析出每个物体分别由什么几何形体概括而成?3.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片。总结:把具体的形象概括为单纯的几何形体,
再用抽象的几何形体去认识具体对象,以此掌握形体变化的基本规律。
-
看课本和课件,听课。讨论概括几何形体。回答问题
丰富学生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概括。对物象感知引导。明了美术知识可以为生活服务。
(三)指导实践
1.教师出示课件由几何形体组合联想到的其它物体(组合加工方法:切割、穿插)。
2.发挥想象力,将这些几何形体组合变化,你们是否也能向老师创作出有意思的画面?(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学生对创作后进行讲解及其他同学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观察并思考创意方法。学生画图进行课堂练习。
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创意组合图形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创造,评价的能力。
(四)作品欣赏
出示课件,欣赏课本的图列,分析创作思路。教师出示自己
的创作并介绍创作思路来源。
师生共同赏析作品。
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几何形体组合的理解。提深学生的欣赏水品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五)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参考本课图例,自选工具或材料,从几何形体去联想、创意,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认真听并记录作业要求。
学生进行画图创作。
使学生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堂小结
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师生赏评
分享创作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