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5《光的反射》同步提高练(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5《光的反射》同步提高练(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5 17: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3.5《光的反射》同步提高练习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
一叶障目
B.
立竿见影
C.
镜花水月
D.
形影不离
2.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
3.黑板用久后变光滑的部分容易发生镜面反射,使部分位置看不清字。当太阳光如图中情形射入,最有可能看不清字的位置是(
)
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丁同学
4.
如图所示,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
B.
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
C.
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
D.
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
5.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
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
地面发生漫反射
C.
地面不发生反射
D.
水面发生漫反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阳光下,微风吹着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照明灯
C.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50°夹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
A.
可能为25°
B.
一定为65°
C.
一定为75°
D.
可能为50°
8.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的部分(  )
A.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
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
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
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9.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一点P,如图如果在P点前任意放一块平面镜MN,使三条光线皆能照于镜面上,则(  )
A.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会交于一点
B.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可能会发散
C.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是否相交,由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决定
D.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P点.
10.如图所示,两个宽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台球框固定在水平面上,从两个框的长边上不同位置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射出相同小球A和B,A距离左边框较远.设球与框边碰撞前后速度的大小不变,碰撞时间不计,方向与边框的夹角相同,忽略摩擦阻力.则两球第一次回到最初出发的长边的先后顺序是(  )
A.
A球先回到出发长边
B.
B球先回到出发长边
C.
两球同时回到出发长边
D.
因两框长度不知,故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回到出发框边
11.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点S,SO为入射光线,下列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中,正确规范的是(  )
12.如图所示,两平面镜A和B之间的夹角α为9°,自平面镜B上的某一点P射出一条与B镜面成β角的光线,在β角由0°至180°范围(不包括0°)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当β取某角度时,光线经镜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恰好能反回到P点,则符合该要求的β的个数有(  )
A.
1个
B.
4个
C.
6个
D.
9个
13.如图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60°,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反射角也是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5.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
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
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
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16.如图,平面镜M1M2之间的夹角为Q,一条入射光线与M1的夹角为25°,要使得这条光线经两次反射后能沿原路返回,则Q应为(  )
A.25°
B.50°
C.65°
D.75°
17.如图所示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
A.
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B.
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
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
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18.如图所示,表示互相垂直放置的两块平面镜,一束光线射到第一块平面镜上,反射后再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则经过第二块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


A.彼此垂直相交
B.彼此平行,方向相同
C.彼此非垂直相交
D.彼此平行,方向相反
19.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次,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充皮鞋表面凹坑,增加表面的光滑程度,增加漫反射效果
C.鞋油反射性能比皮鞋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鞋好,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20.一条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现在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镜面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角,则反射光线转过了


A.20°
B.40°
C.80°
D.120°
21.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能看见驾驶员的眼睛,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________(一定/不一定/一定不)能看到小明的眼睛;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________(实/虚)像.
22.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的光路的入射角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
23.如图所示,激光液面控制仪器的原理图是:一束激光以入射角45度照射液面,承接反射光斑的PQ处用光电管接收并变成电讯号,电讯号再传输到控制系统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发现光斑在PQ处侧移了△S距离,则液面上升高度

24.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由90°减小到60°,则反射角从________变到__________。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5°,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增大____________。
25.(1)在图甲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
(2)
如图乙所示,MN为平面镜,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3)
如图丙所示是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6.如图所示,AB、CD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27.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28.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1)
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__(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____________内.
(2)
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上表),根据这组数据,他________(能/不能)得出关于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3)
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29.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
(1)
小宇让一束光贴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
A.
光沿直线传播  
B.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
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____(在/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图丙中与看到的像相符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____。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3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挡风玻璃所成的是___像(选填“实”、“虚”).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___(选填“厚度”、“透明度”).
(3)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32.小明的书桌放在南窗边,冬日的暖阳斜射在书桌玻璃台板上,在房间竖直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块规则的光斑.有一次他将一支铅笔放在玻璃圆镜正上方约?10?厘米处,墙上光斑中出现了两个黑色的阴影,小明在思考:
?(1)光斑的形成是因为________,影子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造成的.?
(2)为什么墙上有两个黑影呢?小明进行了探究,如图甲和乙所示,当笔放在玻璃圆镜上
时,两个黑影变为紧挨着.改变铅笔和玻璃圆镜的距离.发现两个黑影对称着变化移动.于是他认为两个黑影中一个是铅笔的影子,另一个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帮助分析他的猜想是否有道理?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为什么一只笔出现了两个影子呢?小明再次移动铅笔偏离镜面的正上方,结果发现影
子只剩下一个,如图丙所示.用在丁图中用光学作图来说明光斑中为什么会出现两黑影的道理:
参考答案:
CBA
CBA
ABA
CCD
DBB
CCB
CB
21.一定

22.30°
可逆
23.△S
24.0°
30°
30°
30°
28.不能
同一平面
不能
不能排除偶然性
可逆
29.B
显示光路
不在
3
30.垂直

不能排除偶然性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C
31.虚
厚度
45
靠近
C
32.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