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常见的碱(2)—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检测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常见的碱(2)—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检测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05 19:3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同步测试卷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第4节)(下)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
1.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与氢氧化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sOH溶液能与CO2反应
B. Cs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C. Cs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CsSO4
D. CsOH在水中能电离出Cs+、OH-
2.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D.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3.下列对NaOH和Ca(OH)2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①都是白色固体 ②都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③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④都能与酸发生反应 ⑤溶液通入CO2都变浑浊 ⑥与Na2CO3反应都变浑浊
A. ② B. ⑤⑥ C. ①② D. ②⑤⑥
4.用石灰浆抹墙,墙面逐渐变硬的原因是( )
A. 石灰浆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
B. 石灰浆跟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C. 石灰浆日久变成生石灰
D. 石灰浆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5.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溶液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6.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
A.Fe B.CO2
C.Fe2O3 D.NaCl
7.“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8.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在空气中久置的NaOH固体表面变潮湿
B.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
C.向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铜,溶液显红色
D.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产生
9.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象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A.生成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
10.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1.如图所示,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过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蜡烛继续燃烧,杯内液面不变
B. 火焰逐渐熄灭,杯内液面下降
C. 蜡烛燃烧更旺,杯内液面上升
D. 火焰逐渐熄灭,杯内液面上升
12.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广口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膨胀鼓起。表中的各组物质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X
Y
A
CO
Ca(OH)2溶液
B
CO2
NaOH溶液
C
HCl
Ca(OH)2溶液
D
SO2
NaOH溶液
13.画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我们认清知识间的联系。某同学在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化学性质关系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已知X是一种指示剂,则X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2)若Y是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物质,请写出氢氧化钠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内加适量石灰石和稀盐酸,经检验确定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后,将一气球紧套在瓶口,气球逐渐胀大。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注入烧瓶内并振荡,气球迅速缩小并被吸入烧瓶内。
(1)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的操作是 。
(2)气球被吸入烧瓶是由于NaOH溶液与烧瓶内气体反应。烧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15.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
(2)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溶液A。取一定量溶液A,加入少量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综上分析,溶液A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
16.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 (填物质化学式)生成。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
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无色
呈碱性的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呈碱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____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 。
17. 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中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操作二的名称是 。
(2)固体A中一定含有 。
(3)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③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__________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二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B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其实验目的是 。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一定有NaOH 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 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CBDDC 6-10 BBCCD 11-12 DA
填空题
无色酚酞试液;CO2+2NaOH===Na2CO3+H2O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充满烧瓶;小于
溶液变红色;Ba(OH)2+2HCl===BaCl2+2H2O;氯化氢、氯化镁和氯化钠
CD;Ca(OH)2+Na2CO3===CaCO3↓+2NaOH;CaCO3;氢氧化钠;呈碱性的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1) 玻璃棒 过滤
(2) 碳酸钙(CaCO3)
(3) NaOH
CaCl2+Na2CO3===2NaCl+CaCO3↓
除尽B中的Na2CO3,避免干扰NaOH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