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2.2汽化和液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2.2汽化和液化(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5 17: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汽化和液化
一、选择题
1.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3.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沸点
B.熔点
C.温度
D.凝固点
4.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C.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易)
5.生活中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应用物理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6.下列没有利用蒸发吸热这一特性的是
A.给发烧病人擦酒精
B.夏天傍晚在屋顶上洒水
C.把衣服晾在有阳光的地方晒
D.狗在热的时候不停的伸舌头
7.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浓度为
70
%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8.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9.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和寒冷冬天的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B.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C.都在内表面
D.都在外表面
10.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
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
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
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11.如图所示,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则(

A.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B.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2.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吸水性好的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下列关于简易冰箱制冷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纱布有较好的吸水性,可以增大水的蒸发面积;
②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③水蒸发时吸热,可以使食物的温度降低;
④提高水的温度,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3.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前必须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如图所示)。护目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由于护目镜与面部之间的_____遇冷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4.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热量;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15.做手术时把氯化烷(沸点:31.1℃)滴到人体内某局部(36℃左右)时,氯化烷会________吸热,使局部“冻结”,起到麻醉作用,如下表,为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
物质
液态氧
液态氮
二氧化碳
沸点/℃
-180
-196
-78.5
16.海拔两千米以上的瓦屋山森林公园享誉世界,一场夏雨过后,薄雾缭绕,茶香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薄雾”是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瓦屋人家沏清茶所用沸水的沸点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00℃。
17.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释放热量,使______(选填“上”或“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18.如图所示,拿两支相同规格的温度计,用棉花把甲温度计的玻璃泡包上,并用温度跟室温相同的水把棉花浸湿.一会后,可看到甲温度计表示的温度比乙温度计的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19.有些地方的洗手间装有一种红外线感应干手器,如图所示,当把湿手置于干手器下面时,干手器就会自动开启,吹出温度适宜且流速较快的热空气,湿手会很快被吹干.使用干手器的目的:一是提高手表面水分的_____;二是加大湿手上方空气的_____.从而加快手上水分的蒸发.
20.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_,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______.
三、综合题
21.静仪和美裕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处破裂开来,气泡里面的_____(选填“空气”或者“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美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静仪在第9分时钟撤掉酒精灯,几秒后发现水温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明显改变”),但是水继续沸腾,说明沸腾需要的条件是:_____.
22.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
(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
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_(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_(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_(选填“变大”成“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__(选填“吸热”成“放热”)造成的.
答案
1.D
2.C
3.A
4.B
5.C
6.C
7.B
8.C
9.B
10.C
11.B
12.C
13.水蒸气
液化
放出
14.吸收;液化
15.沸腾
二氧化碳
16.液化
低于
17.液化

水蒸发吸热
18.低
水蒸发吸热
19.温度
流速
20.低
蒸发

21.水蒸气
水的质量大
保持不变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2.等量
液体表面积
A
变小
吸热
试卷第6页,总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