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 语文 · 八年级(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CONTENTS 教学目录
学习目标
01
走近作者
02
艺术特色
04
专题探究
06
习题在线
07
自主阅读推荐
08
走进作品
03
阅读指导
05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学生以读为主,学习摘抄和做笔记的阅读方法。
3.学习书中人物的崇高的道德品质,锻炼自己的意志。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他只念过三年书,但十分好学,阅读了许多进步的文学作品。写作以他的革命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进行斗争并坚持文学创作。该小说一经出版,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激励了无数革命青年。
走近作者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歌颂了青年一代在斗争中献身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同时,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赞扬了在绝望中仍坚强不屈、勇敢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走进作品
内容摘要
保尔· 柯察金
(人物简介)他是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人。他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革命激情、旺盛的生命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经受住了多方面的严峻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在病榻上,他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
走进作品
主要人物
(形象特点)顽强、执着、刻苦、奋进、勇敢、奉献、宽容、诚实、坚强、不向命运屈服。
走进作品
主要人物
朱赫来
(人物简介)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他身体宽大而结实,平时不苟言笑,言语简单明了但生动易懂。他在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无私,愿意将自己的本领教给他人,不会想到做任何的保留。他对自己所走的道路十分了解,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愤怒与憎恨,不屈不挠地与剥削者做顽强的斗争。
(形象特点)沉着干练,富有组织能力,机灵能干。
走进作品
主要人物
冬妮亚
(人物简介)保尔的初恋对象,一个林务官的女儿。她纯洁、美丽动人,待人和善友好、彬彬有礼,说话的时候柔声细语,不会拘谨,让人感觉温暖而又舒适,非常容易亲近,有时又有点调皮,体现出女孩子所特有的活泼可爱。她生活安逸,喜爱恬静地读书,对待朋友友善,无拘无束,在和保尔相处的过程中,头脑中没有什么森严的家庭等级观念,为人勇敢,敢恨敢爱,敢于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出自己的爱意。她做事细致入微,真诚关心自己的朋友,不顾自己的安危无私地帮助朋友。这一切都使保尔着迷,冬
走进作品
主要人物
妮亚也深爱着这个勇敢的少年。但后来,保尔在成为一名布尔什维克后,对冬妮亚的一些小资行为感到不满,决定与她分手。后来冬妮亚嫁给了一位铁路工程师。
(形象特点)纯洁、美丽、和善、活泼可爱,真诚帮助朋友,有同情心,向往安逸生活。
走进作品
主要人物
丽达
(人物简介)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保尔真正深爱的对象,在工作上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形象特点)意志坚定,美丽善良,对工作积极认真,干练而勇敢,爱憎分明。
走进作品
主要人物
1. 小说生动地再现了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联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考验中艰难成长的历程。
2. 作品展现了青年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在和平建设时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热情。
3. 小说的书名形象地体现了革命青年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不可摧的力量是在千锤百炼的考验中铸就的。革命的火焰与无产阶级钢铁般的组织性、原则性铸就了共产主义的战士。
走进作品
思想主旨
艺术特色
保尔·柯察金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榻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重重困难,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
1
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返回
艺术特色
作者通过描写保尔·柯察金怎样对待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以及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问题的态度,把保尔·柯察金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丰满生动,光彩照人。结构紧凑自然。
2
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开情节,结构紧凑自然。
我们在阅读名著,特别是长篇小说的时候,阅读方法尤其重要。一种好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通晓文章大意,而且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名著内在的东西,挖掘深层次的意义。下面推荐几种阅读方法。
阅读指导
返回
阅读指导
圈点批注是我国传统的有效的读书方法。它可以促使我们在读书时深入思考,帮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自主了解文本,提高我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
初读时,圈点的重点应是需要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
再读时,批注的重点应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问题。
三读时,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和作批注、写感悟。
1
在书中直接圈点批注
阅读指导
摘抄,就是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摘抄的内容可以是原作的典故、警句、精彩片段等,一般要根据学习、借鉴的意图来选择。比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可以摘抄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片段、启迪思想的名言警句、写作技巧运用精彩的语段;为了分析评价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可以摘抄描写他言谈、举止、心理的片段以及各种人物对他的评价。
2
摘抄
阅读指导
做笔记,主要有写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写提要,就是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或要点。所写的提要,可以是语意连贯的成段文字,可以是按层次和要点罗列的提纲,还可以是能够体现作品结构思路的图表。写心得,则是记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体验、感想,如自己对于作品的内容(人物、情节、情感、思想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行文风格、艺术特色等)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自己在阅读中生发的新认识、新观点。可以针对作品整体发表感想,也可以只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点进行发挥和评论。
3
做笔记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这就如同钢铁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历练与考验,坎坷与起伏,锻造了保尔·柯察金的信念和意志。梳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列出提纲,给这位主人公写一个小传。
专题探究
返回
专题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
保尔·柯察金小传
保尔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家中全靠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因为保尔是穷人家的孩子,神父便瞧不起他,时常不公平地对待他,保尔因此十分痛恨神父。后来,保尔因往神父家做蛋糕用的面团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佩托夫卡镇也遭到了外国武装的干涉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红军解放了谢佩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
专题探究
探究示例
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他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给他许多革命知识。这些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不仅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投身于建设国家的工作。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了床榻上。但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重重困难,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
专题探究
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然而写成的手稿在邮寄时不幸丢失,保尔一度灰心丧气,而后他又振作精神,自己口述,找人代录。最终他的《暴风雨所诞生的》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专题探究
保尔·柯察金具有顽强的毅力、永不言败的精神,他在重重磨砺下无所畏惧,意志如同钢铁般坚强。然而除此之外,他还有温情的一面,比如书中写到的亲情、恋情、友情等。阅读的过程中,摘录一些能够体现保尔·柯察金性格不同侧面的句子和段落,结合这些具体描写,对主人公丰满的艺术形象做出分析。
专题探究
专题二: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分析
如书中有这样的故事情节:“冬妮亚好奇地听着。保尔已经不再感到拘束了,他像对待老朋友一样,把哥哥没有回家的事也对冬妮亚讲了。他们亲切而又热烈地交谈着。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在草地上已经坐了好几个小时。最后,保尔突然想起他还有事,立刻跳了起来。”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保尔在与冬妮亚交谈时的情景,表现了保尔无拘无束、渴望与异性朋友交往的温情的一面。
专题探究
探究示例
有人认为,文学要有所担当,“红色经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路标,其厚重感与担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生命力。你怎么看待“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这部具有年代感的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留意自己的感受,看看其中哪些段落让你读来觉得困惑,哪些段落依然新鲜刺激,哪些段落令你深受触动。详细记录这些心得体会,整理成读书笔记,并与同学探究“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专题探究
专题三:“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被封存的历史。可以说,“红色经典”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直至现在,“红色经典”还在被不断阅读,同时,它也成为当下文艺创作的一种资源,被反复改编、重拍。
“红色经典”所宣扬的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执着、对光明的向往,以及革命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等崇高品质,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并发扬光大。
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
专题探究
探究示例
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这种与命运抗争、永不放弃的精神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
书中有一段非常精彩而又经典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无论何时都不过时。这便是我们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原因,也是我们读“红色经典”的原因。
专题探究
虽然革命年代已经过去,时代已变,但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类“红色经典”所宣扬的精神和体现的正能量仍然闪耀着光芒,对今天的我们仍有鼓舞作用,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品读,值得我们学习。
专题探究
阅读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精彩片段,回答问题。
习题在线
返回
保尔缓缓摘下军帽。哀思,深沉的哀思充满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赶快生活。
保尔怀着这样的幽思,离开了烈士公墓。
习题在线
(1)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充分表达了保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
(2)文中的“哀思”和“幽思”含义有什么不同?
(3)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设问
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哀思”是保尔刚来到公墓时,思念自己的战友,内心很哀伤。
“幽思”是他在公墓前经过一番思考,除了哀伤,还有坚定的信念。
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做对他人有好处的人,生活才更有意义。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当代作家。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路遥凭借《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19年9月25日,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自主阅读推荐
返回
路遥《平凡的世界》
作者简介
自主阅读推荐
内容摘要
该书以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在作品中,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部小说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抒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自主阅读推荐
主要人物
孙少平
积极进取、敢于拼搏,奋斗精神的代表。无论是吃着高粱面馍、喝着剩菜汤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后的打工生活,孙少平身上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而生活考验的不断加剧和知识视野的不断拓展,也造就了孙少平保尔般的工作热情和圣徒般的道德修养。面对歧视他忍辱负重;看到不平他挺身而出;关键时刻他不计前嫌……自身物质的穷困,完全没有成为他道德修养的束缚,反倒映衬出他人格的完善。
自主阅读推荐
主要人物
孙少安
孙少平的哥哥,是奋斗精神的另一个代表。与孙少平追求飞扬的生活不同,他的沉稳和精明都是内敛的。长子的家庭责任和过早地承担世事,使得孙少安难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缚,变成了农村变革的先觉者。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与黑暗进行不屈的斗争。1915年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自主阅读推荐
罗曼·罗兰《名人传》
作者简介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这本传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记录主人公生平的作品,而是用饱含激情且优美的语言着重描述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精神和甘愿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自主阅读推荐
内容摘要
贝多芬
他出身于德国一个贫寒的家庭,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17岁丧母,后来又经历了双耳失聪、被爱人抛弃的双重折磨。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中,他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和杰出的音乐才能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他的音乐受到欢迎,他的痛苦却无人问津,最终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性格特征:勇于和命运抗战;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叛逆,敢于向权威挑战;热爱音乐,有杰出的音乐才能。
自主阅读推荐
主要人物
米开朗琪罗
他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6岁时就去世了。13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伊奥的画室。之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后来,他一直受教皇的差遣。1527年米他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旋涡。1564年2月12日,他站了一整天进行创作,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离开了人世。
性格特征:孝顺,有极强的家庭荣誉感;猜疑,孤独。
自主阅读推荐
主要人物
列夫·托尔斯泰
他家是名门贵族,1岁多丧母,9岁丧父。1847年退学,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终止。1860—1861年,出国考察欧洲教育。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他苦恼的是: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82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病死在一个小火车站。
性格特征:执着追求真理;真诚,善良,博爱;同情劳动人民。
自主阅读推荐
主要人物
同步到中考,基础到培优,名师一帮到底
分层训练,多重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