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2课时,共19+23张PPT)+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2课时,共19+23张PPT)+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6 16:46:34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统编版
·
语文
·
八年级(下)
第1课时
课外古诗词诵读
1.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的主旨。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美、音韵美。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本诗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式微,意思是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本诗出自《诗经·邶风》。邶风,邶地的民歌。邶,今河南淇县北部一带。
创作背景
助学资料
式微式微,胡①不归?
微②君③之故,胡为乎中露④?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⑤,胡为乎泥中?
诗歌赏析


①胡:何,为什么。
②微:(如果)不是。
③君:君主。
④中露:露中,在露水中。
⑤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
诗歌赏析
字词解释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你们,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
诗歌赏析
诗歌翻译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一、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答案的设问。劳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以正言直述,则语意平淡。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
诗歌赏析
诗歌品析
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歌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二、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
全诗句句用韵,故而全诗节奏短促紧凑,情调急迫,充分表达了劳役者的苦痛心情。
诗歌赏析


本诗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子衿,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本诗出自《诗经·郑风》。郑,今河南新郑一带。
创作背景
助学资料
诗歌赏析
青青子衿,悠悠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②不嗣③音?
青青子佩④,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⑤,在城阙⑥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歌赏析
①悠悠:深思的样子。
②宁:岂,难道。
③嗣:接续,继续。
④佩:指佩玉的带子。
⑤挑兮达兮: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
⑥城阙:城门两边的楼台。
字词解释
诗歌赏析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去找你,难道你也不传音信给我?
青青的是你的带子,悠悠的是我的情思。
纵然我不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找我?
独自徘徊张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好像三个月那样长!
诗歌翻译
诗歌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却如在眼前。她思念恋人,陷入痴迷状态。那青绿色的衣襟,让她着迷;那青绿色的绶带,让她沉醉。可是不知为什么,他没有来。约会不遇,失落之情,惆怅之意,不可遏止。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
诗歌品析
诗歌赏析
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反问。只有爱如烈火,思如涌潮,才会有这样的嗔怪和责备。然而,她到底还是无可奈何,只好一个人徘徊城头,抒发她那“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慨。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如今仍能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一、下列对《式微》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B.
这首诗用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是一首劳役者的悲
歌。
C.
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在泥地里劳作,将劳动人民
的勤劳表现得淋漓尽致。
D.
诗歌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紧接着交代原因,上下两章
变换两处文字,在巧妙的变换中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跟踪检测
C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不是表现劳动人民的勤劳的。
二、下列对《子衿》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刻画出女主人公急盼之中的矜持之态,
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娇嗔之情。
B.
诗中表现女主人公的动作行为仅用“挑”和“达”二字,主要笔墨
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
C.
全诗三章,采用顺叙手法,让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
状如在眼前。
D.“挑兮达兮,在城阙兮”,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
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跟踪检测
C
应为“采用倒叙手法”,
先写了等待时的焦急心情
,
然后写在哪里等待和这样焦急的原因。
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
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
,
从而将女主人公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跟踪检测(共23张PPT)
统编版
·
语文
·
八年级(下)
第2课时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的主旨。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美、音韵美。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暗讽豪门世族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助学资料
作者介绍
本诗选自《王子安集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今四川崇州。杜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王勃赠送给杜少府这首诗。
创作背景
助学资料
诗歌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①,风烟望五津②。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③,儿女④共沾巾⑤。
诗歌赏析
①城阙辅三秦:意思是三秦辅卫着长安。城阙,指长安。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
②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代指蜀州。
③歧路:岔路口。
④儿女: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⑤沾巾:泪沾手巾,指挥泪告别。
字词解释
诗歌赏析
三秦辅卫着长安,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
和你离别心中有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身边。
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不要像小儿女那样悲伤地泪沾手巾。
诗歌翻译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一洗往昔送别诗离别的低沉凄苦,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首联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大地所“辅”。用“辅”字突出了雄泽阔大的气势。用“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暗寓了惜别的意思。
诗歌品析
诗歌赏析
颔联,诗人与友人同病相怜,两人情感共鸣,诗人劝慰友人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颈联蕴含着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空间的哲理,表现出诗人乐观旷达的态度、与友人深厚的友谊。
尾联慰勉友人不要为离别泪沾手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
“歧路”与送别相呼应。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之情,体现出诗人高远旷达的志趣。
诗歌赏析
主旨点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其诗清淡,擅长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
助学资料
作者介绍
本诗选自《孟浩然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丞相,指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为相。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创作背景
助学资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①混太清②。
气蒸云梦泽③,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④,端居耻圣明⑤。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⑥。
诗歌赏析
①涵虚:指水映天空。涵,包含。虚,天空。
②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湖北面。
④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济,渡。
⑤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⑥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诗歌赏析
字词解释
八月洞庭湖湖水暴涨几乎与岸平,水映天空,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坐看垂钓之人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诗歌赏析
诗歌翻译
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面开阔,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湖山相映,浑然一体,美丽极了。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瀚的湖面上,水汽蒸腾,涛声轰鸣,使坐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描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同时也衬托出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诗歌赏析
诗歌品析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正式向张九龄表白心事,表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隐居并非本愿,还是向往出仕求官的,只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接着,诗人向张九龄发出呼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匠心独运。
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表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投赠诗。诗人借观洞庭湖之感,委婉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表达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暗喻自己正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诗歌赏析
主旨点睛
一、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
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明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
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
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跟踪检测
B
这两句是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
二、下列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
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
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
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
十分委婉、含蓄。
跟踪检测
C
欲渡无舟、欲钓无器,是在申明“渴望帮助”,即张九龄的引荐。
三、试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原因。
示例: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一改送别诗离愁别恨、伤感低沉的传统情调,写得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故成为千古名句。
跟踪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