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55001164590000班级:
姓名:
14.《荷塘月色》
素养目标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文学研究会成员。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后又从事散文创作。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其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二、背景介绍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二一”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三、资料链接
季羡林“三辞”桂冠
96岁高龄时,季羡林在《病榻杂记》一书中提出“三辞”,辞去外界“加”给他的三项荣誉。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一辞“国学大师”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二辞“学界泰斗”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三辞“国宝”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国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
感悟 “三辞”,辞出了学识修养,辞出了人生境界。他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的信念,默默无闻。他从未渴望自己是聚光灯的焦点,他秉持自己的坚定,活出了谦逊的一生。
适用范围 1.进与退 2.淡泊 3.谦逊 4.名与利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 蓊蓊郁郁( ) ② 敛裾( ) ③ 鹢首徐回( )
④ 妖童媛女( ) ⑤ 脉脉含情( ) ⑥ 橹櫂( )
⑦ 霎时( ) ⑧ 袅娜( ) ⑨ 煤屑( )
① wěnɡ wěnɡ ② jū ③ yì ④ yuàn ⑤ mò mò ⑥ zhào ⑦ shà ⑧ niǎo ⑨ xiè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 ②
③ ④
① 惦记、掂量、踮脚 ② 河塘、搪塞、糖果
③ 点缀、辍学、啜泣、忧心惙惙 ④嬉戏、嘻哈、熹微、福禧
3.近义词辨析
① 风流·风韵
② 幽僻·偏僻
③ 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① “风流”指a.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b.有才学而不拘礼法;c.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d.轻浮放荡。“风韵”指a.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b.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② “幽僻”指昏暗而偏僻。如:幽僻的山谷。“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如:偏僻的山区。
③ 二者都形容姿态美好。不同点是:“亭亭玉立”形容女子修长的身材,也形容花木挺拔秀丽。“婀娜多姿”只形容轻盈柔美的姿态。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朗读感知——发现美
1.齐声朗读,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荷塘是月色笼罩弥漫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周围的月色,二者显然有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之妙。(月下荷塘图和塘上月色图)
2.自由朗读,感受画面
美文不厌百回读,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
3.视频朗读,美点寻踪
走进文本——欣赏美
(一)画面美: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 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 荷叶——轻柔舒展
荷花——洁白无瑕
荷香——时有时无
荷水——柔情脉脉
(二)语言美: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出荷塘的美景的呢?找到这些句子,说说它们的好处。(微课视频)
明确:[比喻]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拟人]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通感]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三)情感美: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一幅柔和静美的月下荷塘,那么它承载着作者怎样的情思呢?
十九世纪瑞士哲学家阿米尔曾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有过类似的阐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写景、抒情是不可分割的。
[提示]:知人论世: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前进的方向。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淡淡的喜悦。(情景交融)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识荷花,记名句
芙蓉 《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为夫容。”李时珍《本草纲目》:“芙蓉,敷布容艳之意。”
芙蕖 《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绿波。”
水宫仙子 因莲生水中,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名。宋张耒《鸡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轻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潜波踏明镜。”
藕花 宋陆游《同何元立赏荷花追忆镜湖旧游》:“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
草芙蓉 《广群芳谱》:“荷花:芙蕖花,一名水芙蓉。”注云:“杜诗注云:产于陆者曰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水华 “华”古通“花”。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莲花”释名:“芙蓉、芙蕖、水华。”
水芝 鉴湖女侠秋瑾《独对次清明韵》诗:“喜散奁资夸任侠,好吟词赋作书痴。浊流纵处身原洁,合把前生拟水芝。”
泽芝 《类聚》引晋郭璞《尔雅图赞·芙蓉赞》云:“芙蓉丽草,一曰泽芝,……”刘宋鲍照《芙蓉赋》:“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传统文化
每个人都渴求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渴求用大自然中的某一物来安慰自己的心灵,于是,屈原选择了香草,陶渊明选择了菊花,苏东坡选择了赤壁山水,,而朱自清则选择了最能引发共鸣的“月与荷”的清明世界。
“月”与“荷”的文化意象
“月”“荷”不仅仅是一个审美意象,同时更是一个传统文化意象。在古诗中,“月”作为意象,承载了太多的内容,其中之一便是高洁的品格。
因为月亮具有皎洁、纯净、冰清玉洁的特点,诗人们便常借此象征人的高洁品质。如屈原的“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涉江》),表明了他坚守节操的信念如天地一样长久,高洁的品质如日月一般永远散发着光辉;阮籍的“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通过写月之明、风之清来衬托自己的高洁不群;李白的“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借月写人清静淡泊的高远情怀和孤高出尘的高洁心灵。
同样,“荷”在传统文化中也寄寓了高洁之意。如屈原《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态之美,象征高洁的品质,以此突出自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生态度;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名句,从中均可以看出,荷花不仅可以养心,更可以养志,早已成为了人格高洁的象征。
朱自清恰恰选用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最喜欢也最欣赏的“月”“荷”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之志,这正是在个性化的审美基础上,融入了深深的民族情结。
“上月下水”的澄明之境
除了“月”和“荷”,其实在文章中还有那“脉脉的流水”。虽然全文当中没有对“水”过多地着墨,但正是这“上月下水”的世界为朱自清搭建起了一处精神避难所。
陈孝全先生在《朱自清传》中详细介绍了《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1927年春夏之际,朱自清携妻子和两个孩子住在清华园西院;2月,上海工人群众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3月,上海80万工人发动了大罢工;4月,蒋介石发动了武装反革命政变。
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面对白色恐怖,他想为自己寻求一条出路,作为1927年那个时期的朱自清,他还是一个纯粹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以他既不愿意投入国民党的怀抱,又不可能走上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只能无奈地走上一条安身自保、洁身自好的中间道路。于是,他选择了“学术、文学、艺术”这些“足以消灭精力的场所”。
在清华园的荷塘月色里,他沉浸在这上有月(月光、月色)下有水(荷叶、荷花)的世界里,这份皎洁、这份清辉、这份晶莹、这份灵动正是安慰朱自清的一剂良药,使得他在当时的万般痛苦中还能够拥有一份“淡淡的喜悦”。
其实,这种上有月下有水的境界,是一个曾经被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痴迷、吟咏并努力营造的艺术境界;而且,当无数的文人遭遇到人生不能解之痛时,都会遁入这“上月下水”的精神避难所中。
如公元744年,李白受朝中权贵排挤出京,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中“一夜飞度”“湖月照影”,正是通过畅游这至清至莹的“上月下水”的世界来消解内心的失意痛苦。
诸如李白这样,在失意之时自我遁入这“上月下水”的澄明之境来寻求长久慰藉的古人很多,他们均把在现实世界里不能实现的理想寄予在这最广阔的世界、最澄明的意境里,他们共同借助这种意境来洗涤心灵、排解郁闷。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营造的“月光”“流水”之境就是中国古代诸多诗文中反复出现的澄明境界,可以说,朱自清是他们的一个继承者。
读罢文章,我们会发现朱自清对于荷塘月色的喜爱,是真正发自心灵最深处的。在那月色下,在那荷塘里,存放着一个知识分子最深沉的情感寄托,更珍藏着一个文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抹不掉的血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