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生物 6.1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上生物 6.1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06 10:1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时候,人们一直以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它那粗壮的树干和枝叶的生长完全是因为吸收“土壤汁”的营养。事情果然是如此吗?
a
b
c
材料一
阅读P89“材料一”
小组合作:
1、描述实验的过程。
2、柳树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3、海尔蒙特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主要来自哪?
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a
b
c
土壤100千克
柳树2.5千克
5年后
只浇水
约99.9千克
约 82.5千克
1.1648 比利时:范 · 海尔蒙特实验

-0.1kg
99.9kg
100kg
土壤
82.5kg
2.5kg
柳树
改变量
五年后
栽种时
3.海尔蒙特柳树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哪?
2.柳树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80kg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水,而不是土壤。
2.18世纪,普利斯特莱实验
一段时间后
蜡烛燃烧
老鼠呼吸

一段时间后

需要氧气
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一
实验二
一段时间后
植物生长需要二氧化碳
一段时间后
植物可以改变空气的组成
实验三


一段时间后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和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1771 英国:普利斯特莱
C
D
B
A
当有的人重复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时,有的成功,有的总是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3、1779 荷兰:扬·英根豪斯
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氧气。
实验结论:
A B
产生氧气
不产生氧气
4、1880 德国:恩吉尔曼
实验材料:水绵、好氧细菌等。
讨论
②恩吉尔曼选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实验材料有什么优点?
水绵叶绿体呈带状, 大而明显,便于观察;
选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水绵细胞中释放氧气的部位。
①好氧细菌容易聚集在氧气多的部位,由此实验可得出光合作用场所在哪里?
光合作用场所在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氧气
叶绿体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叶绿体
有机物
普利斯特莱
范.海尔蒙特
今天的发现之旅,带给了你什么?
光合作用的意义
CO2
O2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绿色植物都能够通过光合作用积累
有机物
延伸探究:A瓶中装有水、水草、小鱼
B瓶中装有水、水草, A、B两瓶同时放在光下
探究问题: 哪一个装置中的水草生活得时间长一些呢?
1、海尔蒙特从柳树栽培实验中得到启发,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无机盐
B
2、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说明( )
A、光合作用可能在叶绿体中进行
B、氧气是由叶绿体产生的
C、光合作用可以放出氧气
D、光合作用需要光
C
水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