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1光的折射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1光的折射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5 20:1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一光的折射练习题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现若使A处激光手电筒的激光照在白色鹅卵石上,则激光束应对着
A.
B点
B.
B点的上方
C.
B点的下方
D.
都可以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B.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C.
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先闪电,后打雷
D.
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能看到它,这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相矛盾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
C.
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
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
D.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的多次反射
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OP是其中的一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线OP的光路图是
A.
B.
C.
D.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立竿见影”现象的成因相同的是
A.
雨后彩虹
B.
水中倒影
C.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D.
海市蜃楼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如图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面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A.
B.
C.
D.
二、填空题
下面列出一些物理现象:水中的倒影;小孔成像;影子;海市蜃楼;放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偏折。其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的是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的是______。
“篝火”属于______选填“人造”或“天然”光源;在篝火的照射下我们看到了周围的物体,这属于光的______现象;透过篝火上方的空气观察到对面的景物在“摇晃”,这是光的______导致的。
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西溪河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的______形成的虚像,而水中的“云”则是光的_______形成的虚像.
为了捉到一条鱼,某渔夫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
现象.渔夫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_
一些选填“深”或“浅”.
在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关于海市蜃楼的记载,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
形成的;光污染中的白亮污染是由光的______
形成的.
三、作图题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时,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
反射角
折射角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现象;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是否存在不足做出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答:______。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
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
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
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图甲所示,则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cm。
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理由是:______
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______。
某小组实验时,每次都从灯泡a的正上方观察,测得灯泡a到水面距离u和灯泡a的像到水面距离v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v与u成______选填“正比”、“反比”。
30
60
90
120
180
23
45
67
90
135
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1,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i
折射角r
反射能量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当入射角______时,反射能量达到,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由表格数据可知:图2中图线______选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其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鹅卵石的虚像,鹅卵石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鹅卵石上了。如图所示:
故选:A。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光路会发生改变,所以看到水中的鹅卵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从鹅卵石上反射的光线会进入眼睛,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所以A处的手电发出的光会照射到B点的鹅卵石上。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使用平面镜是为了让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作图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先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交于一点,为入射点;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正好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所以第二步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
由于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第三步作出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故选:B。
先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交于一点,为入射点,然后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根据法线和镜面之间的关系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本题用到法线的双重作用:一是反、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二是过入射点镜面的垂线。
3.【答案】B
【解析】略
4.【答案】B
【解析】解: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向法线;由于一部分入射光线被反射,所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弱,故B正确;
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这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后才能得到白光;而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不可以得到白光,故C错误;
D、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此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折射、光的三原色和红外线,内容较多,要注意分析。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中的平面镜成像和光的折射中的光的色散进行解答。
【解答】
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应用了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空气中物体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即平面镜成像,这是一种典型的镜面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三棱镜分解白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区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物体的颜色、声音的反射现象,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在平时学习中练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
【解答】
A、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故A正确;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游鱼细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因为桃花能反射红光,所以会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故C正确;
D、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现象;“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声音的多次反射,故D正确。
故选:B。
7.【答案】B
【解析】解:
由题知,OP是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的一条反射光线,所以入射光线应在法线右侧的水中,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也相等均为;
折射光线应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由以上分析可知,B图正确。
A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
C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C错误;
D图中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图像识别,同时考查了反射角、入射角、折射角的概念,难度不大;关键是熟记这些基本规律即可。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
“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林荫树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立竿见影”形成原因相同,故C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解析】解:
A、潭清疑水浅的形成原因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
B、“云在水中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手影游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同一种介质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也分居法线两侧;在不同种介质中;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此类问题,要深刻理解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光线的方向、位置和角度的大小。
【解答】
A.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了,故A不正确;
B.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故B正确;
C.图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C不正确;
D.图中入射角大于反射角,故D不正确。?
故选B。
11.【答案】?
?
【解析】解:水中的倒影,“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列举的事例或现象比较全面,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12.【答案】人造?
反射?
折射
【解析】解:篝火是人们点燃的火堆,能够发光,因此是人造光源;篝火周围的物体可以反射篝火发出的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就可以看到物体;篝火上方空气受热变得不均匀,光透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使人看到对面的景物在“摇晃”。
故答案是:人造;反射;折射。
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一种是天然光源,一种是人造光源;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射入人眼;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该题考查了光现象的基本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比如海市蜃楼。
13.【答案】折射;反射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现象,都属于物理基础知识的应用。
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原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从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所以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水中的“云”则是光通过水面成虚像。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14.【答案】折射;浅
【解析】解: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眼睛,而眼睛是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这实际上看到的是偏高的鱼的虚像.
故答案为:折射;浅.
看到的鱼在水中,光是从水中折射入空气中进入了渔夫的眼睛,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逆着光看去,好像是从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来的,比实际位置偏高.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及应用,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眼睛看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5.【答案】折射;反射
【解析】解: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太阳光射到上面时,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会造成光污染.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判断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产生的现象是折射.
16.【答案】解:连接眼睛处的E点与点A,EA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OE就是折射光线,连接BO,BO就是入射光线,即可完成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B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解析】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潜水员在水下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到路灯的像会比路灯本身偏高一点,所以A是路灯的虚像点,B是路灯的发光点。据此作图。
作图时注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用实线画,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画,另外光线箭头很容易画错。
17.【答案】折射和反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存在不足;应换用其它透明介质再做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解析】解: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评价: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折射和反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存在不足;应换用其它透明介质再做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多次测量是为了获取多组数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此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及归纳法的应用,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18.【答案】?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灯泡a的深度?
正比
【解析】解:根据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
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并且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
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像距;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用直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v与u成正比。
故答案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灯泡a的深度;正比。
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灯泡b离水面的距离,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称为像距;
先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然后用直线和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并根据图象得出结论。
本题综合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利用描点法作图,以及根据图象得出各量之间的关键等,涉及的内容较多,但难度不大。
19.【答案】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
增大
?
?
a
?
小于
?
不能
?
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
【解析】解: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当入射角达到时,反射能量达到,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而图b中,当入射角等于时,反射角也等于,a图象中的折射角始终大于入射角,因此图a反映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小于;不能;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能量和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入射角为时,折射光线消失了,反射能量达到。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假设发生全反射,折射角等于,那入射角必大于,不符合实际。
此题通过实验效果图一步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得出全反射的条件及结论,是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道好题。
第2页,共16页
第1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