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4平面镜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4平面镜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5 21: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平面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图片展示学生交流,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现象。
(3)通过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要素中的:猜想、实验操作、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2)会用平板玻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方法,会运用成像特点,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实验活动过程中各步骤的正确认识和实施如何通过“显像”的方法来判断虚实像
教学准备
魔术箱一只、平面镜、玻璃板、夹子、棋子、白纸、直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实验:“浇不灭的蜡烛”把一块玻璃直立在桌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水面的高度要高于蜡烛的高度),玻璃杯、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在水中燃烧。教师:它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面镜子,同学们也有一面小镜子,大家可以拿起来观察一下,你注意到它的表面怎么样?学生:表面是光滑的;表面是平的。我们把这种表面是平的镜子称为平面镜。物体在平面镜中的样子称为“像”。板书课题:§3—4平面镜
师生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平面镜?2、展示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可以看成平面镜吗?
观看表演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学生照镜子,猜想: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关系①像的镜前、镜后还是镜上?②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③像与物离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对猜想进行交流出示实验器材:透明的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一对,代替棋子)、白纸、刻度尺等。设计实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实验与记录”的中的第1-5步回答相关问题:问题1.怎样确定像的位置?不用透明玻璃板而用平面镜可以吗?第二根蜡烛的作用问题2.怎样确定像的大小?第二根蜡烛与第一根不一样,行吗?问题3.如何确定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实验步骤:(1)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一张白纸上,并准备两个相同的物体以及刻度尺、铅笔等。
(2)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到镜后,使它与棋子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时棋子B的位置就是棋子A的像的位置。
(3)观察并比较棋子A的像与棋子B的大小。
(4)用铅笔在纸上画出平面镜以及棋子A、B的位置,并画出两棋子的连线。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个棋子到镜面的距离。
(5)改变棋子A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学生进行实验汇报交流实验结果:①物与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如何?
③距离变化时,像的大小变没变?
④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教师介绍虚像和实像的概念,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是如何判断的?得出结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总结平面镜成像规律:①平面镜所成的像
(能/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
(实/虚)像。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不相等)。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不垂直)。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相等/不相等)。四.应用1、图片欣赏:大自然的对称之美、苏州园林——网师园、动物也爱照镜子2、浇不灭蜡烛现象解释3、魔术箱原理简单解释魔术表演,课后自制一只魔术箱
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并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再实验总结得出结论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1、在距离平面镜8cm处点燃一支蜡烛,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
cm,若将蜡烛向后移动8cm,则像和物之间的距离为
cm。2、某人从远处走近一穿衣镜,他在镜中的像以及人和像间的距离将(

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C、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
D、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在此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的关系。?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关系。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是?___像。?
练习
五、板书设计1、平面镜2、平面镜成像规律
教后记本节课的欠妥之处如下:
1、对基础差的学生关注不够,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可是由于在课堂上需要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另外在课堂上时间有限也是一个原因,如果是小班制授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2、对于错误的处理方法需要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