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必修2
东莞市光明中学 郑修海
zhengxiuhai@ qq:1445628198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二、基因工程步骤:剪切→ 拼接→ 导入→ 表达
三、基因操作的工具:
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部位:磷酸二酯键)
基因的运载工具——运载体:
能复制,有多个切点,有标记基因。
常用的运载体主要有:
质粒(最常用)、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最常用的质粒是大肠杆菌的质粒
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离出质粒并用限制酶进行切割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主要内容 :
①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 。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请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长颈鹿脖子为什么那么长?
一是“用进废退”
二是“获得性遗传”
2、历史意义 :
(1)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进化理论的学者。
(2)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1)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大多来自主观臆测。
(2)拉马克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
3、不足 :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发展
1.主要内容
(方式、外因、动力)
(内因、材料)
(结果)
自然选择(方向)
原始 微小有利变异积累 新
物种 成显著的有利变异 物种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有限资源
自然选择学说: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是生物进化论的中心内容。
生物的繁殖能力总是大大地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
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的现象。
生物的变异有的是有利于生存的,有的是不利于生存的。变异可以遗传。
经生存斗争,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推论1
推论2
推论3
现代长颈鹿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遗传变异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
现代长颈鹿
个体差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请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脖子为什么那么长?
2.概念
在 中,适者生存、 的过程。
科学地解释了 的原因,以及生物的 性和 性。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生存斗争
不适者被淘汰
生物进化
多样
适应
3.意义
4.局限性
(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
(3)强调物种的形成是渐变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几个结论
①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选择材料——
由变异提供
内在因素——
遗传和变异
进化方向——
进化动力——
生存斗争
由自然选择决定
性状水平
基因(分子)水平
以生物个体为单位
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形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表现型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
基因型
基因
自然选择的间接对象——
自然选择的根本对象——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
项目
地区 白色蛾 黑化蛾
释放数 回收数 回收率 释放数 回收数 回收率
污染区 64 16 25.0% 154 82 53.2%
非污染区 393 54 13.7% 406 19 4.7%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然选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②表中两组数据________大于________、_______大于______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
(2)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请根据上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3.2%
25.0%
13.7%
4.7%
(2)①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2浓度逐年降低。
②由于SO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地衣对SO2敏感,因此SO2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生长。
③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