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音九上 2.1猎人合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初音九上 2.1猎人合唱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06 10: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曲《猎人合唱》
授课年级:九年级
【教材分析】
《猎人合唱》是人音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此曲是德国作曲家韦伯的著名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男声合唱曲。?《猎人合唱》的歌词,翻译版本颇多。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在内容上却是很一致的。
本课主要体现了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贯穿了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本课课程设计思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为主体。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手段,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
这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级中的第三个学段(7—9年级)。这一阶段,学生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猎人合唱》充分地表现了猎人们坚毅勇敢、勤于劳作的豪爽性格,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从音乐上看,歌曲的节奏生动、活泼,歌曲的旋律流畅、奔放,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音乐风格。 具体地说,这首合唱曲为E大调(原曲为D大调),2/4拍,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写成
A段的旋律流畅而豪放。它生动地描绘了猎人的飒爽英姿及森林狩猎的意境。
B段词带有叙事性,其旋律前半部分节奏性较强,采用了同音重复及跳进的音程,音乐很富有弹性,给人以坚毅、稳健的感受;其后半部分的节奏略显密集,又多用级进音程,音乐显得流畅而乐观。
C段则完全使用了衬词,旋律多采用分解和弦音,其节奏含有马匹奔跑的节奏特点,因而给人以猎人骑马歌唱的印象。从这段音乐上看,显得粗犷、豪
【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的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又具备敏感细腻的心理特征。他们喜欢美的旋律、追求崇尚美的感受,渴望体验美的真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非常偏重,更重于唱歌,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每一个思考都在他们的基础知识之上,并循序渐进。
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教学环节,找到突破点、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c段中的练习“哈哈哈哈”学生既练习了发声又感受了此段的情绪)。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发挥了想象力,唱出马匹奔跑的情景等。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听、唱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合唱歌曲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作,施展他们的表演欲望。
【教学重点】
完整学唱《猎人合唱》。学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能表现歌曲欢乐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通过歌曲分析处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聆听法、对比分析法 、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聆听,发声。
和声游戏
师:在开始今天的音乐旅途前,老师邀请两位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唱出一个单音,请XX同学、XX同学在此音高基础上分别往上叠加一个单音,(学生任意选择音高,)其他同学请用一个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参与,师生合作
学生说感受
2、发声练习
师:请所有同学打开口腔,轻声的唱出这美妙的和声吧!单数组唱第二个音高,双数组则唱第三个音高。
师生练习
师:多么美妙的歌声呀!咱们再来一条练习!
设计意图: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视唱能力,本条二声部发声训练,目的一是通过增加简单的旋律,丰富了音响效果,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和声的魅力;其次是,本二声部旋律来自于歌曲中,为之后的学唱做好准备。
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和声,让你们联想到什么?
生回答
师:在上节课,咱们将德国作曲家韦伯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进行了鉴赏学习,同时将歌剧选曲《猎人合唱》进行了单声部旋律学唱。今天,我们将学习合唱这首歌曲。请将书翻到12页。接下来,老师将歌曲弹唱一遍,请同学们想一想,歌曲分为几部分?
教师弹唱,学生回答
师总结:总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可分为前半段与后半段。为了更细致的学习歌曲,可将其分为三段:A段(1至16小节)B段(17至32小节)C段(33至58小节)
二:学唱歌曲
A段
师:同学们,你看,朝霞映红了天空,猎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狩猎旅程!让我们随着猎人的脚步,体验猎人的一天吧!
学习步骤
挥拍视唱A段。
结合P20页第一大题,再次自主学唱A段。
教师引导,感受歌曲情绪。
师:good!我们看一看猎人的脚步化成图是怎样的(旋律线)请同学们结合旋律和歌词,想一想,这一段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或者说你认为这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旋律走向向上,给人一种开阔,豪迈的感觉。
师:那么,猎人都有哪些性格特点呢?
生:自信,勇敢,坚定。
师总结:那么,请同学们用自信勇敢坚定的声音将本段演唱出开阔、豪迈的情绪!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带动自己表现出强拍。
师弹生唱
B段
师:多么勇敢的一群小猎人呀!真棒!此刻猎人们穿过森林,越过平原,猎人开始狩猎了!
学习步骤
1、同学们随着琴声视唱B段。
2、结合P20页第一大题,再次自主学唱B段。
3、教师引导,感受歌曲情绪。
师:咱们再看看猎人们狩猎的脚步(旋律线)请同学们结合旋律歌词,体会这后半段的情绪。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节奏性强,稳健的节奏中带有跳进的旋律,再次体现猎人的坚定意志以及自信,和A段比较,B段中“在山谷里”到“捕获羚羊”,是在哪叙述打猎过程,而后则欢庆丰收。综上所述结合书中强弱记号进行完整演唱。
师弹生唱
教师强调两个小节:这两小节在歌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它将歌曲AB段的弱起拍完美的过度到正常起拍,第二个特点是节奏型,犹如马蹄声,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而且将歌曲推到了高潮。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完成了一声部旋律的学唱,为本节课学生自主学唱奠定了一定基础,学生通过视唱,带入歌词自主练习等方式更直观的感受歌曲情绪,甚至产生对歌曲的联想。
C段
1、引导学生运用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本段。
师:通过一天的劳动,猎人们收获颇丰,欢聚在一起,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猎人们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生:猎人们应该是开心快乐的,
师:那么,同学们开心的时候会如何呀?(生:笑)
师:请大家把手插在腰间,用腰腹的力量我们一起来开怀大笑四声”哈”。
师生练习
师:请用具有弹性的声音将这一部分视唱一次。
学生视唱
2、加入二声部
师:在这一部分,老师给大家增加一些难度,咱们将这一部分演唱为两个声部。
二声部学习步骤
a、教师范唱。
B、学生挥拍跟唱。
C、学生演唱。
合唱C段
教师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练习,小组内自行确定声部分工,避免操纵学生,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
小组练习
师:时间到!老师来检验检验大家的自主学习成果。(教师邀请小组演唱)
小组演唱,其他小组举手点评,然后教师总结点评,根据小组抽唱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提出注意。
完整演唱C段,声部分工由小组内自行确定。
设计意图:1、连接前两段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更简单明确的让学生体会如何演唱具有弹性的声音。2、由于二声部旋律并不难,所以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跟唱、随琴声唱等步骤进行学唱,其次,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小组内自主练习,自主分工,将主导权利还给学生。
三:拓展。
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能熟练的演唱《猎人合唱》了,相信同学们对歌曲还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某些节奏的改编,某些歌词联想到的桥段。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练习,给歌曲加入属于你的色彩!
请小组表演。
设计意图:初三的学生已有很强的主观创造力,却苦于少有展示的机会和大胆展示的动力,教师应该充分给予他们鼓励和展示才华的时机。
四:总结。
教师根据两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