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生物 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上生物 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06 11:0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尊重生命的高尚情操。
2.通过对动物现象与行为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解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3.通过对动物后天“学习”行为的启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理解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教学难点:
1.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2.动物学习行为的意义。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整理宠物观察日记。
2.记录动物行为的精彩瞬间或片断。收集其他相关的资料。
教师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
2. 准备教学所需课件。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及分析】
一.导入新课:
播放动物行为的课件幻灯片前三张,看图片,想一想,使带着兴奋和思考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二.新课:18.2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一)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活动一:小组展示观察日记,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并给以评价。
活动二:将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老师的课件上图片资料信息,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活动后讨论归纳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二)动物行为和生理基础
活动三:播放鲸和海豚的表演,提醒大家注意驯兽员奖励动物的喂食动作。想想小狗做算术与小学生做算术的不同所在。
活动四:教师通过资料分析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通过展示淡水三刺鱼在交配季节的变化特点,引出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展示黑猩猩取食蚂蚁等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共同调控完成。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三.课堂小结;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比较表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时间 生来就具有的本能 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后天形成的
获得方式 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行为特点 是一种固定的行为,不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适应范围 对刺激作出及时反应,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使动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其食物和安全更有保障。
四.评价升华:
1.完成教材P97自我评价内容和课件中的自我评价和思维拓展内容。
2.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完成:人的学习是什么行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你的学习有何启示?
3.学会自评:
(1)各活动中自己知道的多少与正确率。
(2)讨论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并与其他同学团结协作。
(3)能否收集有关的资料。
(4)本节课自己收获了些什么?
五.思维拓展:教科书中P97思维拓展。
建议:观察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结束后,训练人员会给予它们什么奖励。
【教学感悟】
1.教学中利用各种手段努力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更多驰骋想像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乐学亲师。
2.教师恰当的形式多样的进行评价,使学生表现欲更强,积极思考,主动求知探索,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目的。
3.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