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十章
机械与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不同质量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运动的远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
B.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D.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
工人将货箱从地面搬到桌上
C.
修理工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
大力士支撑着大轮胎静止不动
3.
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B.
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
C.
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
D.
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
4.
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相同的功,甲用的时间比乙短
B.
甲做的功肯定比乙多
C.
甲消耗的能量肯定比乙的多
D.
甲做功比乙慢
5.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钢丝钳
B.
起子
C.
羊角锤
D.
镊子
6.
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
和
分别拉到顶端
,若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
,则沿斜面的拉力
、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不能确定
7.
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
?
A.
牛顿
B.
帕斯卡
C.
瓦特
D.
焦耳
8.
如图所示,分别用力
、
、
匀速提起物体
,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9.
某同学提出了五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①使用轻质的滑轮;②用滑轮组提升很轻的物体;③在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注些润滑油;④多绕上几段绳子;⑤增加提升物体的物重,其中可行的是
?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④
D.
①④
10.
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棒,在
点受到
、
、
、
四个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这四个力的力臂分别为
、
、
、
力臂之间的大小是
?
A.
B.
C.
D.
11.
如图甲所示,用
将物体
匀速直线拉动一段距离
,若借助如图乙所示装置用
将物体
在同样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移动相同的距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乙中总功
B.
图乙中额外功
C.
图乙中有用功
D.
图乙中的机械效率
12.
小明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在投掷过程中不做功
B.
铅球上升过程,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C.
铅球出手时重力势能最大
D.
铅球出手后机械能不变
13.
如图所示,
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
匀速直线运动到
,
段拉力
为
,
做的功为
,功率为
;
段拉力
为
,
做的功为
,功率为
。则
?
A.
B.
C.
D.
14.
如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均为
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5.
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情景。小球在
点的机械能为
,当小球由
点运动到
点时,机械能变为
,则小球由
点运动到
点时,其机械能可能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根据功的原理,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
?或省
?,但不能省
?。
17.
像用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一样,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小王同学用了
的时间由一楼登上了
高的三楼教室,克服自身重力做了
的功,则他的体重是
?
,登楼的功率是
?
。
18.
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风具有一定的能量,称为风能。风力发电利用自然界的风,通过风力发电系统来为人类提供电能。风力发电机中的叶片在风力的推动下转动,并带动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是将
?
能转化成
?
能的设备。
19.
下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通过观察
?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让质量
?(相同
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
?(相同
不同)高度自由滑下。
20.
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把一个重为
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
内匀速提升了
,所用拉力
为
。则拉力
所做的功为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16分)
21.
用剪纸的剪刀剪一叠较厚的纸,是用剪刀的尖端容易剪断还是用剪刀的中部容易剪断,是什么原因?利用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22.
请根据图所示的情景,仿照示例写出两条有价值的信息。
示例:小明使用的滑轮组中绳子的根数为
根。
信息
:
?。
信息
:
?。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24分)
23.
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地面
高的三楼,沙子重
,装沙子的桶重
,动滑轮重
,工人匀速拉绳子的力为
(
忽略摩擦和绳重
)。求:
(1)工人做的总功;
(2)工人做的额外功。
(3)此装置的机械效率。
24.
年
月
日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张湘祥在男子举重
级的决赛中摘得金牌(如图),挺举成绩是
。估算一下,他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大约做了多少功?
25.
功率是
的拖拉机,它
做的功如果由功率是
的耕牛去完成,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动能一直增大,A错误;
让不同质量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这样物体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探究了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CD错误,B正确。
2.
B
3.
A
【解析】【分析】使用机械的主要目的是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解析】解: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选项正确;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选项错误;
故选:。
【点评】解决此类题型的关键是知道使用机械不能省功以及使用机械的目的。
4.
A
【解析】A、功率大小同时跟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有关,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要大,说明甲做功比乙做功要快,相同的时间内甲做的功多,做相同的功时甲用的时间少,故A正确;
B、相同时间内,甲做的功肯定比乙多,故B错误;
C、消耗能量多,即做功多,但功率不一定大,故C错误;
D、甲的功率比乙的大,说明甲做功快,故D错误。
故选:A。
5.
D
【解析】钢丝钳、起子、羊角锤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正确选项是D。
6.
C
【解析】把同一物体沿斜面
和
分别拉到顶端
,
相同,由
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
,,
利用两边斜面做的总功相同,
,,
。
7.
C
【解析】A、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牛顿,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力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B、图片中的科学家是帕斯卡,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压强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C、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瓦特,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功率的单位。符合题意;
D、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焦耳,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功和能量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8.
B
9.
B
【解析】①使用轻质的滑轮,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功减少了,可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②用滑轮组提升很轻的物体,有用功减少了,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减小,会使机械效率更低;
③在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注些润滑油,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功减少,可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④多绕上几段绳子,有用功、额外功、总功都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能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⑤增加提升物体的物重,在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有用功,可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综上所述,可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是①③⑤。
10.
C
11.
C
【解析】由题可知,两次物体均在同样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相等,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两次对物体的拉力相等,且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
,则图乙中有用功:,
图乙中
,则此时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
则图乙中的总功:,故C正确,A错误;
图乙中的额外功:,故B错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
12.
D
【解析】A、小明在投掷过程中,手与小球接触的一段距离内,有力、有距离,所以是做功的,球离开手后,人才不再对球做功,故A错误;
B、铅球上升过程,高度增大,速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故B错误;
C、铅球出手时其高度不是最高的,所以重力势能不可能最大,故C错误;
D、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出手后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所以机械能不变,故D正确.
13.
C
【解析】()由图知,
段的路程
,
段的路程
,
段拉力
做的功为:,
段拉力
做的功为:,
比较可知,,故AB错误;
()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
匀速直线运动到
,所以,物体在
段和
段速度相同,
又因为
,所以根据
可知,,故C正确,D错误。
14.
B
【解析】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该选项中滑轮组,由
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所以拉力
,即
。故A错误;
该选项中滑轮组,由
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所以拉力
,即
。故B正确;
该选项中滑轮组,使用的是
个定滑轮,所以拉力
。故C错误;
该选项中滑轮组,由
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所以拉力
,即
。故D错误。
15.
C
【解析】小球由
到
的过程中,弹跳的高度大于由
到
过程中的高度,小球弹跳的越高克服空气阻力做功越多,机械能损失越多,小球由
到
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
,小球由
到
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应小于
,所以小球由
点运动到
点时,其机械能可能为
,故C正确。
第二部分
16.
力;距离;功
17.
;
18.
机械;电。
19.
木块被推行的距离大小;不同;相同
【解析】()能量的大小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度量,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行的距离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利用了转换法。
()小球从高处滚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同一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滚下时在水平面上转化成的动能越大,速度越大。所以,要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自由滑下。
20.
;
第三部分
21.
用剪刀剪一叠较厚的纸时,用刀口中部比用刀口尖端更容易剪断,这是因为用刀口中部和用刀口尖端时,动力臂的大小不变,但用刀口中部时阻力臂减小,从而更加省力,所以容易把硬纸片剪断。这是利用了杠杆平衡条件,在阻力、动力臂一定时,阻力臂越小,越省力。
22.
信息
: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信息
:使用了由三个动滑轮和三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第四部分
23.
(1)
【解析】由图知,,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
工人做的总功:
??????(2)
【解析】因为忽略摩擦和绳重,所以克服动滑轮重和桶重做的是额外功,
所以工人做的额外功:
??????(3)
【解析】工人做的有用功: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
【解析】挺起杠铃的高度大约是
,因此有
大约做了
的功。
25.
【解析】
。
第13页(共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