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4.2问题解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4.2问题解决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07 07: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2、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出示:数学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
看到这个比,你能想到哪些比和哪些分数?
(抽生回答)
生答:男生是女生的( )……
师:同学们想到的可真多。老师写出其中两个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男生占全组人数的,女生占全组人数的。
2、创设情境导入。
师:几个同学凑钱批发文具,我们来看看他们拿出了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该怎样分?
(1)李兰和张芳各拿出8元钱,一共买了10支水彩笔。
师:他俩该怎么分这些笔?(学生回答后,老师及时作出评价,板书:平均分)
(2)师:这儿还有两个同学也批发了一些文具。
出示:陈红拿出6元,赵青拿出4元,一共买了15本同样的笔记本。他们应该怎样分这些笔记本?
(指导学生读题)这两个同学买的笔记本也是平均分吗?如果不平均分,那该怎样分才合理?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为什么?
(1)小组讨论分法,并阐明理由。
(2)反馈学生的分法。
(3)交流:你们认为可以怎样分?
生答:多出钱要多分,少出钱要少分。
生答:根据出钱的多少,按出钱的比来分。
(3)师:根据和同学们的对话,老师明白了多出钱要多分,少出钱要少分。我们把这些笔记本按出钱的比来分给陈红和赵青。那陈红和赵青拿出钱的比是多少呢?(生:6:4)(板书:陈红和赵青拿出钱数的比是6:4,)这是最简比吗?化简后是3:2。(板书:=3:2)陈红拿出的钱是几份,那他就应该分得几份笔记本?同样的道理,赵青应该分几份的笔记本?笔记本一共是几份?
(4)师:根据出钱多少把笔记本按3∶2分,这是什么分法?(按比例分配)
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课件出示: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5) 师:比如:某配方奶粉调配时,奶粉和水的比为1∶7,按照这个调配建议,我们在冲奶粉时能平均放奶粉和水吗?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例子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按比例分配。
(板书课题贴卡片:按比例分配)
二、探索新知。
1、师:现在同学们能根据自学提纲先独立解答这道题。
出示自学提纲:
(1)这道题要分的是什么?按照什么分配?
(2)陈红和赵青应分到的笔记本本数的比是( ),表示陈红应分到的是笔记本总数的几分之几?( ),赵青应分到的是笔记本总数的几分之几?( )。
(3)怎样列式解答:



还有别的方法吗?


2、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3、抽生板演。
全班汇报。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2=5 3+2算的是什么? 添上 总份数
15×=9(本) 从哪里来的?表示什么?为什么要用乘法?
15×=6(本) 表示什么?同样的道理要用乘法计算。
答:陈红应分9本,赵青应分6本。
4、怎样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可以用两种方法检验:①把求得的陈红和赵青应分到的钱数相加,看是否等于15本笔记本。 ②把求得的陈红和赵青应分到的钱数写成比并化简,看是否等于3:2.
(板书:① 、9+6=15(本)
②、9:6=3:2)
5、看另一种方法:3+2=5
15÷5=3(本)
3×3=9(本)
3×2=6(本)
6、师:下面请大家来试一试这道题。
(课件出示:练习十六 第1题 第77页。)
抽生读题,请大家想一想:题中是把哪数量拿来分配,按几比几进行分配?你能独立完成这道题吗?(学生独立完成)
抽生板演。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些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你能说一说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的特征吗?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
课件出示:小组讨论:(1)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有什么特征?
(2)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是怎样的?(2分钟)
7、抽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1)按比例分配的题都已知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我们是先干什么?然后算什么?接着……..最后怎样算?
完善板书:用分数的方法:
(1)找出各部分量比,并化简。
(2)算出总份数。
(3)把比转化成分数,即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4)用总量乘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师:也可以用“归一”的方法,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几份是多少。
8、师:同学们,你能用分数的方法解决下面这道题吗?
(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2题)
学生练习,抽生板演,教师点评。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学生默读题目,问:这组数据表示什么?学生:表示沙子、石子、水泥的比是100:60:240。
师:要配制180吨混凝土,沙子、石子、水泥各需多少吨?该怎样计算呢?
2、学生独立解答。抽生板演。
3、全班交流反馈。
(1)沙子、石子、水泥的比是100:60:240=5:3:12
总份数:5+3+12=20
沙子:180×=45(吨)
石子:180×=27(吨)
水泥:180×=108(吨)
答:需要沙子45吨,石子27吨,水泥108吨。
(2)怎样检验:45+27+108=180(吨)
(3)例2与例1前面的几个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不同点:例2要把总数量分成三部分,但是解题的方法是相同的。
那么以后遇到要把总数量按比例分成四部分、五部分,你会吗?
四、回顾拓展练习:1、回到复习题,根据这个比,你能计算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吗?还没有告诉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那我们告诉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恰当呢?
五、总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