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4-65页例1,例2,课堂活动,练习十七第1、3、4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难点: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准备:课件、相关图片、课件、方格纸、火柴等。
一、播种阶段
1、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张图片,(课件展示学生照片)想看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太小了,看不清,是吧? 怎么办?(希望老师把它放大一点),太大了,希望老师怎么做?(缩小一点)现在看清楚了吗?还记得这张照片吗?那天高兴吗?老师之所以带这张照片,是希望同学们也像那天一样那么轻松,那么愉快,你们有信心学好吗?
2、孩子们,刚才这张照片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放大与缩小),观察得真仔细,其实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现象特别多,同学们见过没有?你能举出例子吗?
预设1:修建房屋和桥梁,修建公路和铁路都需要先把物体绘制在图纸上。
预设2:同学们写生,也要按一定的比例把事物进行缩小。
预设3:科学家在观察很小的微生物时都要用放大镜,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把他们记录下来。
3、看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课题)
二、塑型阶段
1.教学例1,初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4组图片,仔细观察,每一组图片前后有没有变化?
(课件出示例1第一组图片)预设:第一组图片是两张完全相同的图片。
能具体说说什么地方相同吗?(大小和画面和形状都相同)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吗?为什么?(因为没有放大和缩小)所以我们把它移开。那剩下三组图,你们一眼就能看出什么变了?(大小),(板书:大小改变)那形状呢?(板书:形状不变)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引导小结:第2组和第4组图从左往右看,图形变大了,形状没变,第3组图从左往右看,图形变小了,形状没变。所以我们在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只是大小改变,形状一定不能变。
2.动手操作,深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涵义
(1)那老师就有疑问了,为什么我们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时一定要强调大小改变,形状一定不能变呢?瞧,这张照片我们要把它洗出来,如果这样变,你们要吗?(课件展示照片只变宽的图片),为什么?(课件展示照片只变长的图片)那这样呢?所以我们在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时要保证什么?(形状不变)那怎样才能保证形状不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要研究的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在做图形的研究时,特别喜欢借助什么?(课件展示方格子),现在我把这张图放在方格子上,你们发现没有,方格子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现在,我把这幅图放大,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研究2幅图的关系,老师把这2幅图放在一起,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放大后的图形各条边与原来图形各条边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请小组长做好分工,谁数格子,谁负责计算,谁来总结:放大后的图形各条边与原来图形各条边有什么关系?
抽生汇报:放大后的图形各条边是原来图形各条边的3倍。
师:你们是怎么得到的?除了长,还有什么?它们有3倍关系吗?
孩子们,只有这组长和宽才有3倍关系吗?另外一组有没有这样的关系?那谁来总结一下:图形放大时要注意些什么?(图形各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得到的结论是(图形的大小改变,形状不变)
(2)那缩小有什么规律?请看(课件出示)原图在下面,缩小的在上面,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的这种思路得出后面的结论。(同桌说一说)图形各边同时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二,图形的形状不变,大小改变。
(3)刚才我们通过一次放大一次缩小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说明同学们非常善于总结,那是不是我们在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只能是这样的数据?这是你们的猜想,究竟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板书:猜想)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题单,这上面的图形,可以按你们自己的想法放大或缩小,但是要求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一定要满足什么?(形状不变),注意尽量不要用黑板上的数据,否则就起不到验证的作用了哟!画完后想一想,你用了哪一条规律?你在放大或缩小时,怎样完成这个图形的?
抽生汇报:
师:我们先汇报把小图形放大的,你先做了什么?(数),然后做了什么?(算)算出了大图形的边长,最后再画,(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 算 画)孩子们,这个同学在把图形放大时,大小变没有?形状呢?他是把图形的各边同时放大到原来的4倍,也得到了这个结论,还有没有跟他不一样的?你是把图形的各边同时放大几倍,得到这个结论没有?也就是说,在把图形放大时,只要把它的各边同时放大相同的倍数,那就可以得到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图形,那就可以把这个图形放大,那你们觉得这里写3倍,合适吗?应该怎样改?(图形各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图形的形状不变,大小改变)这是把小图形放大得到的一个普遍的规律,那缩小呢?是不是也一定是三分之二呢?(不是)谁来展示一下缩小的图形?你的图形各边同时缩小了到原来图形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他的形状变没有?只是大小变了,那我们在把图形缩小时,是不是只能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二呢?该怎样改成一个普遍规律?(图形各边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图形的形状不变,大小改变)
3.总结学习方法:
师:瞧,我们刚才通过画图验证,就得到了这个结论,请同学们把这个结论齐读一遍。(板书:猜想,验证,结论)
三、养护阶段
1、自主完成。师:同学们刚才是把我们比较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来放大或缩小的,那其他图形,你们会做吗?请同学们翻开书第65页第2题,把“L”形的各边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一定要用直尺。
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2、课堂活动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在画放大或缩小的图形时,都是在方格子里进行的,如果没有方格子,有没有信心把它画好呢?请看“课堂活动”,用火柴棍摆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长为下图边长的四分之一,谁愿意上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摆好的同学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你为什么每条边只摆1根火柴棍呢?同学们,我们这里没有方格子呀,为什么你们都认为这个图形的各边是原来图形的四分之一呢?(因为每根火柴棍的长度相同),他们取了一个同样长的单位长度,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方格子时,只要我们取了一个相同的单位长度,就可以把这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3、孩子们,敢不敢挑战更高的难度呢?老师准备了一道挑战题:画一画,学校长方形音乐教室长9米,宽6米,请把教室地面的平面图形缩小后,画在纸上,并说明是怎样缩小的?
四、结果阶段
孩子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后,希望同学们在与他人相处时,“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缺点。你们在一起就会过得很快乐!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猜想 验证 结论
同时放大为原来的几倍
图形的各边 图形的大小改变,形状不变
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
数 算 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