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赛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4赛马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06 10:5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我国民族乐器——二胡。
2、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模仿”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乐曲欢快激烈而又悠扬舒展的情绪,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能听辨三个乐段。
3、通过乐曲欣赏,能哼唱第二乐段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在欣赏中感受乐曲情绪,并能积极参与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1、 能听辨三个乐段;2、 能哼唱第二乐段的主题旋律。
教学准备:二胡、多媒体课件、葫芦丝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赛马》是人音版第六册第二单元的音乐欣赏曲目,是我国作曲家黄海怀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它描绘了蒙古族人民在欢庆自己的节日时,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乐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情绪热烈、奔放,刻画了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面。第二部分情绪悠扬舒展,刻画了骑手们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第三部分是第一段部分再现,情绪更为激烈,再次呈现了赛马的欢腾场面。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5年的音乐学习,对音乐已经有了很大的兴趣,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逐渐增强,并有了探索创造的愿望。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从中年级开始能够认识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和“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兴趣”等理念。教学中,我采用“体验、模仿、探究”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生动细致地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了解二胡。
1、出示二胡,认识二胡。
2、请学生近距离接触二胡,了解二胡。
二、初听全曲
1、师范奏《赛马》,听后请学生交流感受。
2、介绍作曲家:《赛马》是由我国著名二胡表演家作曲家黄海怀先生创作的。
三、新课学习
1、复听全曲
2、分段聆听
(1)聆听第一乐段
a、这段乐曲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
b、乐曲的力度有什么特点,节奏有什么特点?
C、这种宽紧结合的节奏,让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画旋律线、唱节奏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情绪及力度、节奏的变化,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或声音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音乐。)
(2)、聆听第二乐段
聆听第二乐段主题旋律
a、乐曲情绪有什么变化?
b、简介:这是第二乐段的主题旋律,作者引用了内蒙民歌《红旗》中的旋律,节奏舒展,旋律悠扬。
c、哼唱主题旋律。
聆听第二乐段抛弓、拨弦片段 : 模仿演奏动作。
完整聆听第二乐段,用哼唱,抛弓,拨弦等三种方法来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主题旋律,感受第二乐段悠扬舒展的节奏特点,并通过模仿抛弓、拨弦演奏动作,感受主题旋律两次变化演奏给人带来的不同体会。)
(3)聆听第三乐段
这段情绪和哪一段相似?
(设计意图:对比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激烈。)
3、完整聆听,分辨乐段。
4、葫芦丝吹奏第二乐段,并加以指导。
四 、总结。 
这节课给了你们什么收货?
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乐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教师和同学一起演奏《赛马》第二段音乐,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
在六年级音乐欣赏课《赛马》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静心的投入地来完整欣赏一首音乐,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对象始终是音乐,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教学伊始,一段那达慕大会的视频将学生带进辽阔的大草原,带进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情境做铺垫,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在完整初听音乐中模仿赛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乐曲三乐段不同的音乐特点在分段细听时,我根据A乐段的旋律紧凑密集音乐情绪紧张的特点设计了蒙古舞扬马鞭的动作,将学生带进紧张激烈的赛马场。学生们有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有的兴奋地挥动着马鞭,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在细听B乐段时我以主题的三次变奏用了二胡连弓、顿弓、拨弦三种演奏方法为切入点,让学生视唱音乐主题,聆听主题出现几次,每次音乐情绪的变化。最后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学生在音乐中兴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对音乐知识,音乐情绪理解更为深刻。在细听A1乐段设计了学生模仿赛马冲刺,体验音乐。
当学生脸上洋溢出紧张的神情时,我知道学生已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在模仿马嘶鸣的动作时,学生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现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骏马可爱的模样,我的心就会随着兴奋起来,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他们已在律动与模仿中感受到了《赛马》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处:
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我把二胡实物引入课堂,让学生触摸,试着拨弦,加深对我国民族乐器的了解,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如果教师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赛马,会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以后方面还要多下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