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章
质量和密度
单元测试能力提升卷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105毫克的是( )
A.一颗图钉
B.一张课桌
C.一本八年级物理书
D.一块橡皮
2.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
B.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
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
D.试管中固态的萘熔化成为液态
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4.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如图所示位置,这时应该( )
A.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将游码向右移动
5.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
A.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B.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
C.先测出200枚邮票总质量,再除以200
D.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的总质量,求其差就是一枚邮票的质量
6.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7.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小
B.4℃以上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水在0~4℃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D.示意图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8.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2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6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1kg/m3
B.2kg/m3
C.2.2kg/m3
D.2.5kg/m3
9.三种均匀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3,体积之比为3:2:1,则这三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1:2:3
B.2:3:6
C.1:3:9
D.3:2:1
10.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该液体质量为60g
11.(多选)小丽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
A.当体积相同时,a物质的质量最小
B.c物质的密度随质量增大而增大
C.b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
D.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2倍
12.(多选)利用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制成体积相等的两个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铝球可能是空心的
B.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C.若铝球是实心的,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若铜球是空心的,铝球不一定是空心的
13.(多选)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水的密度为1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为5:4
B.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为5:4
C.能装1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水
D.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的密度为0.85g/cm3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4.在学校手工课上,小琳同学用200g白色的橡皮泥和150g黑色橡皮泥捏成了一只可爱的小企鹅(如图),这只小企鹅的质量为
g,合
kg.如果小琳把这只小企鹅从学校带回家,那么,小企鹅的质量将
(选填“会”“不会”)发生变化。
15.小明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调节横梁平衡时,在游码移动至标尺左端的零后,发现指针如图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测量过程中,天平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天平测同一块金属的质量,则读数跟在学校实验室的读数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质量为252.5g,体积为25cm3的金属块,其密度为
g/cm3,把这个金属块切下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为
g/cm3=
kg/m3。
17.把一个铁球全部浸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则铁球的体积是
cm3,若将该铁球全部浸入盛满水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
cm3,溢出水的质量
8g(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酒精=0.8×103kg/m3;ρ水=1.0×103kg/m3)
18.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
;质量为18g的冰块,它的体积是
c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将它熔化为水,体积减少
cm3。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9.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20.龙胜县出产一种石头叫“鸡血红碧玉”,这种石头具有很好的雕琢加工的特性,小明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鸡血红碧玉”石头样品的密度。
(1)小明把天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如图1所示。小华马上指出小明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
。
(2)小明纠正错误后,发现指针偏左。他应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3)把样品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放入两个20g,一个10g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左,当在向右盘加以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此时小明应
,使天平横梁平衡,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则样品的质量是
g。
(4)用量筒测量样品体积的过程如图3所示,则样品的体积为
cm3。
(5)“鸡血红碧玉”石头的密度是
kg/m3。
21.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甲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2.我国是一个“眼镜大国”,约有4亿人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材料技术指标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
﹣﹣﹣﹣﹣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1)若小明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树脂材质)每块体积为5cm3,求出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
(2)如图所示,是小轩用的一副铜合金镜架,其质量为1.6×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则这副镜架的质量是多少?
23.为測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求:
(1)该液体密度;
(2)量杯质量。
圆梦数理化【初中物理】
2020年11月04日错题导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考点】质量的估测.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2×105mg=200g=0.2kg。
一颗图钉的质量在2g左右,一张课桌的质量在10kg左右,一本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块橡皮的质量在10g左右。
故选:C。
2.【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解答】解:
A、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物体所含物质的减少,橡皮的质量会减少,故A符合题意;
B、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位置改变,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形状发生变化,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试管中固态的萘熔化成为液态状态发生变化,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系;
(2)质量相等物体,状态变化,体积也会变化,密度会变化;
(3)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密度大小变化情况;
(4)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先分析氧气质量和体积的变化,然后根据ρ=得出氧气密度的变化。
【解答】解: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组成铅笔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悬浮”是因为铅笔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一般体积会发生变化,质量不变,由ρ=可知,其密度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水从0℃上升到4℃体积变小,由ρ=可知,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故C错误;
D、因为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ρ=可知,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D正确。
故选:D。
4.【考点】天平的使用.
【分析】托盘天平使用前应调整横梁平衡,此时要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解答】解: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右侧,说明左侧较轻,故应该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或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故选:B。
5.【考点】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分析】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称量,应该用累积法测多张邮票的质量,除以总数算出一张邮票的质量。
【解答】解:取n张邮票,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则一张邮票的质量为m′=。
故选:C。
6.【考点】密度与温度.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正确答案。
【解答】解:室内火灾发生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故选:D。
7.【考点】密度与温度.
【分析】(1)在图象中找出密度最大的位置,看对应的温度是多少;根据图象找出0℃~4℃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2)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
(3)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
(4)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从曲线可看出曲线的最低处即为较深河底的水温;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故A错误;
B、由图象知在4~10℃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小,体积越大,故在4℃以上,水具有热涨冷缩的性质,故B错误;
C、由图知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C正确;
D、由图知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故D错误。
故选:C。
8.【考点】密度的计算.
【分析】由题意可知氧气瓶的容积和氧气的密度,根据m=ρV求出原来瓶中氧气的质量,然后求出抢救病人后剩余氧气的质量,由于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根据ρ=求出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解答】解:由ρ=可得,原来氧气瓶里氧气的质量:
m=ρV=2.5kg/m3×20×10﹣3m3=0.05kg=50g,
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6g氧气,则剩余氧气的质量:
m剩=m﹣m′=50g﹣6g=44g=0.044kg,
因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
所以,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ρ剩===2.2kg/m3。
故选:C。
9.【考点】密度的计算.
【分析】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三种物质的比值计算可以先两两计算,然后再求三种物质的比。
【解答】解: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的比值等于质量的比除以体积的比;
设三种物质分别为甲、乙、丙,
则;
;
ρ甲:ρ乙:ρ丙=1:3:9
故选:C。
10.【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杯质量;
(2)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利用m=ρV求液体质量。
【解答】解:
(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
可得: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
可得:ρ×80cm3+m杯=100g,﹣﹣﹣②
①﹣②得:
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AB错;
代入①得m杯=20g,故C错;
(2)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液体质量:
m3=ρ×V3=1g/cm3×60cm3=60g,故D正确。
故选:D。
11.【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求出a、b、c物质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密度大小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当Va=Vb=Vc=2m3时,mc=1×103kg,mb=2×103kg,ma=4×103kg,所以,当体积相同时,a物质的质量最大,故A错误;
B、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无关,则c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增大而增大,故B错误。
CD、则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ρa===2×103kg/m3,
ρb===1×103kg/m3;
ρc===0.5×103kg/m3,
由计算可知,b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两倍,故CD正确;
故选:CD。
12.【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分析】已知铜球和铝球质量相同以及密度关系,根据ρ=的变形式判断实心金属的体积关系,再根据两球体积相同判断实心还是空心情况。
【解答】解:由题知,m铝=m铜,且ρ铜>ρ铝,
由ρ=的变形式V=可知,两球中实心金属的体积关系为V铜<V铝,
又因两球的体积相等,
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
故选:ACD。
1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已知水和酒精的密度,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由m=ρV可得质量之比;
(2)已知水和酒精的密度,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由V=可得体积之比;
(3)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由V=可知1kg水的体积小于1kg酒精的体积;
(4)先求出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的质量、总质量,混合后的密度等于总质量与总体积之比。再考虑到扩散现象,总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解答】解:
A、体积相同时,由m=ρV可得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
m水:m酒精=ρ水V:ρ酒精V=ρ水:ρ酒精=1g/cm3:0.8g/cm3=5:4,故A正确;
B、质量相同时,由V=可得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
V水:V酒精=:=ρ酒精:ρ水=0.8g/cm3:1g/cm3=4:5,故B错误;
C、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当水和酒精的质量都为1kg时,由V=可知,1kg水的体积小于1kg酒精的体积,所以最多能装1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水,故C正确;
D、取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
其质量分别为:m水=ρ水V,m酒精=ρ酒精V,
若不考虑扩散现象,混合后的密度:
ρ======0.9g/cm3:
若考虑到扩散现象,总质量不变,但总体积变小,则混合后的密度变大,大于0.9g/cm3,不会是0.85g/cm3,故D错误。
故选:AC。
14.【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据此可对题干中小企鹅的质量进行计算,并判断其质量是否会变化。
【解答】解:小企鹅的质量等于两种橡皮泥的质量之和,即200g+150g=350g,合0.35kg;
由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位置等无关,所以如果小琳把这只小企鹅从学校带回家,那么,小企鹅的质量将不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350;0.35;不会。
15.【考点】天平的使用.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金属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3)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天平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物体和砝码的质量均不变。
【解答】解:(1)如图所示,指针偏右,则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2)金属块的质量为:20g+5g+1.8g=26.8g;
(3)天平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在月球表面上用天平测同一块金属的质量,物体和砝码的质量不变,重力都变为原来的,杠杆还照样是平衡的,所以测量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左;26.8;不变。
16.【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的计算.
【分析】(1)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求出其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
【解答】解:金属块的密度:
ρ===10.1g/cm3,
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
所以,把这个金属块切下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仍为10.1g/cm3=10.1×103kg/m3。
故答案为:10.1;10.1;10.1×103。
17.【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利用ρ=求溢出酒精的体积,由于铁球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烧杯中,铁球的体积等于溢出酒精的体积;
将该铁球全部浸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体积等于铁球的体积,再利用m=ρV求溢出水的质量。
【解答】解:
由ρ=可得溢出酒精的体积:
V溢酒精===10cm3;
由于铁球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烧杯中,则铁球的体积:V球=V溢酒精=10cm3;
将该铁球全部浸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则溢出水的体积:V溢水=V球=10cm3,
则溢出水的质量:
m水=ρ水V溢水=1g/cm3×10cm3=10g>8g。
故答案为:10;10;>。
18.【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气体的密度很小,1立方米的气体的质量大约只有1、2千克;
(2)知道冰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体积;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冰化水后水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减少的体积。
【解答】解:(1)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2)根据ρ=可得,冰的体积:
V冰===20cm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冰熔化为水时,m冰=m水=18g,
则水的体积:
V水===18cm3,
∴减少的体积:
△V=V冰﹣V水=20cm3﹣18cm3=2cm3。
故答案为:kg/m3;20;2。
19.【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分析】(1)从天平的正确使用进行分析: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2)用天平称量物质前要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解答】解:
(1)使用天平时,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即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而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了游码归零这一步骤。
(2)甲图中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横梁就平衡了,如果将游码调零,则指针会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要使横梁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3)由图知,小石块的质量m=50g+20g+5g+3.4g=78.4g。
故答案为:(1)游码调零;(2)右;(3)78.4。
20.【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分析】(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要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天平平衡,应采用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
(3)当最小的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通过移动游码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4)根据图3读出水的体积、水和样品的体积,计算出样品的体积,注意量筒的分度值;
(5)根据ρ=计算出石头的密度。
【解答】解:(1)由图知,在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3)向右盘加以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则应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通过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由图2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物体的质量m=20g+20g+10g+4.2g=54.2g;
(4)由图3知,水的体积为20ml,水和石头的体积为40ml,则石头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
(5)ρ===2.71g/cm3=2.71×103kg/m3。
故答案为:(1)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右;
(3)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54.2;
(4)20;
(5)2.71×103。
21.【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分析】(1)用天平称量物质前要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天平调平衡时遵循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
(2)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
由图示量筒读出食用油的体积,然后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食用油的密度。
(3)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要粘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明确对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判断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4)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食用油,称量水和食用油的质量,根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食用油的密度。
【解答】解:(1)根据天平调平衡时遵循的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2)由图甲所示可知,食用油和瓶的总质量:m总=50g+10g+1.2g=61.2g,
食用油的质量:m=m总﹣m杯=61.2g﹣28g=33.2g,
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食用油的体积:V=40mL=40cm3,
食用油的密度:ρ食用油===0.83g/cm3=0.83×103kg/m3;
(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得食用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知:测出的食用油的密度偏大;
(4)水的质量:m水=m1﹣m0,
由ρ=可得,水的体积:V=,
食用油的质量:m食用油=m2﹣m0,
根据题意可知,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食用油的体积,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ρ水。
故答案为:(1)左;(2)33.2;0.83×103;(3)偏大;(4)ρ=?ρ水。
22.【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确定选择镜片的密度和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
(2)已知铜合金镜架的质量,根据公式V=可求铜合金镜架的体积,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镜架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m=ρV可求这副钛合金镜架的质量。
【解答】解:
(1)因为ρ=,
所以树脂镜片质量:m=ρ树脂V树脂=1.3×103kg∕m3×5×10﹣6m3×2=0.013kg=13g;
(2)铜合金镜架的体积:V镜架==2×10﹣6m3;
镜架体积不变,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
m钛镜架=V钛合金ρ钛合金=2×10﹣6m3×4.5×103kg∕m3=9×10﹣3kg=9g。
答:(1)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为13g;
(2)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是9g。
23.【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1)选取某两组数据,即:某液体体积V1、V2时,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1、m2,求出液体质量变化和体积变化,利用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
(2)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是80g;已知液体密度和体积,可以得到液体质量,由此可以确定量杯质量
【解答】解:
(1)由图象知:
当液体体积V1=60cm3时,总质量m1=80g,
当液体体积V2=80cm3时,总质量m2=100g,
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1g/cm3=1×103kg/m3;
(2)当液体体积V1=60cm3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m1=80g,
此时液体的质量:m液=ρV1=1g/cm3×60cm3=60g,
所以量杯的质量为:m杯=m1﹣m液=80g﹣60g=20g;
答:(1)该液体的密度为1×103kg/m3;
(2)量杯的质量为20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