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加减法(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发展数学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复习小数加减法的口算、笔算和简便运算。
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相关知识;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回顾与整理
组织交流整理的材料
小组交流整理材料, 各组推荐一个全班交流
①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②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③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2、小结:
①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需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
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因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③除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之外,还可以口算、估算,或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活动: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2.5+3.2 0.83—0.5 0.25+0.75
9.8—4.8 1.7+0.4 1-0.6
1.2-0.8 0.92-0.2 0.52+0.4
独立计算;集体交流;相互提醒口算注意点;
用竖式计算
7.8+3.02 3.86+0.34 9.6+18.4
7-5.08 2.71-1.88 1.64-0.58
分组练习,抽人板演;集体校对。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3+0.98+0.7 3.6+1.98+6.02
7.5+4.9-6.5 5.27-3.9-0.1
8.44-(5.44+2.8) 1.29+3.7+2.71+6.3
独立完成。部分学生做在交流的练习纸上。
集体交流:说说每一题各用了什么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师:哪几题容易错?为什么?
结合学生板演情况和典型错误进行讲解与点评。
提问:在计算小数加减法口算与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示:做这类题关键的一步是什么?(观察算式的特征)
组织交流与反馈
(设计思路:通过口算与笔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能力。
根据每道题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既练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混合运算,又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解决问题
(1)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提问:
①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
②哪一部分表示水的深度,怎样求?
提醒学生边读边思考
(2)补充练习
粮站收购大豆2.34万吨,比玉米多0.42万吨,粮站收购大豆和玉米共多少万吨?
独立审题,列式解答; 交流想法;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提高练习
补充练习
小马虎在计算4.25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加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6.28,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独立思考,尝试解题;集体交流;
回顾思考的方法,提示用含框的算式表示题意,结合算式来思考解题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25+□.□=( )
4.25+□.□□=6.28
(通过提高练习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思考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维训练。)
今天我们整理复习了小数加、减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