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滤过作用,在肾小囊内形成了
?
A.
尿液
B.
原尿
C.
血浆
D.
血液
2.
下列有关排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呼吸系统能排泄,排出大量尿素
B.
泌尿系统能排泄,排出大量二氧化碳
C.
消化系统能排泄,排出大量无机盐
D.
排泄离不开循环系统的参与
3.
下列与泌尿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B.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每天形成的尿液大约有
升
C.
肾小球和肾小囊有重吸收作用,重吸收葡萄糖等物质
D.
肾小管有滤过作用,血细胞等物质能被滤过到肾小管
4.
人体排除尿素的主要器官是
?
A.
心脏
B.
肝脏
C.
肺
D.
肾脏
5.
下列关于人体排尿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排出代谢废物
B.
排出食物残渣
C.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
人体将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下列途径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呼气
B.
排尿
C.
排汗
D.
排便
7.
生活中我们有时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排尿,造成积尿,俗称“憋尿”。对此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长期憋尿,膀胱胀大,肌肉会变得松弛无力,收缩力量减弱,导致排尿困难
B.
憋尿时,可能会使膀胱内的尿液或尿液内的细菌逆行,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
C.
憋尿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对青少年没有什么影响
D.
经常性憋尿,有可能造成神经细胞受损,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8.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
A.
葡萄糖含量大量减少
B.
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减少
C.
尿素含量明显减少
D.
蛋白质含量大量减少
9.
下列不是组成人体泌尿系统的器官是
?
A.
肛门
B.
肾脏
C.
输尿管
D.
尿道
10.
下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
共同构成肾单位
B.
中液体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
C.
若尿液中含有较多红细胞,则
处可能发生病变
D.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
的重吸收和
的过滤作用
11.
正常情况下,不能被人体肾小管重新吸收的物质是
?
A.
水
B.
无机盐
C.
葡萄糖
D.
尿素
12.
下列不属于代谢废物的是
?
A.
食物残渣
B.
尿素
C.
二氧化碳
D.
水和无机盐
13.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则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14.
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尿素、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
、
、
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
、
、
、
内的液体及
、
、
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
A.
内是原尿,
是蛋白质
B.
内是原尿,
是葡萄糖
C.
内是血液,
葡萄糖
D.
内是尿液,
是尿素
15.
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入球小动脉中流动脉血,出球小动脉中流静脉血
B.
肾小球是血管球,里面不含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C.
血液中所有物质都能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D.
通常情况,肾小管重吸收作用能吸收全部葡萄糖
16.
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器官,每个肾脏大约有
万个肾单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B.
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
C.
肾单位中有两处毛细血管网
D.
肾静脉中尿素含量高于肾动脉
17.
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下列有关患者通过人工肾进行透析治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透析排出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
B.
透析过程模拟肾单位的原理
C.
流出的透析液可以重复利用
D.
透析治疗必须定期进行
18.
分析甲、乙、丙三人的尿液化验结果表(单位:),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
B.
甲可能是肾小管出现炎症
C.
甲、乙两人的原尿中没有葡萄糖
D.
丙患有糖尿病可口服胰岛素来治疗
19.
为研究中药五味子在治疗肾病方面是否有效,研究人员首先通过特殊方法获得患肾病的模型鼠,再施用五味子进行治疗,持续
周后,测定
、
、
三组鼠的尿蛋白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
和
形成对照,其变量是灌胃物质
B.
实验中应选择数量相同、体重相近的鼠
C.
尿蛋白的出现,说明鼠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异常
D.
实验结果支持五味子对鼠肾病有一定疗效的观点
20.
正确表示尿液排出过程的是
?
A.
肾脏
膀胱
输尿管
尿道
B.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C.
肾脏
输尿管
尿道
膀胱
D.
肾脏
膀胱
尿道
输尿管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除,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下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生理过程:血液由②滤过到①中形成原尿,原尿经③的
?作用后形成尿液。
(2)在正常情况下,原尿与血浆相比,不含
?;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
?。
(3)当血液流经肾小管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
?(“增多”或“减少”),由动脉血变为
?
血,这些血液汇集到肾静脉。
(4)某人尿检化验单显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的部位是[②]
?。
22.
取某健康人肾脏中各个结构中的液体进行成分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回答问题。
(1)根据数据分析得知液体[
]是血浆,那么液体[
]是
?,它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形成的;
(2)和液体[
]相比,液体[
]中没有
?,而且大部分的
?也被肾小管
?了,而剩下的物质就形成了尿液储存在膀胱内;
(3)汗腺分布于人体的全身皮肤,汗腺分泌汗液也可以排出一部分
?。
23.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很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请根据泌尿系统模式图回答问题:
(1)泌尿系统由①
?、②
?、膀胱、尿道组成。
(2)
?(填标号)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它的作用是
?。
(3)③是
?,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4)⑤是指肾脏的
?,流出和流入的液体相比,
?减少。
24.
表为小芳爷爷的体检报告单,图为人体肾小管及相关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血常规,推测爷爷可能患
?,医生建议他多补充目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2)肺气肿影响了
?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影响呼吸作用。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气肿,药物主要在消化道的
?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
?。
(3)由图可知,肾小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毛刷状突起,这种结构的意义是
?。
(4)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发生气体交换,则
代表的物质是
?,
代表的气体是在肾小管细胞的
?(部位)中产生的。
(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滤过作用,在肾小囊内形成了原尿。故选:B。
2.
D
【解析】A.呼吸系统系统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A错误;
B.泌尿系统能排泄出大量尿素、水、无机盐,B错误;
C.消化系统不能排泄,食物残渣经消化系统排出的过程叫排遗,C错误;
D.代谢废物的排出需循环系统参与,D正确。故选D。
3.
A
4.
D
5.
B
6.
D
7.
C
【解析】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如果不及时排尿会对膀胱造成一定的刺激,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分布在膀胱壁的肌肉里,若经常有意识地憋尿,会使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使膀胱逼尿肌张力减弱,导致排尿发生困难,引发尿潴留。若小便经常不及时排出,不仅会导致膀胱括约肌松弛,出现功能失调,还极容易诱发尿失禁。尿液经常长时间停留膀胱,其中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因而有可能诱发膀胱癌等。
A、长期憋尿,膀胱胀大,肌肉会变得松弛无力,收缩力量减弱,导致排尿困难,不符合题意。
B、憋尿时,可能会使膀胱内的尿液或尿液内的细菌逆行,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不符合题意。
C、憋尿对中老年人、青少年的健康影响都很大,符合题意。
D、经常性憋尿,有可能造成神经细胞受损,出现尿失禁的症状,不符合题意。
8.
C
9.
A
10.
C
11.
D
【解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尿素是人体产生的废物,不能被人体肾小管重新吸收,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2.
A
【解析】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A符合题意。
13.
D
【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
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故选D。
14.
D
【解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
是肾小球、
肾小囊、
是肾小管、
是集合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故
内的液体是原尿;因此
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
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因此从
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
。因此
、
、
、
内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原尿、尿液、尿液。
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因此
肾小囊的原尿中没有蛋白质,因此
是蛋白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
肾小管末端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因此
是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升高,因此
是尿素。
A、
内是原尿,
流经肾小管后含量为
,因此
是葡萄糖而不是蛋白质,错误;
B、
内是尿液而不是原尿,错误;
C、
内是血液,
是蛋白质而不是葡萄糖,错误;
D、
内是尿液,
是尿素,正确。
故选D。
15.
D
16.
D
17.
C
【解析】ABD.透析过程模拟肾单位的原理,血液透析的过程实际上是模拟了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通过透析排出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透析治疗必须定期进行,正确。
C.透析液的成分应接近于血浆,只是不含有尿素、尿酸,流出的透析液成分接近尿液,不可以重复利用,错误。
故选C。
18.
A
19.
C
20.
B
【解析】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第二部分
21.
(1)
重新吸收(重吸收)
??????(2)
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3)
减少;静脉
??????(4)
肾小球
22.
(1)
原尿;滤过(过滤)
??????(2)
葡萄糖;水和无机盐;重(新)吸收
??????(3)
尿素、水和无机盐。
23.
(1)
肾脏;输尿管
【解析】泌尿系统由①肾脏、②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2)
①;形成尿液
【解析】图中的①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它的作用是形成尿液。
??????(3)
膀胱
【解析】根据()图可知,题文中的③是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4)
血管;尿素等废物
【解析】⑤是指肾脏的血管,一个是肾动脉,另一个是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减少,即流出和流入的液体相比,尿素等废物减少。
24.
(1)
贫血
【解析】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减少,或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数目减少而造成的,红细胞的正常值是
,而此人测定值为
,此人红细胞的数量较正常值少,故此人可能患有贫血,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
肺与外界;小肠;右心房
【解析】肺气肿影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部感染和肺气肿,药物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被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输送到肺部细胞。
??????(3)
增大重吸收的面积
【解析】由图可知,肾小管管壁和毛细血管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毛刷状突起,这种结构的意义是增大重吸收的表面积。
??????(4)
氧气;线粒体
【解析】血液经过入球小动脉流入,再经过出球小动脉分出第二次毛细血管,围绕在肾小管周围的细胞处,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内,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二氧化碳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因此,当血液流经肾小管管壁细胞附近时发生气体交换、则
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代表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是在肾小管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的。
??????(5)
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解析】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第4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