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三章:光和眼睛
3.7
眼睛和光学仪器
沪粤版
新课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共同作用相当于
凸透镜
瞳孔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神经
相当于
光屏
一、眼睛的构造
物体射入眼睛里的光经过
“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于是我们就看到物体。而且应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知识链接:你能看出凸透镜的焦距与厚度有什么关系吗?
f
f
f
注意:
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1.看近处物体:使晶状体变凸,焦距变小,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2.看远处物体:使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眼睛的调节
[新华社资料]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居世界第2位,因近视致盲的青少年已达30万人.目前,我国初中生的近视率已达70%以上,其中高中生的近视率高达83%。
新闻速递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
症状
产生的
原因
成像的
位置
矫正的方法
近
视
眼
远
视
眼
只能看清近处物体
晶状体
变厚
视网膜
前方
配戴凹透镜
只能看清远处物体
晶状体
变薄
视网膜
后方
配戴
凸透镜
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比较
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而用“度”表示,其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为单位)倒数(焦度)的100倍。
即:眼镜的度数=100/f
例如:200度的眼镜,说明该眼镜的焦距为0.5米.
信息窗
四、照相机
镜头,光圈,快门
构造
照相机的原理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如何自制照相机?
1.结构:
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
物镜和目镜都由凸透镜组成。
五、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雪花
显微镜下的细菌
显微镜下的头发
2.原理: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用凹面镜作为反光镜,起聚光作用。
3.作用: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人眼只能看清大小0.1~0.2毫米左右的结构,显微镜大大地提高了人的观察能力,好的显微镜可以放大2000倍,能够看清0.2微米的结构。但要观察更小的结构,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本世纪30年代出现了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为80万倍。而隧道扫描显微镜更先进一步,能看到单个原子。
小资料
望远镜看天空的月亮
望远镜看遥远的天体
伽利略制作的望远镜
牛顿制作的望远镜
现代的望远镜
1.结构:
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
六、望远镜
2.原理: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3.作用: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比较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片能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
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距越大
D.远视眼镜本身就是发散透镜
B
2.如图所示是王老师下课时留在讲台上的眼镜,小明同学透过眼镜看到了如下的情况,从眼镜判断,王老师的眼睛是(
)
A.远视眼
B.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
D.一只眼视力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B
3.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
B
4.小明和爷爷的眼镜放在一起,虽然爷爷的眼镜是老花镜,小明的眼镜是近视镜,但是两个眼镜的外形完全相同,请你帮小明用三种最简单的方法区分两个眼镜。
答:
⑴摸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远视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⑵看成像:放在报纸上,成缩小虚像的是近视镜,成放大虚像的是远视镜。
⑶看对光的作用:会聚光的是远视镜,发散光的是近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