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改革开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改革开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18 18:2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改革开放
设计人 :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 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42页内容,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如何进行的 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教材43页内容,结合44页《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如何?
3.阅读教材45页,说出对内改革在城市改革的情况/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
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 制,随后农村逐步实行。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首先在广东的 、珠海 和福建的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 - -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 体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三、拓展延伸
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玉清朝后期开放的通商口岸,在目的和作用方面有何不同?
四、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1980年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上海 ③ 广州 ④汕头 ⑤ 珠海 ⑥厦门
2.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A珠海 B汕头 C深圳 D厦门
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 )
①资金 ②先进科学技术 ③企业管理经验 ④思想意识形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
①农业 ②国有企业 ③建立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 ③②①  D.①③②
3.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它就是
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4.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5.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④内地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二、填空题:
1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 开始。
2.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 、 。后又增设了
3.农村改革中,随着农业向专业化       发展,农村       也迅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