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的船
概 况 学校: 沙岗子中心校 班级 四年级 学科 美术 课 题 我设计的船
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要素组合 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师 刘一涵 时间 2019年4月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对船的分析,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科学知识,掌握利用浮力设计船的方法。
技能:运用剪贴,插接不同的造型方法创造性的设计一艘新颖美观并能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过程方法:通过实践演示了解浮力基本现象,运用浮力及多种造型装饰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综合探索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立美术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探究活动的愉悦和成功,激发学生对创造的热情,倡议学生爱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科学知识,学会利用可漂浮的废弃物设计船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浮力的科学知识,设计一艘新颖美观并能平稳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教学教具准备:课件,各种废弃材料,制作工具等。 授课时间:40分钟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板书设计
前测: 感知“浮力”,提出问题。
一、兴趣导入
1—1 上课前我们一起猜一个谜语,同学们边听边猜想。(说+想)
同学们猜到的是我们生活中的船吗?那船是在什么环境中航行。(想+说+做)
引出主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如何设计一艘可以在水中漂浮的船。
我设计的船
浮力(产生)
材料(耐水)(多样)
设计(平稳)
装饰(剪折画)
剪:几何剪
画:线描画
折:对称折
↓
独特的船
中测: 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通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浮力的产生和运用。 二、探究新知:
20 2—1 发现浮力
(1)为什么可以在海上航行,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因为有浮力)
(2)纸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吗?(可以)
(3)如果放在水里的时间太长,会怎么样?
总结:时间长了会沉底,是用纸做的,不能长时间漂浮在水面上。
(4)一个球放在一盆水中,球浮力起来,为什么(因为有浮力)
(5)浮力是谁发现的?(阿基米德)
2—2 了解浮力 (强化1次 想+说)
(1)选择什么材质会有浮力的产生。(重量轻的能浮起来)
举例:竹筏——竹子 木船——木头 汽船——充气橡胶 轮船——钢铁等
(2)学生举例:感受浮力,发现铁盒也可以在水中漂浮,引申轮船漂浮在水中的原理。
总结:轮船在水中占的体积大,所受的浮力大于船的重量,船会浮在水面上。
2—3 船的造型
课件欣赏观察不同的船的造型材料和功能,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放在水中感受一下浮力是否会下沉。
2—4 艺术实践
教师演示:
(1)塑料瓶开口的方法。
(2)示范将船帆插接固定的方法。
(3)海绵纸剪贴与组合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船平稳地浮在水面上。(想+做+说)
小组讨论:
3—1 手工制作(想+说+做+小动)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制作一艘新颖美观,可以浮在水面上的船,说说设计它的意义。
小组汇报结论。学生互相评价、质疑,然后其他小组补充。
(强化1次 听+看+想+说)
【预设】:当学生不能准确地描述出任何一种浮力,造型,装饰方式理论时,教师进行补充归纳。
3—2 相互评价(强化1次 听+想 )
欣赏,评价教材中的学生作品。(说+听+想)
把船放在水中,引导学生从船的造型和漂浮得是否平稳两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
看看哪艘船设计的最有新意,漂浮得最稳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
后测: 本节课关键项确立明确,强化次数达标
2
3—3 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知识,并利用生活中可以漂浮的废弃物,设计出了一艘美观新颖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船,今天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有限,课下同学们可以尝试用多种可漂浮的废弃物进行组合,设计更多有新意的大船。同时,老师倡议大家,我们这节课是用废弃物品制作的小船,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共同努力,减少废弃物品的产生,我们边利用边环保,减少产生,减少使用,也就减少了污染。(听+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