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歌曲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二、学习傣族舞蹈基本动作;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并由本课主题向音乐内部元素(速度、情感)及音乐外部元素(环保、民族文化等)拓展。
二、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探究孔雀的同时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知识与技能:通过“意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孔雀的美,锻炼学生即兴表演的能力,能够积极与同学合作用优美的语言、舒展的歌声及肢体动作编创一定的情境,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确良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重点:
一、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
二、启发学生初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难点:
一、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
二、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设计思路:
看孔雀——说孔雀——听孔雀——想孔雀——唱孔雀——跳孔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律动表演,突破难点——多维感悟,探究学习——创造表现,寓教于乐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回放一:孔雀舞
我以一段形象、优美的孔雀舞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跳一段舞蹈,表现的是一种小动物。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跳的是什么动物?(放伴奏音乐老师表演)
生(们):孔雀。
师:小朋友真聪明,就是美丽的孔雀,介绍孔雀 (孔雀又名为“越鸟”,是东南印度群岛的一种大型陆栖雉类,羽毛很美,具有观赏价值,目前有两种:绿孔雀和蓝孔雀,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我们看到的羽毛像扇子般美丽的是雄孔雀。)(出示孔雀图片)。那在老师的舞蹈中你们说说怎么看出来的啊,老师哪个动作最像孔雀呀?生:模仿舞蹈中孔雀的手势 。
师:啊,好漂亮的小孔雀。那老师想问问小朋友觉得老师跳的好不好呢?
生(们):好,像只漂亮的孔雀姐姐。
师:那老师怎么没有听见掌声呢?
生:(啪-啪-啪)的拍掌声响起。
师:老师刚才跳的是傣族舞蹈,傣族地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孔雀是这里最美的动物,它象征着吉祥、幸福、美丽和善良,因此傣族人们 常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美好生活。
师:今天老师表演的是大孔雀,小朋友想不想学小孔雀怎么跳舞的呢?
生:想。
师:好,接下来孔雀姐姐就来教你们跳孔雀舞。
师:学习舞蹈之前让我们先来聆听音乐。
课堂回放二:聆听孔雀舞音乐
师出示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师:仔细听孔雀舞蹈的音乐。大家听听看这音乐是几拍子。
生:二拍子。
师: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聪明,告诉老师二拍子有什么特点?小朋友听听强拍的位置?(强拍击掌,弱拍拍肩)
生:……
师:小朋友有没有注意看老师拍掌很重,拍肩很轻啊!注意重轻的区别,所以二拍子的节奏特征是强弱的区分。希望小朋友记住,呆会跳小孔雀肯定是活泼的孔雀。
师:巩固练习节拍(要求学生在身体其他部位拍打出节奏型)
师:好小孔雀音乐熟悉了,那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孔雀舞蹈。
课堂回放三:学习孔雀舞蹈
师:刚刚小朋友是从什么动作看出老师跳的孔雀舞?
生:(学生做出那手势的样子)
师:有些小朋友摆的孔雀手势不错,现在老师来教小朋友们怎么样更形象的表现小孔雀 。首先我们先学手势----孔雀手势。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后面三个手指用劲立起。(代表孔雀头上的翎毛)
生:(模仿)
师:后三指一定要立起,那样才是漂亮、有精神的小孔雀。你们看,大孔雀漂亮吗?摆好后我们手腕用力小抖动,似乎在和大家打招呼:你们好.
生:跟音乐练习手势(碎抖动)
(形象的模仿动物,使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师:可是我们小孔雀还是不会动啊!那么我们来学下小孔雀怎么走路。(学习踮脚走)
师:老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大孔雀跟 小孔雀有什么不一样。我立起前脚掌。
生:老师立起来了。
师:踮脚走(一拍一下地走),现在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走起来了,大孔雀立着走起来。(争先恐后的回答)
课堂回放四:
1、学生随音乐展示所学舞姿
2、小组合作创编孔雀舞
3、 欣赏舞蹈家杨丽萍作品《孔雀舞》
师:希望同学们长大后也能成为舞蹈家。今天大孔雀和小孔雀相处得非常开心,现在大孔雀要告诉你们小孔雀一件事:外面来了几只孔雀,咱们出去和它们比美,好不好?
生:好。师:有信心吗?生:有。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 跳着优美的舞姿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