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6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6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06 16:20:00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请问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什么大学吗?诞生在什么时间?它诞生在哪里?这所大学有什么重要的功绩?
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各个学派的大争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观;它培育出中华民族最茁壮的文明根基,使那个时代称为人类文明史的不朽高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
稷下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识记老子、孔子开创的学派以及他们的主要思想主张;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2.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联系生活,古为今用,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弘扬传统文化意识。
重点: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
难点:百家争鸣。
一、老子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老子档案介绍。
老子名人档案:
姓名
李耳
时代
春秋时期
籍贯
楚国
著作
《道德经》
身份
道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
(1)顺应自然(2)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的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老子祸福相依的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观点?
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孔子简介;
2.孔子的思想成就;
3.孔子的教育思想;
4.孔子的文化贡献;
5.孔子学说的影响。
1.孔子简介:
年代
春秋时期
姓名
孔丘
籍贯
鲁国
创立学派:
儒家学派
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的思想成就:
(1)核心思想:“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政治思想: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材料: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回到家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1)“马棚失火”
这个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实现“仁”的途径:
(3)孔子为人处世的准则对你们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
仁、爱人
具有爱心和同情心,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学相处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核心思想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围绕)之
——《论语
·为政》
道(引导)
之以德(道德准则),
齐(约束)之以礼(礼仪规范),有耻
(羞耻之心)
且格(自觉改过)。——《论语
·为政》
材料二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但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
孔子认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除了“仁”和“礼”外还要怎么做?
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政治主张
3.孔子的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
(2)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颜回
子贡
子路
4.孔子的文化贡献:
(1)整理古籍:晚年精心整理古代的文献资料,对传承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
(2)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5.孔子学说的影响:
(1)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传播汉语及中华文明的孔子学院目前在全球已开办500所。世界范围内的孔子崇拜者也日益增多。
台湾故宫博物院孔子像
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
孔子学院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二)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为政》
孔子的言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何启示?
要持之以恒,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谦虚,
多向他人学习,经常温习,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才能学有所成。
三、百家争鸣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诸子百家;
2.墨子档案;
3.孟子荀子档案;
4.庄子档案
5.韩非子档案;
6.百家争鸣;
7.百家争鸣的影响。
1.诸子百家: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史称“诸子百家”。
2.墨子档案:
姓名
墨子
时代
战国时期
著作
《墨子》
身份
墨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
(1)主张“兼爱”、“非攻”;(2)选贤能之人治理国家;(3)提倡节俭。
3.孟子荀子档案:
姓名
孟子
荀子
时代
战国时期
著作
《孟子》
《荀子》
身份
儒家学派代表
思想主张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4.庄子档案:
姓名
庄子
时代
战国时期
著作
《庄子》
身份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5.韩非子档案:
姓名
韩非子
时代
战国时期
著作
《韩非子》
身份
法家学派集大成者
思想主张
反对空谈仁义,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6.百家争鸣: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1.社会生产力发展
百家争鸣
铁制农具的使用
和牛耕的推广
变法图强、社会大变革
2.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各学派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
7.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1:
校园里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浪费水电现等。请选择儒家、法家、墨家思想派别的一家,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
,主张思想教育
——儒家
方式二:制定校规校纪的方式来约束同学们
——法家
方式三:加强节约思想的宣传,身体力行
——墨家
合作探究2:某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通过模拟时光隧道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邀请孔子、孟子、韩非子、孙武四人作为嘉宾参加下列栏目: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1)按照他们各自的主张,你认为他们应分别参加哪个栏目?
(2)如果你是教育观察栏目的主持人,请说出该嘉宾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你如何评价该嘉宾?
教育观察:孔子;
法制园地:韩非;
军事天地:孙武;
自然与环境:孟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1.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
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
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A
课堂达标检测
C
3.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说不定,正是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
B
D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6.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会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当该栏目主持人(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C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课题
第8课
百家争鸣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识记老子、孔子开创的学派以及他们的主要思想主张;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2.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联系生活,古为今用,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弘扬传统文化意识。
重点
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
难点
百家争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请问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什么大学吗?诞生在什么时间?它诞生在哪里?这所大学有什么重要的功绩?
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各个学派的大争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观;它培育出中华民族最茁壮的文明根基,使那个时代称为人类文明史的不朽高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家争鸣”
阅读材料
用材料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老子(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老子档案介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老子名人档案:姓名李耳时代春秋时期籍贯楚国著作《道德经》身份道家学派创始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2)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的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老子祸福相依的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观点?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1.孔子简介;2.孔子的思想成就;3.孔子的教育思想;4.孔子的文化贡献;5.孔子学说的影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二、孔子和儒家学说(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1.孔子简介;年代春秋时期姓名孔丘籍贯鲁国创立学派:儒家学派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2.孔子的思想成就:(1)核心思想:“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2)政治思想: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3.孔子的教育思想:(1)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2)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4.孔子的文化贡献:(1)整理古籍:晚年精心整理古代的文献资料,对传承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2)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5.孔子学说的影响:(1)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为政》孔子的言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何启示?要持之以恒,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谦虚,多向他人学习,经常温习,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才能学有所成。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三、百家争鸣(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1.诸子百家;2.墨子档案;3.孟子荀子档案;4.庄子档案5.韩非子档案;6.百家争鸣;7.百家争鸣的影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诸子百家: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姓名墨子时代战国时期著作《墨子》身份墨家学派创始人思想主张(1)主张“兼爱”、“非攻”;(2)选贤能之人治理国家;(3)提倡节俭。墨子档案;3.孟子荀子档案;4.庄子档案韩非子档案6.百家争鸣: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7.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1:
校园里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浪费水电现等。请选择儒家、法家、墨家思想派别的一家,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
,主张思想教育
——儒家
方式二:制定校规校纪的方式来约束同学们
——法家方式三:加强节约思想的宣传,身体力行
——墨家合作探究2:某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通过模拟时光隧道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邀请孔子、孟子、韩非子、孙武四人作为嘉宾参加下列栏目: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1)按照他们各自的主张,你认为他们应分别参加哪个栏目?教育观察:孔子;
法制园地:韩非;军事天地:孙武;
自然与环境:孟子;(2)如果你是教育观察栏目的主持人,请说出该嘉宾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你如何评价该嘉宾?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通过这一环节,是同学们对本课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百家争鸣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识记老子、孔子开创的学派以及他们的主要思想主张;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2.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联系生活,古为今用,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弘扬传统文化意识。
重点: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
难点:百家争鸣。
学习过程
一、老子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老子档案介绍。
(二)合作探究:阅读下面的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老子祸福相依的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观点?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孔子简介;
2.孔子的思想成就;
3.孔子的教育思想;
4.孔子的文化贡献;
5.孔子学说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为政》
孔子的言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何启示?
三、百家争鸣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诸子百家;
2.墨子档案;
3.孟子荀子档案;
4.庄子档案
5.韩非子档案;
6.百家争鸣;
7.百家争鸣的影响。
合作探究1:
校园里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浪费水电现等。请选择儒家、法家、墨家思想派别的一家,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
合作探究2:某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通过模拟时光隧道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邀请孔子、孟子、韩非子、孙武四人作为嘉宾参加下列栏目: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
(1)按照他们各自的主张,你认为他们应分别参加哪个栏目?
(2)如果你是教育观察栏目的主持人,请说出该嘉宾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你如何评价该嘉宾?
课堂达标检测:
1.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
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
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3.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说不定,正是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6.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会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当该栏目主持人(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答案:
一、老子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老子名人档案:
姓名
李耳
时代
春秋时期
籍贯
楚国
著作
《道德经》
身份
道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
(1)顺应自然(2)事物
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
互相转化。(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二)合作探究:
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孔子简介;
年代
春秋时期
姓名
孔丘
籍贯
鲁国
创立学派:
儒家学派
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的思想成就:
(1)核心思想:“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政治思想: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3.孔子的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
(2)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的文化贡献:
(1)整理古籍:晚年精心整理古代的文献资料,对传承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
(2)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5.孔子学说的影响:
(1)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的言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何启示?
要持之以恒,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谦虚,
多向他人学习,经常温习,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才能学有所成。
三、百家争鸣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诸子百家: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姓名
墨子
时代
战国时期
著作
《墨子》
身份
墨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
(1)主张“兼爱”、“非攻”;(2)选贤能之人治理国家;(3)提倡节俭。
姓名
墨子
时代
战国时期
著作
《墨子》
身份
墨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
(1)主张“兼爱”、“非攻”;(2)选贤能之人治理国家;(3)提倡节俭。
2.墨子档案;
孟子荀子档案;
4.庄子档案
5.韩非子档案
6.百家争鸣: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7.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1: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
,主张思想教育
——儒家
方式二:制定校规校纪的方式来约束同学们
——法家
方式三:加强节约思想的宣传,身体力行
——墨家
合作探究2:(1)按照他们各自的主张,你认为他们应分别参加哪个栏目?
教育观察:孔子;
法制园地:韩非;
军事天地:孙武;
自然与环境:孟子;
(2)如果你是教育观察栏目的主持人,请说出该嘉宾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你如何评价该嘉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课堂达标检测:1A2C3B4D5C6B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