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俄)费奥多罗夫
胚 澄
赋 岂
绞 汁
窘
(fù)
(pēi)
(胚胎)
(chéng)
(澄清)
(赋予)
(jiǒng)
(jiǎo)
(绞干)
(窘迫)
(zhī)
(果汁)
(qǐ)
(岂止)
胚胎 祸患 滑翔 双臂
天赋 妨碍 岂止 痴迷
厘米 羞愧 幸亏 驱逐
迫害 淘气 眉目 困窘
绞尽脑汁 随心所欲 运转自如 不怀好意
翻来覆去 一本正经
情不自禁 默不作声
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第一段 (1—2):讲“我”九岁的时候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第二段(3-13)介绍“我”发现这一规律的具体经过。
第三段(14-19)讲述“我”在生物课上被罚出教室,以及“我”由此产生的感受。
你会分段吗?
“我”童年的发现具体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读第二段(3-13)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1、“我”梦见自己在飞翔,并发现其他同学也有这天赋,便好奇想解决这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对“怀胎九月”进行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读第三段(14-19)思考:我为什么会被老师罚站?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
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我”还是一个 善于观察,喜欢追问,有大胆的想象……的孩子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作者的有意强调:“九岁”“完全”“独立”等词,无不在显示着“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 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哥白尼: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不然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 “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意大利的科学家布鲁诺: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由于热情传播这一新天文学说,他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在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他寻找方法,给这种观点以科学的证实。但是他还是遭到了教会的谴责。宗教法庭把他传去,不断地审讯他,折磨他,让他跪下宣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是当伽利略站起来后,他不禁喃喃自语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呀!”后来,伽利略被监禁在家中,不许外出。
童年的发现
生活中,你有类似的发现吗?请和同学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