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1-4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四)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数学1-4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0-18 21: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四)
教学目标
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边角、角角边.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
3.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
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复习:
(1)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包括哪几种情况?
三个角、三条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2)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
三种:①定义;②SSS;③SAS.
2.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
二.导入新课
问题1: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有几种可能?
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
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问题2: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的夹边为4cm,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吗?将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比较,观察它们是不是全等,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将所得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完全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全等.
提炼规律: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问题3:我们刚才做的三角形是一个特殊三角形,随意画一个三角形ABC,能不能作一个△A′B′C′,使∠A=∠A′、∠B=∠B′、AB=A′B′呢?
①先用量角器量出∠A与∠B的度数,再用直尺量出AB的边长.
②画线段A′B′,使A′B′=AB.
③分别以A′、B′为顶点,A′B′为一边作∠DA′B′、∠EB′A,使∠D′AB=∠CAB,∠EB′A′=∠CBA.
④射线A′D与B′E交于一点,记为C′
即可得到△A′B′C′.
将△A′B′C′与△ABC重叠,发现两三角形全等.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两角确定,第三个角一定确定.我们是不是可以不作图,用“ASA”推出“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呢?
问题4:如图,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能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你的结论吗?
证明:∵∠A+∠B+∠C=∠D+∠E+∠F=180°
∠A=∠D,∠B=∠E
∴∠A+∠B=∠D+∠E
∴∠C=∠F
在△ABC和△DEF中
∴△ABC≌△DEF(ASA).
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三、知识应用
例1、如下图,D在AB上,E在AC上,AB=AC,∠B=∠C.求证:AD=AE.
[分析]AD和AE分别在△ADC和△AEB中,所以要证AD=AE,只需证明△ADC≌△AEB即可
例2、如图所示,在△ABC中,AC⊥BC,AC=BC,D为AB上一点,AF⊥CD交CD的延长线于F,BE⊥CD于E,求证:CE=AF.
分析:要证明CE=AF,只要证明△BEC和△CFA全等就可得到.
.
例3、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的中线,过C作CF⊥AE,垂足为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
(1)求证:AE=CD;
(2)若AC=12cm,求BD的长
例4、如图,AD∥BC,AB∥DC,MN=PQ,求证:DE=BE.
四、课堂学习检测
填空题
1.(1)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3——“角边角”(即______)指的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4——“角角边” (即______)指的是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如图,PM=PN,∠M=∠N.求证:AM=BN.
分析:∵PM=PN,∴ 要证AM=BN,只要证PA=______,
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在△______与△______中,
∴ △______≌△______ ( ).
∴PA=______ ( ).
∵PM=PN ( ),
∴PM-______=PN-______,即AM=______.
3.已知:如图,ACBD.求证:OA=OB,OC=OD.
分析:要证OA=OB,OC=OD,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 AC∥BD,∴ ∠C=______.
在△______与△______中,
∴______≌______ ( ).
∴ OA=OB,OC=OD ( ).
选择题
4.能确定△ABC≌△DEF的条件是 ( )
A.AB=DE,BC=EF,∠A=∠E B.AB=DE,BC=EF,∠C=∠E
C.∠A=∠E,AB=EF,∠B=∠D D.∠A=∠D,AB=DE,∠B=∠E
5.如图4-3,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 )
图4-3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6.AD是△ABC的角平分线,作DE⊥AB于E,DF⊥AC于F,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DE=DF B.AE=AF C.BD=CD D.∠ADE=∠ADF
解答题
7.阅读下题及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且OA=OB,∠A=∠C.那么△AOD与△COB全等吗?若全等,试写出证明过程;若不全等,请说明理由.
答:△AOD≌△COB.
证明:在△AOD和△COB中,
∴ △AOD≌△COB (ASA).
问:这位同学的回答及证明过程正确吗?为什么?
8.已知:如图,AB⊥AE,AD⊥AC,∠E=∠B,DE=CB.
求证:AD=AC.
9.已知:如图,在△MPN中,H是高MQ和NR的交点,且MQ=NQ.
求证:HN=PM.
10.已知:AM是ΔABC的一条中线,BE⊥AM的延长线于E,CF⊥AM于F,BC=10,BE=4.求BM、CF的长.
11.填空题
(1)已知:如图4-7,AB=AC,BD⊥AC于D,CE⊥AB于E.欲证明BD=CE,需证明Δ_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
(2)已知:如图4-8,AE=DF,∠A=∠D,欲证ΔACE≌ΔDBF,需要添加条件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______;或添加条件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______;也可以添加条件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______.
图4-7 图4-8
12.如图4-9,已知ΔABC≌ΔA'B'C',AD、A'D'分别是ΔABC和ΔA'B'C'的角平分线.
(1)请证明AD=A'D';
(2)把上述结论用文字叙述出来;
(3)你还能得出其他类似的结论吗?
图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