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中国龙》
(一)授课:解青
(二)版本:人美版第9册第10课
(三)领域: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四)版面分析:略(附教材稿)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在选择的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新石器时代的玉猪龙,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上石栏板上的双龙,唐代铜镜背面上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等,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的起源的久远,为大家展示了不同时代龙的造型变化,以便了解龙的演变过程。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发现中国龙频繁的出现在中国古代器物、建筑上,这说明龙的造型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封建社会龙更是帝王尊崇的权威象征。书中展示的龙袍,金冠、玉印、皇家园林的九龙壁,则是皇帝对龙的理解与认识,希望拥有龙的威严、精神和本领。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发扬光大。
三.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以合作方式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进行探讨。因为龙的形象绘画复杂,所以本课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此我将采用局部画法或者小组合作创作绘制一条龙的形式,以降低学习难度。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文化,历史。
2.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的变化,龙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地位。
3.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二)技能目标:
1.会讲出龙各部位的象征。
2.能自己创作一幅龙的绘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五.重点难点:
(一)重点:
初步了解中国龙历史。
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
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二)难点
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动态。绘画中表现龙的精神,气势。
“欣赏·评述”中请同学讲述龙的象征意义。
六.教法特色:
在教学中我结合美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白板便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导入部分使用moviemaker截取整合了三段形式各异的龙形象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解决教学重难点,首先通过手绘展现龙的形象,导入白板教学,利用photoshop抠图并为画面更换有趣背景,很高效的为学生呈现出不同效果的不同画面。
用设疑、欣赏、启发引导、直观示范、互动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尝试探究,大胆地表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引导,大大降低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难度。
七.学习资料:
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彩铅,绘图纸等。
八.教学流程:
九.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观看,初步感受龙文化 【搜集学生记忆中对龙的印象,初步感受龙的精神。】
引出课题 看了表现龙的形象,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龙文化(出示课题)
真正的龙我们都没有见过,但是龙的传说源远流长。 自豪,喜悦,热闹,威严····
分别介绍印象中的龙形象
学生谈感受
【简单表述自己对龙的认识
【介绍龙文化历史,利【用图文资料丰富学生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
解决教学重点 书上为我们介绍了一些龙的形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分析各个时期龙的形象
解决教学难点
通过简单的了解,我们知道了龙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理想化的动物形象,是中华民族独到的精神文化,它身上有众多动物的形象特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通过老师展示的课件内容(动物的局部特写与龙形象),找出相似之处。
【找出龙的各个部位的代表的特征。】
分析课本作品 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学生作品。
学生评述
教师总结 小组讨论
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
教师示范
老师现在想在黑板上画一条龙,哪位同学帮助老师一起完成。
(学生凭记忆先描述,课件播放,师同步示范) 学生描述龙各部分的动物象征。
【师生互动,突破教学难点(龙动物象征),加强印象。】
学生作业 看完了同龄人的作品和老师的示范,大家一定想自己创作一条龙了,一起来看一下今天的作业要求:
记录搜集龙的资料,画一条龙
巡回辅导 学生绘画 【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刻画龙的形象。】
作业点评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
评价学生作业
【培养美术作品评述能力。】
拓展延伸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龙?
课件演示古代至现代的龙的艺术品
小结: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象征高贵。
民间又是喜庆吉祥的标志。
欣赏中国龙的艺术作品
评述感受
【展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资源共享激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