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人在狂笑时用力过猛,容易使上下领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
A.
关节腔内有滑液
B.
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C.
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D.
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2.
某位老人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你认为注射的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
?
A.
滑液
B.
关节软骨
C.
韧带
D.
关节囊
3.
蚯蚓的刚毛在运动中的作用是
?
A.
保温
B.
防御
C.
辅助运动
D.
攻击
4.
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应属
?
A.
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
B.
学习行为
C.
取食行为和社会行为
D.
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
5.
动物行为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提高动物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
大熊猫吃冷箭竹
B.
中华攀雀在筑巢
C.
乌贼喷出“墨汁”
D.
狗撒尿做标记
6.
关于动物身体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的实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鱼有鳍,适于游泳
B.
青蛙的趾间有蹼,适于跳跃
C.
鸟类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
D.
猎豹四肢发达,适于奔跑
7.
法医为判定一死者年龄,称取其总量为
克的尸骨,燃烧后,灰白色,再称其重量为
克。此骨是
?
A.
儿童骨
B.
青年人骨
C.
成年人骨
D.
老年人骨
8.
自然界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获取食物
B.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主动地逃避敌害
C.
动物的运动不利于动物繁殖后代
D.
动物的行为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9.
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
飞蛾扑向光源
B.
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
C.
昆虫释放性外激素
D.
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
10.
下列有关“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一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遗传物质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B.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
C.
与遗传因素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D.
与老马识途一样,是鸟类从鸟妈妈那获得的本领
11.
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12.
“生命在于运动,锻炼助力健康”。较大强度的运动中,不会出现的是
?
A.
呼吸频率加快
B.
心跳加快
C.
血液运输氧的速度加快
D.
血液运输废物的速度减慢
13.
有关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B.
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C.
肌腱可以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D.
伸肘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14.
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法抽取红骨髓,用来作为诊断某些血液疾病的依据,这是因为
?
A.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B.
骨髓内密布毛细血管
C.
骨髓是滞留在骨内的血液
D.
血液内的病菌经常进入骨髓内
15.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B.
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C.
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
D.
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
16.
学校运动会上,发令枪一响,同学们如离弦之箭向前你追我赶,关于此时人体的运动,下列哪项说法是错的?
?
A.
有多组肌群参与了运动
B.
肌肉运动是受到体内神经刺激而产生的
C.
此时除运动系统参与外,其余系统都密切配合加强了其生理功能
D.
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运动
17.
科学家记录小鼠在迷宫中的表现,甲组小鼠在完成迷宫任务后会得到食物奖励,乙组在完成迷宫任务后不会得到奖励,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组小鼠的表现说明其发生学习行为
B.
乙组说明这些小鼠无法完成学习行为
C.
长期取消奖励后,甲组转错次数将会增加
D.
学习行为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18.
珍妮
古道尔在非洲原始丛林中观察到成年黑猩猩可以折断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吃。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实例与上述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A.
猕猴向游客讨要食物
B.
机器人学下棋
C.
大熊猫幼崽吸吮乳汁
D.
春蚕吐丝结茧
19.
深圳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如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A.
飞行、跳跃、游泳
B.
飞行、游泳、爬行
C.
生存、游泳、爬行
D.
飞行、游泳、行走
20.
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关节囊的内外有韧带
②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
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④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下面是某同学构建的鸟类适于飞行运动特点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
(1)完善概念图:①
?,②
?,③
?。
(2)鸟类具有与肺相通的
?,有助于获得充足的氧气分解有机物满足飞行对
?的需求。
22.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当关节软骨由于外伤、感染、重复性关节压力等原因造成损伤后,关节就会出现肿胀、发炎、疼痛、僵硬等症状,这就是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退化性疾病(见图),
常出现在我们人体的承重关节,如膝关节。肥胖、肌肉衰退、不良的身体姿势是导致关节炎的危险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结构属于关节软骨的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正常关节相比,骨性关节炎发生病变的结构有
?和
?增厚、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的硬化。
(2)关节在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接收到
?传递来的兴奋后,
?就会收缩变短,牵引着骨完成以关节为中心的骨的运动。
(3)保护好关节至关重要,写出一条预防骨性关节炎的措施
?。
23.
一位同学用两根肋骨做实验,做了以下记录:
(1)该同学将甲骨放在了
?中,去掉了骨中的
?物;将乙骨放在了
?中,去掉了骨中的
?。
(2)处理过程中,甲骨有异味放出,是因为
?;乙骨有气泡放出,是因为
?。
24.
观察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
?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使关节更灵活的结构是【
?】和【
?】内的滑液。
(2)乙图中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必须在
?的支配下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肌肉【
】的变化是
?,并且这个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
(3)除上述所涉及的人体系统外,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
?等系统配合。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以关节运动比较灵活,关节囊内外有韧带,又使的关节比较牢固,如果运动过度或运动过猛,关节头就会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也就是所说的脱臼,所以题干中提到的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这就是代表脱臼了,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了,故B符合题意。
2.
A
【解析】关节炎是由于关节囊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而关节囊的内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这位老人滑液分泌不足,所以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相对于滑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3.
C
【解析】在蚯蚓的腹面处的有小突起,用手抚摸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蚯蚓的刚毛,可以协助运动。
故选:C。
4.
D
【解析】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角度说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从群体角度说,是动物的社会行为。
5.
B
【解析】A.大熊猫吃冷箭竹,属于取食行为。
B.中华攀雀在筑巢,属于繁殖行为。
C.乌贼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
D.狗撒尿做标记,属于领域行为。
6.
B
7.
D
【解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表:
所以取该死者的骨
克,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为无机物,称重为
克,多于
,由此判断该死者应处于老年期。
8.
C
【解析】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获取食物,故A正确;
B、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主动地逃避敌害,故B正确。
C、由A、B项可知,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故C错误。
D、动物的行为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即动物的行为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故D正确。
9.
A
【解析】A、飞蛾扑向光源是说明它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符合题意;
B、蜜蜂的摆尾舞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用动作来进行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
C、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是通过性激素来进行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
D、在一群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所,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顺从的姿诚,对它的攻周不敢反击,即小狒狒对“首领”也会做出顺从的姿态,是群体内的息信交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A
【解析】“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句诗是写鸟妈妈往来穿梭为窝里的小鸟觅食,一会的工夫来去十次,心里还恐怕小宝宝挨饿。这样辛苦了三十天,小鸟长胖了,鸟妈妈却累瘦了。从生物学角度看这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这一动物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故A正确,BC错误;
老马识途是后天获得的行为,不是从妈妈那获得的本领,D错误。
11.
D
【解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ABC一块骨骼肌附着在一块骨上,不正确。故选:D。
12.
D
【解析】A、较大强度的体育锻炼能使呼吸频率加快,给组织细胞运输更多的氧气,A正确;
B、较大强度的体育锻炼能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给组织细胞运输更多的氧气和养料,B正确;
C、较大强度的体育锻炼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血液运输氧的速度加快,C正确;
D、较大强度的体育锻炼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血液运输废物的速度加快,D错误。
故选:D。
13.
B
14.
A
【解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幼年时骨髓呈现红色,有造血的功能,成年后红骨髓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对骨有营养作用,只有失血过多时,红骨髓会变成黄骨髓继续造血。在人体的骨松质中具有终生造血的红骨髓。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抽取红骨髓来做血液疾病的诊断,这是因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15.
A
16.
D
【解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据上所述,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17.
B
【解析】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平均转错的次数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经过训练,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学习行为,故A正确;据表中数据可见:乙组小鼠的转错次数逐渐减少,说明乙组小鼠也能完成学习行为,故B错误;当学习行为建立以后,必须用食物激物强化,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否则,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就会消退。所以长期取消奖励后,甲组转错次数将会增加,故C正确;学习行为的建立要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故D正确。
故选B。
18.
A
19.
B
【解析】白鹭属于鸟类一般营飞行生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靠鳍游泳,螃蟹属于节肢动物,足分节,运动方式为爬行,可见B符合题意。
20.
A
【解析】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
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
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滑液和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所以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①关节囊的内外有韧带,②
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故A符合题意
第二部分
21.
(1)
流线型;中空;发达
??????(2)
气囊;能量
22.
(1)
;关节囊;滑膜
【解析】图中所示正常关节结构中
表示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据图可见:与正常关节相比,骨性关节炎发生病变的结构及原因是关节囊和滑膜增厚,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的关节软骨硬化。
??????(2)
神经;骨骼肌
【解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內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从而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3)
减肥、注意正确坐姿、加强体育锻炼
【解析】肥胖、肌肉衰退、不良的身体姿势是导致关节炎的因素。因此我们要注意合理膳食、注意正确的坐姿,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等。
23.
(1)
酒精灯火焰中;有机;稀盐酸;无机物
【解析】有机物能燃烧,同学将甲骨放在了酒精灯火焰中,燃烧的目的就是除去有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物,无机物使骨具有硬脆的特点,处理后,骨轻轻一敲就断表明剩余的是无机物,因此甲骨去掉了骨中的有机物。无机物能溶于盐酸,用盐酸浸泡是除去无机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有气泡产生。剩余的是有机物,有机物使骨变得柔韧。处理后,骨可以变曲,打结,表明剩余的是有机物,因此乙骨去掉了骨中的无机物。
??????(2)
有机物燃烧;无机物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
【解析】根据
可知,处理过程中,甲骨有异味放出,是因为骨中的有机物。乙骨有气泡放出,是因为无机物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24.
(1)
;关节囊;;
【解析】③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作用,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⑤是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③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2)
神经系统;收缩到舒张;肘关节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乙图中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肌肉⑦肱二头肌的变化是由收缩到舒张,并且这个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肘关节。
??????(3)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解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第1页(共11
页)